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網絡電話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作者:楊建朝 朱菁菁 白翠玲 單位:石家莊經濟學院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從旅游地電子商務網絡環境的范圍劃分,網游路徑可分為區內路徑和區外路徑,其中,區內路徑是網絡游客在旅游地內部各類旅游網站之間的流動軌跡;區外路徑是網絡游客通過在區外各類網站與區內網站的鏈接進入區內電子商務環境之前所經過的流動軌跡,網游路徑可用流向和流量兩大特征來描述。旅游地網絡入口通道。網絡入口通道是網絡游客進入旅游地電子商務網絡系統的大門,它預示著游客在區域內網絡系統搜尋旅游信息的開始,它甚至可以給出區域內旅游資源和旅游機構組織的全景俯覽,也可以幫助游客在網絡系統中定位。網絡入口通道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即旅游地區域內每個網站都有可能成為網絡入口通道。游客可以通過登陸區內的旅游門戶網站(如蘇州市旅游局主辦的蘇州旅游網)轉入區內的其他旅游網站;也可以直接進入區內某一家旅行社、飯店、景區的網站;還可以是進入區內非旅游類網站,再通過超級鏈接進入旅游類網站。旅游網絡聯盟。所謂旅游網絡聯盟,是指各類旅游網站利用互聯網,實現企業間旅游信息共享和業務流程整合,實施統一的網絡營銷策略,以達到網絡商務協同的組織。在旅游網絡市場環境比較成熟時,面對旅游市場的個性化發展以及多變的網絡市場環境,任何單一網站都難以滿足游客的信息需求。因此,各相關網站有必要借助聯盟的形式將各自優勢資源加以整合,形成一種網絡吸引與服務的聚集體,共同開展對外宣傳和提供信息服務,它們相互補充的特性使其具備了更高的組織柔性和市場適應能力,在創造規模效益中實現了共贏,旅游網絡聯盟具有行業特性和地域特性。
各網絡要素在不同發展階段也呈現出形態各異的結構組合,它們是建立該系統空間結構演化模式的基礎和依據。筆者根據空間結構理論以及旅游地電子商務網絡系統的形態結構和不同發展階段特征,把這一系統的空間結構演化模式分為空白、點狀、放射、凝聚、擴散五種結構類型。空白模式。很多旅游地電子商務活動起點是選擇借助區域外知名度高的旅游網站進行“無站點”網絡營銷,而非直接建設區內網站。對于旅游業欠發達的地區,因為只有極少數旅游景點為人所知,游客的數量不成規模,區內旅游實體顧慮較低的經濟收益而不愿建立專門的旅游網站,但區外的網站將這些待探究的景點作為宣傳對象在網上來迎合探險型游客的需求;同時,某些旅游業發達的地區,部分旅游實體雖然認識到提供網絡服務對本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性,但鑒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限制,也會去選擇合適的區外網絡媒介宣傳本地的旅游信息的方式。當前在我國信息化較為落后的縣域旅游地的電子商務網絡系統仍處于該階段。點狀模式。當網絡游客達到一定規模,網絡旅游服務突顯一定經濟效益,本地信息化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旅游地內出現一些旅游實體主辦的網站,這些網站可能是專業旅游網站或綜合網站中的旅游欄目。網站主要通過一些簡單的宣傳方式來提高自身知名度,吸引網絡游客的注意,但彼此合作意識差,整個網絡系統呈現出零散的點狀特征。這種模式下,旅游地的網絡游客數量仍然較少,且僅訪問區內個別知名度較高的網站,對全區旅游信息了解有限。而區內旅游網站的競爭主要表現在網站推廣能力的對抗。一般而言,網絡的推廣能力越強,知名度就越強,獲得的訪問量就越高。但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和網絡服務能力仍然有限。出于自身利益需求,它們通過友情鏈接等簡單的合作方式實現彼此聯通,相互推廣網站,而網絡游客也可以通過這種聯通訪問多個區內網站,了解更多的旅游信息。在各類旅游網站中,一些知名度高的網站成為網絡游客訪問旅游地網絡的首要入口,并由此向其他網站擴散,在空間結構上呈現以單點或多點為中心,向其他旅游網站放射狀模型。
區內各旅游網站由此前的競爭關系轉向競合關系,在競爭關系中,各網站就知名度、網頁設計、信息內容安排等方面展開攻勢,爭取吸引網絡游客停留在自己的網站上,并消費自己的服務。在合作關系上,由于停留在信息共享等較低的合作層次上,各網站在整個旅游地網絡系統中的分工定位并不明顯,信息流量的聚集能力和分流能力也都不強,等級劃分困難,使得區域旅游電子商務系統整體對外營銷能力不足。凝聚模式。隨著客源市場規模繼續擴大,散客也大量出現時,游客對旅游網站的服務類型和質量都有了較高要求。此時,旅游網站的管理者也會認識到單個網站不可能滿足游客所需的所有網絡服務。所以,他們開始放棄依靠自身提供全面服務的想法,轉向明細分工、對外合作的發展道路,即在整個旅游業供應鏈上明確自己的定位,強化自身專長業務,并通過加強合作的方式實現某項業務活動和信息資源向某一類網站的“凝聚”。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合作方式由友情鏈接轉向業務整合,通過聯合營銷、聯合服務,實現業務流程的“凝聚”;另一方面,旅游門戶網站承擔起區內網絡入口通道的角色,有效提高旅游信息的聚集和分流,促進了整個區域旅游網絡資源的整合,實現信息資源“凝聚”。這時,市場出現以規模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旅游門戶網站為核心,聯合一些業務互補或業務相似的網站形成了聯盟組織。它的出現會使一部分加盟的旅游網站通過共享聯盟內部資源提高了自身競爭力,并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同時,在網絡聯盟的帶動下,旅游地電子商務系統對外營銷的整體能力也在提高。但是對于一個較小的旅游地而言,一個具有絕對優勢的網絡聯盟很容易形成網絡銷售渠道的壟斷。一方面,門戶網站對未入盟者形成生存威脅,致使其業績下滑,甚至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對已入盟者收取較高的費,導致其利潤下降,業務方式受限。這種市場壟斷的行為不利于當地整個旅游網絡市場的發展。擴展模式。如果客源市場發展到足夠廣闊時,任何一家網站聯盟都不能占領整個區域市場,新的網絡聯盟不斷出現,區外網絡聯盟組織也紛紛進入本地區。可以說,擴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基礎上形成的,但與之不同的是旅游網絡聯盟與單個網站之間的競爭日益減少,聯盟之間的競爭成為市場競爭方式的主流,這種競爭是網絡空間結構在凝聚中的擴展。在這種競爭模式中,各類門戶網站之間的競爭顯得尤為突出,它們的品牌知名度、搜索效率以及較低的價格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普通的旅游網站可以根據各網絡聯盟的競爭能力高低選擇是否加入,或選擇多個加入,甚至可以加入區外網絡聯盟,從而優化抵達本網站的網游通道和提高與門戶網站之間的議價能力。而整個網絡市場的費用也會隨著競爭的加劇逐漸降低。該模式的形成代表一個旅游地電子商務網絡空間結構進入一個更加成熟時期,有利于形成運營經濟、功能完備的旅游產業鏈系統,各類旅游網站的優勢都得到有效發揮,對于提高旅游地網絡接待能力、平衡各類網站利益關系、完善產業鏈條具有重要作用。(圖略)如北京地區就集中了以北京旅游網、驢評網等多個門戶網站為核心的旅游網絡聯盟,極大促進了北京旅游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一)產品的同一性,缺乏新鮮感
當前人們在選擇酒店上更加注重酒店的主題特色,然而,多數酒店的產品雷同只是充當了產品的單向提供者。在實際的推銷過程中,盲目地從自身產品的特性出發,而忽視了消費者的實際心里感受與需求,從而給客戶帶來了不好的客戶體驗,使客戶再次選擇的可能性降低,直接影響了酒店自身的經營收益。
(二)低價盲目競爭,擾亂市場秩序
削價競爭成為一些酒店存活的手段,通過單純的降價讓利來獲得客戶的認可。在初期會得到一些顧客的青睞,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低價競爭的模式不僅影響自身酒店的品牌與知名度,而且影響了行業之間的良性競爭。一定程度上容易使顧客產生誤區,認為越便宜越有問題,從而喪失了自身酒店的忠實客戶。在現代多樣化的市場經濟下,價格已不再是影響產品暢銷度的主要因素。
(三)營銷手段單一,網絡利用不夠
當前酒店的營銷手段仍停留在傳統的幾大銷售手段:廣告宣傳、公共關系、人員促銷、營業推廣、直郵銷售。然而,在新形勢下網絡也日益深入人們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因此,加強酒店網絡營銷是目前服務行業制勝的關鍵性措施。
二、探析酒店營銷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行業的網絡化與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新形勢下,各種形式的競爭歸根結底可以看作是信息化與網絡化的競爭,信息與網絡已經成為影響人們工作與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人們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數據與工具。然而,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一些酒店的營銷與管理模式仍舊停留在簽協議、走團隊或簡單的推銷等傳統營銷手段上。這樣直接導致自身的信息化與網絡化程度地,不能及時掌握市場的變化需求,從而滯后了自身調節適應新形勢的步伐,致使自身的競爭力不足。
(二)營銷理念與管理手段的落后
目前,我國大多數酒店的經營理念相對落后,在營銷手段上的投入不夠,借助于單一的廣告來宣傳,酒店的自身知名度不高。在管理手段上,不注重酒店服務人員的培養,以低價來招聘人員,流動性較大。在酒店規模上,不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酒店業務,多數超過市場的實際承載度。在酒店文化上,忽視酒店主題的文化建設,重視物質性感受,忽視軟件的設備建設,整體拉低了酒店的水平。
三、改進現代酒店營銷模式的措施分析
(一)加強酒店的人員培養與酒店文化建設
首先,酒店管理者要諳熟酒店管理的理論與經驗,要定期組織管理者學習的機會,把先進的管理經驗運用到酒店管理當中。其次,注重對酒店服務人員的崗前培養,適當提高員工的福利與底薪,解決人員的后顧之憂,從業人員需要經過專門的禮儀培訓方可上崗。最后,酒店的軟實力建設要突出本酒店的文化主題,營造一種新穎、獨特、舒適的酒店氛圍。
(二)更加注重顧客的體驗與感受
管理者要切實把胃顧客著想落到實處,在酒店的營銷過程中,不要去逼迫顧客消費,而是營造一種舒適的環境刺激其消費。服務人員要做到貼心服務,笑臉喜迎顧客的進出,酒店產品的推薦切實符合顧客的需求;員工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注重以外的工作,例如:客房服務員為感冒的客戶出其不意的送上姜湯,為生日的客戶送蛋糕與生日祝福,為熟客上其愛吃的菜肴與選擇預留愛好的房間等,注重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從而得到顧客的真實的信賴與再次選擇。
(三)加大網絡化與信息化的宣傳力度
組建酒店自身的網站,要注意加強網站瀏覽、搜索引擎、旅行預訂以及互動等各方面的友好性,使顧客在線上即可解決一些需要耗時的問題,增加顧客的良好體驗及感受;培養酒店員工對網絡營銷的熱衷度,酒店可以成立電子商務部,專人負責網絡營銷,從而拓展酒店的外在知名度,增加顧客的選擇機會。
四、結語
網絡容量與性能要求
局域網絡骨干及承載能力的要求:局域網的網絡骨干是指局域網內中心交換機與接入交換機之間的骨干連接,地區和市級稅務局局域網主干應能夠滿足1000M的連接,縣局基層單位局域網的主干應能夠滿足100M的連接要求。
網絡核心及處理能力的要求:地區和市級稅務局局域網中心交換機系是整個網絡的核心,除承載本地局域網數據交換外,還要承載不同接入交換機間、不同VLAN間的數據傳輸與交換,應具有很高的交換容量和處理能力。另外,核心匯聚設備,中心交換機還應具有較高的千兆端口密度,大容量交換處理能力,中心交換機無阻塞交換容量應≥64Gbps,第三/第四層處理包能力應達到線性速率,在啟用QoS和ACL安全過濾功能的情況下,IP/IPX包處理性能容量應≥48Mpps。中心交換機應具有與地區和市級稅務局原有中心交換機組成雙核心冗余系統的能力,除了雙機熱備份功能外,還應具有雙機之間的第二層和第三層負載均衡功能。
路由交換機性能及要求:各接入節點的路由交換機同時承擔路由接入和本地路由交換的功能,應支持(或提供)千兆/百兆光纖上聯,應具有24個10/100M端口和一個以上擴展插槽,支持線速成路由交換。24端換機全雙工下的無阻塞交換容量應≥8.8Gbps,第三層包轉發速率≥6.6Mpps,路由器交換機還應具有VLAN、組播、QOS及網絡安全控制功能。
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要求
網絡的總體可靠性應達到99.999%以上(通過冗余方式),中心交換機應采用模塊化機箱式設計。支持電源及主要部件的冗余,支持在線插拔、在線操作系統升級的功能。網絡設備的平均無故障時間應≥60000小時。網絡應具備設備、關鍵部件、鏈路和路由的冗余,并能夠實現第二層和第三層流量的負載均衡。主備部件、主備設備、主備鏈路的自動切換時間應≤5秒。
服務質量保障的要求
網絡應具備IP數據分類、接入速率控制、多種隊列機制、先期擁塞控制、帶寬保證等QoS功能,以保證稅收征收管理業務得以優先服務,并能支持視頻會議、視頻點播、語音的實時多媒體應用。業務分類。網絡操作系統應支持數據包的業務分類(CoS)、網絡設備的硬件應相應地支持多硬件隊列。網絡設備應能根據用戶所在網段、應用類型、流量大小自動對業務進行分類。分類的實施應符合Ethernet802.1p、IPToS、IPDSCP國標標準。
接入速率控制。網絡應能提供接入速率控制功能,接入網絡的業務應遵守其接入速率承諾,對超過承諾速率的數據將被丟棄或標以最低的優先級。
隊列機制。網絡設備應具有先進的隊列機制和擁塞控制機制,對不同等級的業務進行不同的處理,包括時延的不同和丟包率的不同。
先期擁塞控制。網絡設備應具備先進的技術,在網路出現擁塞前就自動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先期擁塞控制,避免瞬間大量的丟包現象。帶寬保證。對重要的關鍵應用,應可通過帶寬保證的方式提供QoS服務。
組播功能的要求
網絡系統應具有組播功能,組播的支持不僅能在三層實現IP組播,還要能在第二層(以太網層)對組播流量進行控制。網絡系統(或設備)應支持IGMP、IGMPSnoo-ping、PIM-DM、PIM-SM等相關的組播協議,并能夠支持PIM與DVMRP協議的互通。
協議與標準的支持
以支持TCP/IP協議為主,兼支持IPX、DEC-NET、Apple-Talk等協議。支持RIP、RIPv2、OSPF、IS-IS等多種國際標準的路由協議。
網絡系統設計
1地區和市級稅務局中心機房交換機擴容
1.1網絡結構與主干
根據各地區和市級稅務局的實際需求,地區和市級稅務局局域網中心交換機必須與原有交換機組成雙核心冗余系統。因此,升級改造后局域網將呈雙星形拓撲結構,即以雙中心機房為星形結構的中心節點,局域網各接入層交換機都有兩條鏈路(千兆或百兆)分別連接至中心機房的兩臺中心交換機。網絡的主干連接為千兆或百兆以太網,主干帶寬為1GB或100M。雙星型網絡拓撲設計可帶來以下好處:中心節點完全冗余,系統核心層不存在單點故障。每個接入交換機與中心交換機都能夠獲得單獨帶寬,不存在帶寬共享和帶寬競爭的問題。網絡可靠性增強,各接入交換機各自獨立,任何接入交換機的網絡故障不會影響到其它節點。
拓撲簡單,網絡效率高,在雙星型網絡結構下,每個二級節點都只與中心節點互連,任一分支節點對另一分支節點的訪問只需經過中心節點即可,減少了數據傳輸的迂回和網絡延遲。
1.2中心交換機的性能與配置
地區和市級稅務局LAN升級改造的網絡核心層由兩臺企業級骨干多層交換機構成,一臺為原有的Catalyst5505,一臺為新交換機,兩臺中心交換機間通過多鏈路捆綁(GE或FEC)構成一個主干通道。核心層任務是為整個網絡提供數據交換、骨干路由,完成各個樓層交換機數據流的中央匯聚及分流。新增加的中心交換機采用Cisco多層交換機Catalyst4506,4506配置了第四代引擎模塊,互為冗余的2個1000WAC電源,48個10/100M以太網端口,24個10/100/1000自適應以太網電口和6個1000SX光纖千兆以太網端口。Catalyst4506的第四代引擎比第三代引擎采用了更高頻率的CPU和更高頻率的內存(333MHzCPU/133MHzMEM),內存配置也增加了一倍(512MB)。第四代引擎能提供64GB的交換容量和48Mpps第二/第三/第四層線速數據包交換能力及線速的QOS和ACL網絡安全控制。
1.3雙核心冗余系統的實現
地區和市級稅務局LAN中心交換機的雙核心冗余系統由新、舊中心交換機組成,雙核心冗余系統不僅要實現互為熱備份,還要實現第二、第三層的冗余和流量負載。
(1)第二層的冗余和負載
地區和市級稅務局局域網主干由核心層兩臺中心交換機構成,每臺接入層交換機都通過兩條(百兆或千兆)鏈路上聯核心層,其中,一條鏈路連接主中心交換機,另一條連接備中心交換機。為避免網絡循環的存在,必須在接入層交換機的上聯接口上啟用“生成樹”協議,同時,將主核心交換機設置成“根網橋”,備核心交換機設置成“備份根網橋”。這樣,樓層交換機與“根網橋”的鏈路成為主鏈路,與“備份根網橋”的鏈路成為備份鏈路
。為實現第二層(以太網層)的流量負載,可利用基于每一VLAN的生成樹協議(PVST)來實現,如圖1所示。通過適當的配置,可將中心交換機1設置成奇數號VLAN的根網橋,同時兼做偶數號VLAN的備份根網橋;而將中心交換機2設置成偶數號VLAN的根網橋,同時兼做奇數號VLAN的備份根網橋。這樣,正常情況下奇數號VLAN的流量通過與中心交換機1連接的鏈路轉發出去并交換;偶數號VLAN的流量通過與中心交換機2連接的鏈路轉發出去并交換。當其中一條鏈路出現故障時,所有流量自動切換到另一條路徑。
(2)第三層的冗余和流量負載
第三層的冗余與負載通過HSRP(熱備份路由協議)技術實現。HSRP是Cisco基于第三層(網絡層)的高可用性解決方案,采用HSRP即可實現路由(器)雙機冗余,也可實現流量負載均衡。HSRP可應用在配置有雙路由器和雙廣域網鏈路的網絡環境,也適合于應用在配置有路由引擎第三層交換機的園區局域網環境。HSRP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主機A與B位于不同的網絡(或VLAN),從A到B有兩條可選路徑:一條經過路由器(或是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引擎)A,一條經過路由器(或是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引擎)B。可將路由器A設置成Active狀態,而把路由器B設置成Standby狀態,在正常工作時,主機A到B間的通信流量從路由器A走,只有當Active路由或其連接的鏈路出現故障時,系統才會激活Standby路由,路由器B承擔主機A、B間的通信流量。在HSRP協議規則下,Active路由和Standby路由的角色是由優先級手工來配置確定的,缺省時,每個路由器的priority值為100,優先級最高的將扮演Active角色。運用HSRP時,對于用戶主機來講是完全透明的,主機A并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與路由器A通信還是與路由器B通信,而是與假想的虛擬路由器(Virtualrouter)通信。在圖2中,RouterA的E0地址是1.0.0.1優先級是110,是Active路由;RouterB的E0地址是10.0.0.2,優先級是100,是Standby路由;而VirtualRouter的IP地址是1.0.0.3,主機的網關只要指向VirtualRouter的IP地址是1.0.0.3即可。在地區和市級稅務局LAN中,兩臺中心交換機三層路由引擎卡是用來處理不同VLAN間的數據流量的,為了實現三層的流量負載均衡,可將主中心交換機的路由引擎設置成:奇數號VLAN為Active角色、偶數號VLAN為Standby角色;相反,備交換機的路由引擎設置成:偶數號VLAN為Active角色、奇數號VLAN為Standby角色。這樣,三層的網絡流量就可以在兩臺中心交換機之間均衡負載并互為備份。
2基層單位網絡擴充和改造
2.1網絡結構與組網方式
稅務網絡擴充與升級后,地區和市級稅務局采用2M幀中繼線路連接省稅務局;地區和市級稅務局以下網絡部分地區采用市———縣(區)———分局(所)三級網組網模式;部分地區采用市———縣(區)、分局、所二級網組網模式。大部分基層單位節點均通過交換機方式采用光纖2M線路上聯(利用G703/10Base-T轉換器),部分沒有2M光纖的基層單位節點通過路由器采用N*64k幀中繼線路上聯。稅務基層單位網絡擴充改造后,根據不同地市的具體情況,網絡結構分為兩種模式:
(1)市———縣(區)———分局(所)三級模式:這種模式下,所有分局、稅務所等基層單位先匯聚到縣局,再由縣局連接到地區和市級稅務局。
(2)市———縣(區)、分局、所二級模式:這種模式下,無論縣局還是分局或稅務所,直接與地市連接。稅務基層單位網絡擴充改造后,根據不同節點線路資源的具體情況,組網方式也分兩種模式:(1)交換機組網模式:對有條件采用2M光纖線路的節點,其節點間的廣域網互聯全部采用交換或路由交換模式,即節點與節點間通過交換機或路由交換機直接互連,并通過G703/10BASE-T實現線路間的接口和協議轉換。
(2)路由器組網模式:對少數沒有采用2M光纖線路的節點,其廣域網上聯通過N*64k幀中繼線路,采用傳統的路由器組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