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麥肯錫公司今年的調查覆蓋了農村地區,調查顯示,盡管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普及率較低,但這些地區的大部分消費者和城市消費者一樣都是活躍的網購用戶,而且他們更享受網購。
麥肯錫本次調研訪談了超過6000名中國互聯網用戶,覆蓋了中國一至四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共計約6.3億的用戶,對其數字和意愿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挖掘。
本次調研主要針對6種數字行為進行分析,一是通訊和移動;二是社交網絡,像微信,像新浪微博都有覆蓋;三是游戲;四是在線視頻;五是叫電子商務,六是O2O。
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雖然從96降到了89,但總體來看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還是較為穩定的。
全球消費者信心降至低谷
根據尼爾森公司最新的2010上半年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調查時間:3月19日至4月2日),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雖然從96降到了89,但總體來看中國消費者的信心近年來還是較為穩定的。
調查顯示,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從2010年9月的84點下跌到77,降至低谷。印尼在本次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中以104位于榜首。全球消費者信心最悲觀的國家是韓國,指數僅為31。
接受調查的50個國家和地區中,除了中國臺灣,消費者信心指數全部下降。中國臺灣是唯一一個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的地區,小幅上升3點,達到63。
65%中國消費者認為 中國經濟并沒有進入衰退
在全球調查范圍內,認為經濟正處于衰退的消費者中,超過半數(52%)表示他們準備再熬過未來全球經濟衰退的12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
唯一例外的是中國,超過六成中國消費者(65%)認為中國經濟并沒有進入衰退。“中央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給中國的消費者打了一劑 ‘強心針’。調查顯示,有一大部分中國消費者認為,未來12個月將會是重新投資股市和房地產的好時機。”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馬祺說。
此外,將近四分之一(大概23%)的消費者認為他們國家的經濟將在未來12個月時間內擺脫衰退,其中以越南(60%)和印度的(56%)消費者最為樂觀。
隨著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滑,消費者對就業保障程度的關注也達到了新高度。被調查的50個國家和地區中,有31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將就業前景列為他們最關注的問題。全球消費者對就業保障的關注度上升了9個百分點,達到了22%。
個人財政影響消費信心
就業機會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消費者對就業前景的信心。76%的中國消費者在調查中表示,未來12個月的就業前景“不太好”或“差”,與2010年下半年(55%)相比上升了21個百分點。
除了受到就業前景的影響,個人財政狀況可能出現相對不穩定的狀況也是中國消費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
調查地點:中國
調查內容:中國消費者一季度消費意愿
調查對象:中國消費者
尼爾森xx日了20xx年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回升至39點,為9個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調查報告顯示,xx%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未來三個月計劃增加在食品飲料類快速消費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費者表示,將增加非食品飲料類快速消費品上的支出。其中,近五成(45%)的一線城市消費者計劃增加在食品飲料類快速消費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費者將增加在非食品類快速消費品上的支出。
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嚴旋分析說,與前一季度相比,中國消費者的就業前景、個人經濟狀況和消費意愿均保持穩定,這表明消費者對中國整體經濟持有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則在當日出席尼爾森中國消費者360論壇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僅是短期低迷,而非趨勢性變化,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會較快速增長,消費也會出現樂觀的增長。 城鎮化將會是避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重要因素,且與以往產業發展推動的勞動力為主的城鎮化模式不同,未來將會是以消費升級推動的非勞動人口城鎮化。
而對于如何擴大消費,宋立認為,可以從城市、城鎮、農村各個方面著手,城鎮化將成為中國經濟得以避免硬著陸的重要因素。
過去的模式是,產業發展推動的以勞動力為主的城鎮化;而現在的模式將是,消費升級推動的非勞動人口城鎮化,具體包括:服務導向型農民工家屬城鎮化、消費升級型農村先富人口城鎮化、以及消費升級型城鎮人口大城市化。宋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