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科學修養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維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動力,教師要充分認識情感體驗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和體驗的情境與機會,要努力創設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直觀情境。即使是生活中一種很平常的生物現象在課堂上重現一次,也能讓學生感到"驚訝"。
自主質疑,暴露學生思維
質疑是學生的天性,質疑也是學生思維的一種自我暴露。但是,許多生物教師沒有給學生充足的質疑時間,課堂上,教師為了完成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怕學生提問打亂教學計劃、影響課堂教學進度,舍不得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機會,或者在講授中,學生還"未知有疑時",就把自己事先設計的"疑"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拋棄自己的"真疑"去解釋教師的"假疑",學生有質疑時卻不予以重視,久而久之,學生的質疑思想與能力逐漸泯滅。例如,學生在觀察"滲透作用與水分流動實驗"時,學生就可能提出"漏斗口上的玻璃紙(或雞蛋膜、動物膀胱膜等)化學成分是什么?結構怎樣?為什么蔗糖分子不能通過?",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些"意外"問題,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質疑精神予以肯定,還要盡可能作出解釋。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敢于質疑是學生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思考、自由探討、自由發表看法,要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暴露思維過程,才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思維
在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導向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還比較低,不可能像教師一樣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把握整個學習的過程。比如,學生的思維往往比較發散和混亂,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很容易偏離學習目標,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這時候往往需要教師作一些適當的啟發式提問,將學生的這匹"桀驁不馴"的馬拿回到"正道"上來。
適時點撥,排除學生思維障礙
由于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思維上的障礙,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及時點撥,以便學生繼續后面的思維過程,也有利于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概括和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生物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從實驗觀察(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推理,并設計實驗驗證,最后構建模型"這樣的科學思維過程,學生思維方法的正確與否,決定著能否正確和高效地掌握生物學知識,也將直接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結課時一定要將思維方法的總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總之,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應作為生物教學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信息,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作者:楊琪單位:湖南省湘陰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