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主評議工作現狀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反腐倡廉工作不斷深入,民主評議工作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深刻,人民群眾的期望值越來越高,真正通過民主評議實現政風行風轉變、機關效能提升,群眾滿意度提高的目標。我辦結合工作實踐,通過走訪評議代表、參評單位等方式,就目前我縣民主評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民主評議工作現狀及成效
近年來,我縣按照省、市總體統一部署,始終堅持“服務于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服務于環境優化促經濟發展、服務于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總體思路,通過搭建“三臺”,突出“三性”,有力地推進了各參評單位政風行風建設,確保民主評議工作取得新實效。
一、搭建互動平臺,高站位擺布,突出民主評議重要性
縣四套班子領導對民主評議工作高站位擺布,做到一把手親自抓、抓實一把手,從年初研究部署、年中逐項落實到年終總結表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都是親自掛帥、親歷親為,在全縣上下形成抓實抓好民主評議的強大政治氛圍。
一是精謀劃。每年初,縣紀委書記都要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多方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形成具有本縣特色的民主評議工作方案初稿,經民主評議領導小組進一步研究討論后,作進一步修改完善,最后提交縣黨政聯席會議討論,討論過程中每名縣級領導都能結合分管戰線和部門民主評議位次、政風行風建設成效各抒己見,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使方案實現“三貼近”,即:更貼近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更貼近部門職能作用的發揮、更貼近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制定出的方案更具操作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后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制發,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齊力推進民主評議工作的強大合力。幾年來,我縣的民主評議工作方案都是經縣黨政聯席會議討論審定并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印發的。
二是細部署。縣委書記、政府縣長每季度至少聽取2次以上工作匯報,對在工作中需要多個部門協調聯動才能解決的問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都是主動牽頭召開協調會現場解決,目的就是提高參評單位對民主評議工作的重視程度。幾年來,縣四套班子領導全部參加民主評議工作的研究部署,每位縣領導對評議代表和群眾對自己分管部門和系統的意見和建議、參評單位的政風行風建設狀況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以便在對分管單位業務工作進行調度時,對民主評議工作一并調度。
三是廣參與。近幾年來,我縣的問卷測評大會,除縣級領導全部出席、縣委書記就民主評議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和要求外,還要求各參評部門一把手列席會議,傾聽代表心聲,對照問題,找不足,抓整改,極大地鼓舞了評議員的評議積極性和參評單位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的主動性,有效地提高了各參評單位的整改質量和整改進度。
二、搭建溝通平臺,廣門路納言,突出民主評議針對性
我縣在日常工作中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積極搭建與群眾進行良好溝通的平臺,通過召開座談會、聽證質詢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廣開言路,虛心傾聽群眾的呼聲,認真查找各參評單位思想、作風、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問題的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暢通渠道。設立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舉報電話、電子信箱和意見箱,并指定專人負責梳理群眾意見建議及投訴,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屬違法違紀的做到快查快處快結;對一般性問題向相關部門下達督辦通知,限時辦結;對共性問題向相關單位下達整改建議書,限期整改,辦結后都要以書面形式向反映人反饋,通過在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信任平臺,解決了大量群眾關注的熱難點問題,減少了鄉鎮的信訪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現場征詢。每年通過組織參評部門在縣城主要街道開展“陽光服務”和“萬名群眾評站所”活動,現場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零距離接受群眾的投訴、舉報和咨詢。今年3月8日,組織全縣53個參評部門在縣城主要街道開展了“陽光服務”活動,現場共接受群眾咨詢400余人次,征詢群眾意見13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受到群眾好評。
三是開門納諫。我縣經常邀請來自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政風行風評議員召開座談會,面對面溝通,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同時,由縣民主評議辦公室領導帶隊,利用四天時間,分兩個小組分赴全縣7個鄉(鎮)、部分村,上門聽取意見,接受基層評議,累計發放《征求意見函》299份,收回299份。
三、搭建保障平臺,全方位建制,突出民主評議實效性
我縣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完善評議制度,以制度促參評部門不斷實現新跨越、新突破,以實際工作成效檢驗政風行風建設成果。
一是建立雙報告制度。我縣對省、市民主評議活動的會議精神、文件和縣紀委開展階段性創新性工作情況在向民主評議領導小組匯報的同時,還呈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使領導及時了解此項活動的目的、重要意義和取得的實際工作成果,以此取得領導的大力支持。如:我縣在開展“陽光服務”、“群眾聽證質詢”等大型活動時,事先征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意見,按照領導提出的指導性意見,選取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和重點崗位,選準群眾關注的熱難點和焦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承諾公示、聽證質詢和問題整改等項工作,以此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確保活動取得群眾滿意效果。
二是建立整改檔案制度。近年來,我縣在整改落實群眾意見建議方面努力做到高標準、嚴要求、深力度,明確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高標準進行問題整改,并將整改時限、整改過程、整改結果和具體經辦人在單位政務公開欄全程動態公開。同時,縣紀委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針對部分單位整改措施不扎實、整改進度不平衡等問題及時召開整改情況調度會,及時褒先促后,并將各參評部門的整改情況記入檔案,作為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部門班子綜合考核、干部調整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促使各參評單位抓民主評議由“要我抓”到“我要抓”。
三是建立跟蹤問效制度。圍繞“三年上水平”、“雙治雙提專項行動(即治庸治懶提質提效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經常組織評議代表對各單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導,不僅檢查各單位工作進度,而且督查各單位的政風行風工作,并將各參評單位落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列為考核重要內容,以此來考核和檢驗各單位政風行風建設工作成果,實現了由管理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的職能轉變。如:在對落實“雙治雙提專項行動”督查中,不僅查閱檔案資料,實地查看了解各單位的“八有”、“八規范”的建設情況,思想作風、服務意識、工作標準、工作效率的表現情況,還采取聽匯報和現場參觀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度,對進展緩慢、措施不力的單位,一律予以行政問責追究。行動開展以來,已下發通報4起,對6個單位主要領導和主管副職進行了約談,對2個單位主要領導和主管副職進行了誡勉談話,并記入個人廉政檔案。
存在問題
一是評議代表素質及參政議政能力相對欠缺。調研過程中發現選聘的部分評議代表對其代表身份有什么權益職責不熟悉,不知道參加問卷測評的目的是什么,更有個別素質低的代表充當參評部門,畫惡意票,使測評結果不夠公正,不能夠充分發揮問卷測評的有效作用。
二是群眾問卷測評的方式方法創新不夠。每年的參評部門和參評方式都一樣,只是評議員部分變動,但評議員大部分都由下級單位提供,這就容易致使部分不注重日常工作的參評部門,為了在測評中獲得好成績,與評議代表密切接觸,甚至以參觀、調研考察、發放紀念品等方式從情感上貼近代表,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拉票,致使產生新的不正之風。
三是參評部門開展政風行風建設動力不足。主要表現在沒有專門的辦公室和工作人員、與業務工作“兩張皮”、重結果輕過程等方面。雖然大部分單位都成立了領導小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將政風行風建設僅僅局限于參加縣里組織的活動,梳理報送有關材料上,沒有在業務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只注重年中和年底評議結果,而忽略了問題整改、承諾踐諾、陽光服務等重要環節,致使部分群眾代表不能對參評部門全面了解,進行客觀公正評價。
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健全機制,全面提升代表素質。為提高代表綜合素質,增強其評價意見公正性,應健全、完善代表選聘、管理、培訓三項機制。首先嚴把評議員選聘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從廣大群眾中選擇參政議政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能按時參加活動,能客觀評價參評部門整體工作的人員作為民主評議代表。其次規定受聘年限,確保代表隊伍流動性,實行動態化管理,對不按時參加活動,提供信息量少,較差的代表要隨時解聘。建議評議代表從正式選聘之日起,最長受聘時間不得超過1年。最后要加強對評議代表的培訓,使之能夠盡快熟悉自身擁有的權利和職責。
二是創新舉措,確保評議結果的公正性。為了防止問卷測評中新的不正之風發生,建議在今后問卷測評中,按照分類測評方法進行。分類測評就是測評類別和參評代表不變,進入測評會場后,由民評辦工作人員現場按區域將參評代表劃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只評議三個類別中的一類,測評結果當場宣布。這樣進行隨機分類測評,使參評部門事先不知道那個代表要評議該部門,參評代表不知道自己要評議那個部門,就有效地避免了“惡意票”、“票”的出現,提高了評議結果的公正性。
三是注重實效,強化評議結果運用。要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先評優、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與部門年終考核、干部選拔任用掛鉤。對群眾滿意度較低的參評部門負責人要實施問責、誡勉談話,責令其找出原因,限期整改。要對多次排名靠后或出現嚴重問題的參評部門負責人要建議免職。群眾滿意度較高的參評部門建議在干部提拔重用時重點考慮,最大程度地激發參評部門干部職工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身到民主評議工作中,為全縣民主評議工作提供持續不竭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