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抗洪救災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七月,我鄉和其他沿淮鄉鎮一樣遭受了自1954年以來最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境內降雨量和淮河水位一度超過往年。面對濤濤洶涌的洪水和內澇嚴重的災情,全鄉各級黨組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邱家湖前線指揮部的科學決策、正確指揮下,充分發揮了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全體參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取得了抗洪救災工作的階段性勝利。現將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鄉情、水情和災情
關屯鄉位于潁上縣西南角,瀕臨淮河,與霍邱縣王截流鄉隔河相望,臨淮崗北副壩、潤趙保莊圩、古城保莊圩等防洪設施穿境而過,向北潤趙保莊圩和潤河鎮防段相連,向南邱家湖防洪堤與半崗鎮防段相連,是防汛任務較重鄉鎮之一。全鄉人口33059人,8126戶,耕地25527畝(其中保莊圩內人口18752人,4752戶),全鄉黨支部個,黨員906人,其中長期外出務工持《流動黨員活動證》的黨員達96人(持證率100%)。
今年淮河流域降雨集中,6月29日至7月3日,短短幾天,我鄉境內的淮河水位即超過設防水位。7月6日即超過警戒水位,7月8日超過危險水位,7月10日潤趙保莊圩超過危險水位1米,達到28米,隨時有漫堤危險。在危急時刻,全鄉干群笑傲洪魔,發揚了2003年的抗洪精神,特別是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和邱家湖防段的各位領導在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孫東亞同志的帶領下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極大地鼓舞了我們的斗志。在潁上三湖蓄洪區啟用前夕,即水位達到最高點的關鍵時刻,全鄉筑起防洪子壩14.1公里。三湖蓄洪區啟用后,為迎接可能再次到來的洪峰,我們趁洪魔喘息的機會,在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和堅強領導下,在兄弟鄉鎮的大力援助下,全鄉黨員、干部、群眾斗志昂揚,在7月12日用一天時間全線加固加高了子壩的防浪、防滲層。潤趙保莊圩韓郢、凡莊段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將青壯年黨員組成了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和黨員搶險隊,參戰黨員佩戴共產黨員標志的胸章,大堤上飄起了鮮艷的黨旗,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保莊圩上率先完成了筑壩和加固任務,子壩平均高程達28.9米,確保了保莊圩內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汛情緊張,災情嚴峻。今年的災情主要表現在農業基礎設施和農作物的受損上,截止目前,防洪堤外和蓄洪區內的農作物全部絕收,面積達6900畝,橋梁淹沒毀壞4座,道路淹沒毀壞6000米,群眾受損房屋538間,直接經濟損失838萬元。
報災、救災和抗災
當前洪水已基本退去,全鄉工作重心已由防汛轉入生產救災工作,在縣下派救災工作組的協助下,我們嚴格查災,嚴肅報災,精心救災,按照公平合理、按需救助的原則,將救災工作分為生產救濟和生產扶助兩部分。在生產救濟上重點解決災民的吃住困難和生活環境問題,開展高溫堆肥和愛國衛生運動;在生產扶助上重點恢復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及時退水補種,做到水退到哪就補種到哪,利用即將退出的荒灘、荒水發展畜禽水產養殖,增加災民收入。截止目前,我們已收到和發放救災款物折合人民幣10萬元,其中已向特困黨員發放慰問金9000元。鄉直黨員還帶頭獻愛心,捐款4000余元,慰問受災黨員。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向流動黨員報平安活動,利用電話、網絡和信件向他們報告家鄉情況,讓他們放心,使他們能夠安心在外務工經商,受到好評。
在整個防汛救災工作中,我們始終按照“三個至上”,注重發揮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保了“六有一無”。當前,全鄉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群眾正精神飽滿地投入到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上,這次洪水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也進一步考驗了黨員干部,凝聚了人心,增強了黨群、干群關系。我們相信,隨著救災、抗災工作的深入,將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和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