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環境保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通過對萬綠湖風景區10多年來旅游發展歷程的研究,探討和分析了萬綠湖生態旅游的開發模式的內涵——走生態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種“生態環保”旅游的開發模式對湖泊型資源的旅游開發必將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萬綠湖;生態旅游;生態環保
萬綠湖,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境內,其前身是新豐江水庫,1958年修建,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在新豐江修建大型水力發電站-新豐江水力發電站筑壩攔江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2002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
萬綠湖風景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她位于京九鐵路線上,距河源市區6公里。湖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總蓄水量139.8億立方米。萬綠湖風景區最大的特色:一是碧水;二是青山。萬綠湖之水質達國家一級標準,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國少有,是香港、深圳人的直接引用水。青山,是萬綠湖的第二大特色。萬綠湖周圍的群山以及360多個島嶼均為茂密的森林所覆蓋,綠化率達98.8%。萬綠湖的氣溫、濕度、接近生物氣象學家測定的“最佳環境”指標,有北回歸線上廣東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常綠闊葉林,生長著758種植物,活躍著140多種飛禽走獸,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之稱,設有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動植物保護區。良好的綠色生態,釀造了負離子含量成倍高于城市的清新空氣。因此,人們把這里比作是天然的“大氧吧”。同時,由于萬綠湖處于珠江三角洲的邊緣,又是珠三角的“后花園”。
一、榮譽與成就
1984年到1994這10年間萬綠湖旅游總人數不足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不足100萬元,到2005年,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9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接近7000萬元,是前10年間的70倍左右,帶動河源旅游業綜合收入達10億多元,旅游已成為了河源市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
萬綠湖10多年來一直堅持環保優先的開發原則,先后獲得了國家AAAA級旅游區、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國自然風光景區顧客滿意最具影響力品牌、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文明窗口單位等眾多榮譽。
二、企業發展歷程
(一)養在深閨處,不被人所知(1984~1994)
新豐江水庫到萬綠湖旅游區的轉變,整整經歷了10年。1984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將新豐江庫區開辟為旅游區。1992年庫區內第一個景點“送水觀音”正式建成。1993年成立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這時新豐江水庫的旅游發展仍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主要是因為當時絕大多數人沒有旅游開發的這種強烈意識,但是還是沒有一大批忠實旅游開發的人士,積極奔走和思考,借鑒、學習別人的經驗,下定決心走上了艱苦的早期旅游開發之路。
(二)起步發展階段(1995~1998)
1995年7月15日,萬綠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并于當天實行景區大門售票制度,至此萬綠湖旅游正式開始,當年進入景區的游客就達到2.5萬人次。隨著政府對旅游的重視,萬綠湖人旅游招商引資的魄力和智慧,促成了萬綠湖周邊景點的遍地開花。到1998年底,相繼開發建成景點6個,接待游客累計35.3萬人次,萬旅游的旅游事業正式起航。
(三)遭遇打擊,調整思路,謀求新發展的階段(1999~2002)
正值萬綠湖的旅游事業蓬勃發展之際,由于環保的問題,1999年5月,廣東省政府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撤消新豐江旅游可能造成污染項目的決定,撤銷島內奇松島、伏鹿島、水月灣(部分)等的旅游景點,景物和相關可能造成污染的網箱式養殖等6個項目,保留周邊不造成污染的觀景點,這個決定一度使萬綠湖人對旅游開發產生了迷惑和誤解,經過反復討論和認證,萬綠湖人調整思路,按照省政府“庫外游,進山游”的旅游理念,使萬綠湖旅游開發迅速走出低谷。調整后的2002年,景區接待游客達52萬人次,延續了發展的強勁勢頭。
(四)從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探索的快速發展階段(2003~至今)
經過99年環保的陣痛之后,萬綠湖確立了環保至上的旅游開放理念,這一次給萬綠湖旅游注入了新的持久的活力,萬綠湖的旅游規模也逐漸壯大,2003~2006年這4年間,萬綠湖年接待量都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率,旅游收入近千萬元,極大的拉動了當地其它行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的增長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但萬綠湖人并不滿足于現狀,他們策劃新項目、吸引新投資、做強旅游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條從單一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的生態環保之路。
三、“萬綠湖旅游發展模式”探析
經過10多年的發展,萬綠湖旅游事業在萬綠湖人的共同探索下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萬綠湖人正是在這樣不斷創新思維下,一條頗具有代表性的“萬綠湖旅游發展模式”必將給湖泊型資源的旅游開發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其內涵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主導,宏觀調控,強化管理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魄力是萬綠湖旅游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堅強后盾。首先,政府對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惜重金,先后建成和完善了景區道路、碼頭、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大大提高了景區可進入性,加速了景區發展的步伐。其次,主導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堅持環保至上的原則和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總體上把握旅游業的發展方向,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最后在招商引資方面,根據萬綠湖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下轉第24頁)(上接第25頁)優惠的政策,吸引旅游開發資金和人才。
在河源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萬綠湖風景委員會制定了一系列景區發展和管理措施:組建萬綠湖旅游發展公司、對游艇實行了“五統一”管理,即統一價格、統一調度、統一收費、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出臺了一系列加強景區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環保至上,優化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萬綠湖最大的競爭力和優勢就是超一流的生態環境和青山綠水。萬綠湖從開發開始到現在,一直堅持“環保至上,科學規劃,強化管理,生態旅游”的旅游開發理念。萬綠湖決不以犧牲環境,去換取短暫的旅游效益,萬綠湖人正是懷揣著這樣的思想在經營旅游。從1995年到現在風景區管委會不惜代價先后關閉了一批對湖區環境影響較大的景點、經營項目、水泥廠等,徹底切斷了污染源。風景區管委會不僅在硬環境上加強環保的措施和力度,而且在軟環境上獨具匠心。在環保教育宣傳方面,一些新方法、新點子,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和教育效果。如將景點介紹與環保理念合二為一,進行旅游宣傳;還有進入湖區的導游每人背上一個環保袋,上面書寫:“善待自然,請把雜物交給我”,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萬綠湖人在環保宣傳上的煞費苦心。10多年的旅游發展,萬綠湖依然風姿綽約,山更青,水更綠。
(三)萬綠湖——千錘百煉的生態環保旅游品牌
10年前,萬綠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現在萬綠湖因首創“生態環保游”的旅游理念,具有了極高的知名度,已成為了著名的商標,著名的生態旅游品牌。這與10多年來萬綠湖品牌的不斷提升營銷水平、創新營銷方案是分不開的。95年至今多次舉辦“我為萬綠再添綠”的植樹活動,已經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傳統;1999年舉辦“廣東(河源)生態環境游”,隆重推介“旅游河源,綠色之旅”的萬綠湖游;2004年組織第世界模特(中國賽)的40多名佳麗到萬綠湖“萬綠湖環保游”的采風活動;2005年借助萬綠湖10周年慶典,宣傳萬綠湖;2006年舉辦“廣東萬綠湖杯”國際旅游小姐大賽世界總決賽,50多國佳麗齊聚萬綠湖等。通過這些活動使萬綠湖這個品牌從東江河畔走向珠三角,在廣東乃至全國的旅游市場上不斷升溫,成為了河源旅游業的代言人、排頭兵。
萬綠湖的開發建設,始終貫徹“環保至上”的原則,堅持“生態環保”的旅游方式,她所展示的是一位恬秀的客家少女的風采,讓人們在享受山水閑情的過程中,充分體驗綠色文化、領略客家風情。萬綠湖給人們發出的是一份綠色的請柬,萬綠湖給人們更是一份綠色的饋贈。相信在全體萬綠湖人的共同努力下,萬綠湖會越來越美,萬綠湖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曾駱明主編.水之韻萬綠湖風景區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