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局職工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日,局黨組開展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全局干部職工深入學習了相關文件、觀看了相關視頻。本人通過學習,收獲頗豐,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總結以下幾點體會。
一、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就是要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說過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充分體現了“以民為本”這一執政的根本中心。如今,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執政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是經濟發展、國家強盛不可動搖的根基。
當前,我國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著經濟發展模式需要加快轉變,政策法規、體制相對落后,滋生腐敗的土壤尚未鏟除等一系列問題,可謂是壓力與動力同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當個人遇到困難,需要的是身邊親友的幫助;當國家遇到困難,需要的全國人民的支持,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因此,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決貫徹落實好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切實把群眾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作為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在謀劃和實施各項工作時,首先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能從自身、本單位、本部門的小私小利出發;在工作中也不能當老好人,不講究質量和效益,使得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侵害。我在江心洲河道整治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工作中不怕得罪人,嚴把水下拋石質量關,就是本著這一理念的,雖然困難和壓力大,但回過頭來,自己覺得很欣慰。在以后的各項工作中,我仍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充分體現和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
二是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落實到嚴格按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上。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也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保障和實現群眾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隨著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群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與能力的不斷增強,對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水行政執法工作人員,我應該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學習,約束自己的執法行為,同時堅決依法辦事,敢于碰更,絕不徇私,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做好人。知法守法,更要依法辦事。
三是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落實到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的實際行動上。群眾判斷我們是不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最直觀的標準是看他們的關切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他們的呼聲是否得到了及時的回應,他們關心的問題是否得到了切實的解決。我們河道堤防管理恰恰離不開群眾,有些群眾圖省事,就近在堤防上種糧種菜、傾倒垃圾、攔河設網等,雖然違反了河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但不能粗暴執法,既要用心地宣傳和解釋,還要耐心地傾聽他們的難處,有條件時幫他們解決一些困難,沒能力時把他們的難題向有關部門反應,或者給他們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要堅決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把群眾訴求解決好,把群眾權益維護好,把群眾情緒疏導好。
三、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敢于接受群眾監督和批評
事實一再證明,缺乏接受群眾批評和監督的自覺態度,也就不可能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法行政、秉公辦事、廉潔奉公、敬業奉獻等素質。因此,我在工作中還要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督,以此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要把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督,作為一種責任,作為一種修養,這樣才會更加清醒、更加謹慎,看問題、做決策就會少一些主觀性、片面性和隨意性,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也就會更加和諧密切。從這個意義上說,自覺接受群眾批評和監督,既是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也是領導干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