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財政局年度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財源建設,確保完成收入任務
以“抓收入”為全年財政工作重心,切實強化收入征管,搶先抓早,確保首月首季開門紅。做好近期和遠期稅源建設。一是加強重點稅源管控。動態監控入庫級次百萬元以上企業,按月分析企業納稅情況,對減收較大的企業,及時查擺原因,加強收入征管。二是升級綜合治稅平臺。將涉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工作全部納入綜合治稅平臺進行存儲和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稅源信息管理效率。三是招商引資與引稅相結合,抓大不放小。充分調動屬地和區直部門的力量,提高屬地招商引稅的積極性,在做好招大商的同時,加大引進中小微企業的招商力度。充分利用現有產業扶持政策,積極引進銀行和類金融業在我區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堅持引資與引稅相結合,提高招商引資的產出率和稅收貢獻度。維護好存量稅源,進一步拓展增量。一是做好擬外遷企業協稅護稅工作。完善企業外遷信息預警機制,聯動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監控轄區企業,及時通報企業外遷動向。建立獎懲制度,激勵屬地做好企業服務挽留工作。二是挖掘內部資源,開展個體經營性房產稅和個體經營戶稅收的代征工作。完善代征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切實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調動代征人員工作積極性。做好個人出租房屋普查工作,建立稅源戶清冊,逐戶催繳稅收入庫。
二、加強國資監管,提高國資收益
突出資本運作,創新管理模式,增強區屬國企參與政府經濟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動態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充分利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資源,對全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進行動態管理,增強監督的實時性、有效性。從采購預算源頭抓起,對全區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調撥、處置、報廢全程監控,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方案。制定科學合理的國有企業考核獎懲制度、薪酬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確國企的經營主業和管理權限,加強國企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國資經營收益。分類制定國有企業的業績考核方案,科學制定國資經營收益的征繳任務。明晰代建政府工程的復興公司規范化運作,牽頭指導工業公司的資產、債務的清理、入賬和化解工作。加強對區屬國有企業的監督。建立區屬國有企業考核制度,對企業管理者進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確定薪酬獎懲;加強對區屬國有企業財務收支、資產處置、投資融資等重大事項的日常監管。
三、統籌調度資金,全力保障重點支出
緊緊圍繞區委“12345”戰略,加強財力統籌,做好重點項目資金保障。擴大基層財力保障范圍。在支出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重點保障社區、鎮街開發區支出,區級財力進一步下沉。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切實加大財政預算調控力度,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集中資金優先保障“三保”支出,全力保障民生支出。保障重點項目支出。積極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加大對產業轉型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等扶持力度。申報債券,支持物聯網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展。積極籌措資金,全力支持東部新中心建設,確保長江東路改造,龔大塘鴨林沖城中村征遷等工作順利實施。
四、創新理財思路,提高財政資金效益
積極探索財政資金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持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定期清理財政結轉結余資金,對部門預算結余資金以及結轉兩年以上的資金,收回財政統籌安排。切實提高預算執行的剛性。硬化預算約束,嚴格控制預算追加事項,在執行中原則上不辦理預算追加。重大特殊事項嚴格按相關規定和程序辦理追加預算。對執行明顯低于進度的項目資金,及時進行調減,并追加到新增項目中。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預算立項時進行必要性初評,執行時進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實時監控,執行完畢后全面開展績效評價。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依據,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范圍。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財政存量資金的保值增值。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財政資金的支出間歇,將“閑錢”激活,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努力實現財政專戶資金的保值增值。
五、發揮杠桿作用,服務中小企業發展
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提升服務經濟水平。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積極推進“稅融通”、“續貸過橋”、“政保貸”等財政金融產品運營,為中小企業“疏經活血”,支持區內中小企業融資和發展。加強政銀企合作。圍繞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組織開展推介會、銀企對接會等活動,優化銀企對接模式,著力滿足有效資金需求。區街聯動計劃2020年召開銀企對接會。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加大培育上市后備企業資源的力度,建立市場化篩選和培育上市后備資源的工作機制,形成“改制、入庫、托管、掛牌、上市”的新路徑。鼓勵和引導企業規范改制,促使我區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通過“新三板”市場實現快速融資、做優做強。及時兌現產業扶持政策。積極解決產業扶持政策落地中的各類問題,強化扶持政策快速“剛性兌現”,提升企業獲得感。持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強化政策宣傳解讀,幫助企業用好政策。開展減稅降費調研,深入了解政策落實情況,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繼續推進區長走訪企業制度。結合企業稅收波動情況和外遷動向,科學制定走訪計劃,加強走訪服務的針對性。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饋的問題,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六、以人民為中心,精準實施民生工程
2020年計劃實施民生工程“18”項。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及時對已完成項目進行績效考核,評定社會效益,堅持部門自評與第三方評價相結合,量化評分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建立有目標、有監控、有實效、有評價、有應用的全過程績效機制。治理民生工程微腐敗。發揮民生工程宣傳包保責任人、社區“五老”、人大監督和政協委員“雙聯雙創”作用。全面實現民生工程信息網上公開公示,完善民生工程實施在內的“巡查、報告、解決、督查、反饋”的工作機制。加強項目建后管養。健全完善管養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采取購買服務、民辦公助、公建民營等方式,激發市場活力,引導多方參與,推進民生工程長久發揮功效。全民參與民生工程。以街道為單位,建立民生工程聯系群眾微信群,群員可以隨時為民生改善、社會保障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提升民生工作的實施效率。推動十大民生事項落實落地。聚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積極調度實施2020年區“十大民生事項”。強化組織領導,注重協調調度,推動督查落實。
七、加強財政監督,防范財政金融風險
健全完善財政內外部監管工作機制,確保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高效運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的動態監控。建立監控工作互動機制,及時解決預算單位在監控預警方面存在的問題,調動預算單位強化預算執行監管的積極性,促進預算執行更加規范。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程序及管理制度。理順投訴信訪受理渠道,加強標后監督和管理,規范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增強采購預算的執行力度,嚴格做到“無預算不采購”。持續加強金融領域掃黑除惡。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樓宇,對非法集資、“套路貸”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發揮金融監管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積極作用。全力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足額安排預算債券付息資金,做好政府債務預算保障。開展地方政府性債務情況自查自糾,加強政府債務全口徑管理,確保不發生政府債務風險。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八、全面提升效能,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努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的財政干部隊伍。堅持內部定期輪崗交流制度。通過輪崗交流,不斷增強干部進取意識和全局觀念,激發干部隊伍整體活力,推動全局管理效能的提升。規范業務交叉監控。在財政資金審核、撥付各環節,實行科室之間、崗位之間交叉監控,進一步防范管理風險。推進作風建設。嚴格內控管理、完善考核考勤制度,進一步提升財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政策執行力。加強財政業務培訓。繼續開展好全區財務人員培訓工作,積極組織學習財經法規、財政業務知識,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推動財政工作保持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