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環境建設調研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縣政協辦《關于報送調研材料的函》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視,庚即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縣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工作相關事宜,明確目標,細化責任,落實到人,現將我縣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縣生態環境建設現狀分析
(一)縣域生態環境現狀
1.草原三化(退化、沙化、鹽堿化)及鼠蟲害問題突出,
由于開墾、過度放牧等人為破壞和氣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經統計,2013年我縣草地總面積20926.27km2,其中低覆蓋草地8899.18km2、中覆蓋草地7953.77km2、高覆蓋草地4073.32km2,沙地面積為430.03km2。從草地結構看低覆蓋草地占40%,高覆蓋草地僅占20%,形式非常嚴峻。
2.水域濕地萎縮
我縣濕地面積1839.98km2,其中河流水面占60%,湖庫、
灘涂濕地、沼澤共占40%。近年來,農牧業、砂石場等嚴重影響我縣濕地環境,但濕地恢復及飲用水源保護項目的落實,有效緩解了我縣水域環境的惡化。
3.水及空氣質量狀況
根據2013縣域環境質量考核相關資料顯示:二氧化硫
排放量66470kg、cod排放量107400kg、固體廢物排放量16600kg,污染源排放達標率99%,ⅲ類或優于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100%。
(二)全縣生態環境破壞情況
1.隨著我縣經濟的發展,與內地各地區經濟、人文等各方面交流擴大,外來經商、旅游人員日漸增多,商業模式粗放,不注重流動人口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環境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對縣域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2.近年來,我縣市政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特別是交通),為方便砂石取運,施工方就地取材,致使公路沿線草場開挖過度,完工后又不及時回填、種草。
3.217線各標段施工單位砂石采挖對道路沿線河流環境造成很大破壞,廢棄砂石堆積造成原有河道被截斷,河水溢出淹沒周邊草場。
4.全縣干部群眾環保意識差,白色垃圾隨意丟棄,影響草場土質,破壞植被生長環境。
(三)全縣生態修復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縣實施退牧壞草、退耕還林、草場沙化治理、濕地恢復治理等生態修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縣域生態環境惡化,但草場沙化問題還是較為突出,也是各項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難點,一是草場治理力度不夠,治理面積基本與沙化增量持平;二是退牧還草工程覆蓋面小,整體草原生態仍較脆弱;三是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缺乏長效性,草原超載過牧情況仍較嚴重;四是退牧牧民生產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仍較突出。
(四)全縣環境保護執法情況及成效
我縣無工業企業,不存在工業污染源,在污染源監管工作中,重點要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砂場及建設工地的環境監管工作,落實“三同時”制度,并督促相關單位盡快完成垃圾填埋場及污水處理廠建設,推進全州總量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
1.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等危險化學品、輻射源銷售、使用單位的監管,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輻射源登記備案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企業必須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及儲備必要應急物資。
2.加強對砂場及建筑工作巡查力度,除登記備案制外,一是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落實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及使用,加強對污水、粉塵、噪聲等污染的防治;二是砂場管理嚴格按照《縣砂石資源管理辦法》進行,落實資源開發植被、水系保護與恢復機制。
3.我縣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與全州各縣相比較為滯后,減排工作中的硬件設施如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都還處于項目前期工作階段,根本無法對全縣生活垃圾及污水進行處理,更談不上污染物總量減排。
4.縣環境保護局于2011年4月單設成立,初期,全局干部職工7人(其中:環境監察執法大隊1人、監測站0人),無固定辦公區,租借縣醫院30平方米辦公室辦公,人員緊缺、專業人才匱乏、資金嚴重不足、無執法車輛。在州環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執法大隊人員3名,監察執法車一輛,辦公樓也已基本完成建設,預計今年10月能投入使用。3年里,該執法大隊共計開展監察執法工作250余人次,巡查建筑工地80余家、飲用水源地80余人次,查處未批先建、邊批邊建工地5家、環?!叭瑫r”制度落實不力工地3家,在飲用水源保護、縣域環境監管及污染源巡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25191平方公里的縣,人員及設施配備還嚴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對生態環保工作重視不夠,責任意識不強,干部群眾環保意識差。
2.擠占挪用我局編制情況嚴重,監測、監察執法大隊進人很難。
3.執法能力差、難度大。一是部分建筑施工單位不認真執行環?!叭瑫r”制度,噪聲、粉塵擾民時有發生;二是有的建設項目不按程序落實環評批復,先建后批、邊建邊批;三是有的建設項目拖欠或拒不繳付排污費,對執法人員態度惡劣。
4.污染物處置體系空白。我縣無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設施等環保設施,大部分鄉鎮駐地衛生環境差,街道上垃圾成堆無人處理,污水隨意排放。
5.環境監測能力空白、監察執法能力不強??h級環境監測站標準化人員配置11人,但我局目前只有1人(無資質),設施設備均空白;監察執法大隊人員3人,人員太少、執法能力差且均不具備執法資格(每年7月初由州局統一組織執法人員資格培訓,但屬我縣維穩敏感時段,無法派人參加,致使我局截止目前無合格執法人員)。
6.由于各方面原因,我縣牲畜出欄率低(東區情況較為嚴重),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過載退化。
三、亟待解決的環境保護問題
1.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一是宣傳我縣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提高決策層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了解和環保工作重視程度;二是加強對全縣群眾環保知識普及,提高環保意識,減少人為破壞環境程度。
2.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對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爭取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三化”、鼠蟲害問題、濕地退化。
3.推進環保能力建設,一是建立一支能力強、素質過硬的監察執法隊伍,加強對縣域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及資源開發企業的監管力度;二是建立環境監測站,污染物監測數據是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有效證據,只有具備一支合格的環境監測隊伍,才能保障我們的執法行為合理、合法。
4.加快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增加牲畜出欄率,遏制過度放牧行為。
5.建立健全污染物處理體系,一是加快推進我縣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建設,為全縣污染物處理提供條件;二是建立鄉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運輸體系,各主要鄉鎮應設立環衛站,加強對生活垃圾堆放監管、收集及處置,同時要有效發揮垃圾收集池及中轉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