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外聯部工作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有一些感悟,主要集中在研究會。總結一下。進了海大才知道,原來除了學生會還有研究會。研究會全稱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研究會。今年入學加入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會外聯部,雖然只有幾個月,收獲還是有的總結一下。
避免迷茫的最好方法,第一。就是讓自己忙起來。吳呈學長的那次發言讓我頓悟了很多東西,原來自己總感覺自己忙些無意義的事情而空虛,但真正的原因其實并不是因為事情多或事情自身的無意義而空虛,而是因為事情還是做的少,并沒有充實自己麻木空虛的心靈,而我竟很長時間都沒有體會到這一點!部長王悅拿了國家獎學金,8000啊,當時一下就震住了原來真的很多很多能人賢士,都很低調…
第二,工作方面的一些小體會,還是從學長那里學來的,那就是在其位謀其政。記得剛來的時候總想著一步登天,想著哪一天當上部長會怎樣當上主席會怎樣,現在想來還是有些偏差的,就像學長主席他們說的,即便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盡好自己的本職。研究會的任何人,從主席到干事,都要做好份內的事情。如果干事總在領導別人指揮別人,那么干事是不稱職的;如果部長或主席總在干些基本的事情而不是組織干事們去干,那么部長也是不稱職的。的確是這樣,團體,總要分工合作,總要有指揮與被指揮,如果人人都要發號施令,那么團體自然不能稱之為團體了。
第三,關系不是絕對的。很多人和我說,包括我剛進研究會的時候也自認為,和部長他們搞好關系,將來會很方便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體會到兩種人際關系,也是爸爸很早很早以前提到的。第一種,處處巴結討好,極其隨和沒有棱角個性。第二種,有能力有個性,有讓人佩服的一面,待人真誠而不虛偽,讓別人感覺是靠得住值得交的。我看到有些人,在為關系而勞累奔波,以搞好關系為榮甚至在別人面前炫耀,那正是我不希望成為的人。我希望成為爸爸所說的那樣,成為別人值得交的人,待人誠摯的人。我想爸爸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榜樣,畢竟這個度太難把握。
第四,通過拉贊助真的能切實體會到,社會總不是想象中的社會。我并沒有把社會想象的很好,但是出去拉贊助卻還是讓我有點心灰意冷。拒絕別人有很多方法,但最直接最簡潔的拒絕還是讓人難以接受。組員在臨出門時不忘說一句謝謝,而我早就感到丟人和一絲隱隱的不爽。某某地,前臺接待員不耐煩的假笑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甚至能感受到他們將要叫保安了;某某酒店,只是說“我們不搞這個,不搞”……或許像那位外聯前部長說的,你能指望十次拉到一次就很不錯了……這個社會,沒人會在乎你的自尊,臉皮厚些,不吃虧,就滿可以了。
半學期的工作經歷很快就這樣過去了,個中滋味,為大學生活增添了些酸甜苦辣。就這樣一路走來,又走向未來,遠方,總是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