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政府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推進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茅家嶺鄉同心村啟動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參保農民419人。強化了低保審核監督工作,全年核定低保對象9898人,發放低保救助經費625.9萬元。新建北門街道、沙溪鎮2個勞動保障事務所。構建了四級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體系,初步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各方協同作戰的工作機制。開展了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和消防“四進”活動,啟動了全省重大危險源普查縣級試點工作。
“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全民健身、科普宣傳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積極參與公共衛生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綜合整治以及“五城”同創活動,城鄉環境衛生得到較大的改善。沙溪鎮被省愛衛會、省建設廳、省衛生廳評為“公共衛生周”活動先進單位。積極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建立了現代城、茶山花苑、豐溪小區、天驕花園等多個社區新亮點,榮獲全省城市社區建設示范區稱號。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開展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治安整治“百日行動”;組建了專職治安巡防隊和專職治安協管員隊伍;建設了靈溪治安查報站、步行街電子技術防控體系。集中處理了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等信訪突出問題,妥善化解了白鷗園經營戶群體上訪等多起群體性越級上訪難題。防治結合,有效加強了反邪教工作。我區被評為全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落實農村政策,減免農業稅217萬元,兌現糧食直補資金234.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70元,增加67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573元,增加800元,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區金融機構年末存款余額80.34億元,貸款余額96.9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8.17億元和20.38億元。
(六)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
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在財政局、計生委啟動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試點工作;“收支兩條線”改革繼續深化,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納入預算管理;對差補事業單位經費實施定額定項管理。深化了農村稅費配套改革,著力抓好了降低農業稅稅率、取消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對上年稅費配套改革進行了“回頭看”、推進區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整治和規范涉農收費、穩妥化解鄉村債務等六個方面的工作,完成了北門鄉撤鄉改街工作。推進了人事制度改革。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及人事制度進一步完善,公開招聘了農村中小學教師26人。企業改制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進入掃尾階段,近年累計批復改制方案138個。充分發揮國資經營與綜合預算的杠桿調節作用,掀起了以“系統平衡”為基礎的職工身份置換高潮,有力克服了企業改制資金不足的矛盾,籌集政府性資金4080萬元,置換職工5391人。全面完成了供銷、物資、中小企業、經貿、商業、交通等系統職工身份置換工作。
民主法制不斷深化。以《行政許可法》貫徹實施為契機,深入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組織參加了行政許可法知識培訓和知識競賽,對行政許可項目和主體進行了清理,加強了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認證,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嚴格執行民主決策程序,高度重視政府法制工作,建立了政府常年法律顧問工作制度,行政行為不斷規范。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以及政協的民主監督,加強與工商聯及各群眾團體的聯系。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全年共辦理建議和提案118件。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糾風治亂工作,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立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強化機關效能監察,全力推進了政務公開,服務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深入開展了區領導信訪值日接待活動,接待群眾39批89人次。區長熱線“熱力融融”,處理來電、來函、來訪7325件次,辦結7085件次,辦結率96.7%,群眾滿意率98%以上。
這里,我再向各位代表通報一下去年政府承諾的“為民辦10件實事”的進展情況:北門、沙溪兩個勞動保障事務所已建成;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已完成2300個;政務信息網如期并網運行;成功解決了13個社區居委會近千平方米辦公用房,現代城社區、天驕社區、茶山社區以及豐溪小區等一批精品社區相繼建立;葉挺大道延伸工程已經竣工通車;全年完成鄉村公路路面硬化58.1公里,是計劃數的2.9倍;解決農村飲水困難人口5800余人,超計劃1000余人;還建東門小學已全面開工建設;恒順和眾旺2家機械化生豬定點屠宰場已經市政府批準注冊登記;籌集續建秦峰大橋資金131萬元,項目正在招標建設;巖底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擠進國家籠子,將獲國家無償資金1440余萬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全區上下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思想觀念進一步更新、前進步伐進一步加快的一年,是經濟有較大發展、事業有較大進步、城鄉有較大變化、環境有較大改善、群眾收入有較大提高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市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拼搏精神。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熱情支持**發展的各級領導,向認真監督和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積極投身于我區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廣大干部群眾以及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中央、省、市駐區單位和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及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還不大,人均水平還不高,撤市設區遺留的城建債務還很沉重,財政支撐經濟發展的后勁還不足;工業相對滯后,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對全區經濟具有一定牽動性作用的大企業比較少;城鎮就業壓力較大,低收入人數較多等等。對于這些問題,區政府將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對策,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各位代表,2005年是我區繼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計劃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市委、市政府對**區發展的重要指示以及區委一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策應“把**建設成為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和快速發展地區”的發展定位,緊緊圍繞“把**建設成為工貿一體的現代中心城區”的奮斗目標,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中國教育資源網絡。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服務體系,加強技能培訓,搞好勞務輸出,統籌城鄉就業,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努力提高就業再就業率,把財政投入、小額貸款、免費培訓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擴面征繳,及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障金。擴大醫療保障范圍,強化醫療保障能力。繼續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全面落實部分困難企業軍轉干部解困政策。高度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開展社會互助救濟、幫困扶貧,確保失業、失地、失居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切實改善鄉鎮衛生醫療條件,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城鄉醫療水平差距;健全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體系,加強農村衛生防疫的組織網絡和信息網絡建設,提高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暴發疫情、新發傳染病及不明原因疫病應急處置能力,扎實做好血防工作;強化醫療市場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和全民健身運動,切實增強城鄉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加強和改善價格管理與調控環境,保持市場基本穩定。抓好基本單位經濟普查工作。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舉辦“首屆中國**紅色旅游節”活動。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組團參加**市第一屆運動會,力爭實現金牌數、獎牌數、團體總分三個第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加強文物保護、開發和利用,做好楊益泰舊第申報省級文保單位工作。整合文化資源,積極繁榮社區文化,活躍鄉村文化,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爭創全省雙擁模范城活動。統籌抓好計劃、審計、檔案、史志、機構編制、民族宗教、僑務、對臺事務、武裝、民兵預備役、優撫等項工作,關心老干部生活,積極發展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事業。
合力打造和諧平安信州。正確把握和有效處理好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對待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妥善解決好農村征地、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案件審理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召開,各級、各部門務必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擔負好維護一方平安的責任,公安政法部門要加大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確保社會治安秩序穩定,信訪部門要及時掌握基層信訪動態,著力解決那些久拖未決的信訪問題,確保“兩會”期間無我區人員進京上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著力抓好生產、交通、防火三大領域的安全工作,整治消除各種隱患,堅決杜絕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和校園安全事故,減少一般傷亡事故。繼續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優化環境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傾注精力,強化措施,加快建設適宜安居創業的生態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崇德明禮、熱情好客的人文環境,政通人和、長治久安的社會環境,增強信州親和力,提升區域競爭力。
五、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
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圍繞提高執政水平和服務質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切實推進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高政府現代化管理水平。
切實履行政務管理職責。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在繼續完善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理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加快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步伐,真正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增強企業發展活力。繼續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改進行政審批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快完善統
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市場競爭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按照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的原則,進一步推動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的改革和發展。進一步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要把政府工作、政策支持和財政保障的重心,進一步向社會事業發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傾斜,向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方面傾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全力加強依法行政水平。切實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斷提高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要學會并善于依法處理經濟社會事務。落實行政許可設定、實施和監督檢查等相關配套制度,加強后續管理。繼續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性。進一步推廣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應用,提高政府科學管理、信息服務的水平。努力建立和完善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進一步整合執法資源,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要在嚴格按照科學程序辦事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規范有序的執行機制、公正透明的監督機制,切實把政府工作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積極推進決策目標、執行責任和監督考核三大體系建設,對今年的重要工作和重點工程,分解細化,落實到人,強化考核,嚴格獎懲,務求實效,定期督查通報,確保件件落實,取信于民。堅持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重視和發揮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認真聽取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內部監督,認真開展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和審計監督。切實加強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進一步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和實施評估機制。對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群眾的參與度。“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的制定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充分發揚民主,開門納諫、努力使“十一五”規劃成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體現“五個統籌”的規劃,成為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新晨
勤政廉政服務于民。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執政為民、從嚴治政。不斷加強干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認真解決政府系統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達到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建設,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的。樹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千方百計地為群眾多解難事、多做好事、多辦實事。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精簡會議,減少文件,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各位代表,高度重視、妥善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今年區政府將千方百計加大投入,為群眾辦理以下十件實事:
1、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經濟適用房3萬平方米;
2、建設鄉村公路30公里以上;
3、整理農村土地1萬畝;
4、建設遠程教育中心;
5、建設22萬伏變電站;
6、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
7、免費培訓農民2000人;
8、解決農村飲水困難人口2000人;
9、建設蔬菜批發市場;
10、建設四中高中教學大樓。
宏圖凝眾志,重任催奮進。各位代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全區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建設工貿一體的現代**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