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保護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開展情況
2014年,我縣在全球金融危機大的背景下,在保增長、保發展和保環境雙重壓力下,始終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推進縣域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著力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堅持建管并重、保護優先的原則,強力推進各項環保措施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市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一年來,累計實現化學需氧量削減4089.68噸,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3%,實現二氧化硫削減930噸,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0%。
(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減。按照市目標要求,全面關停、取締落后企業和產能,強力推進結構減排和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先后取締了鎮富強磚廠、龍頭山鄉多下磚廠、萬勝水泥立窯、14家小淀粉加工廠等落后產能企業,由此削減化學耗氧量1548噸,削減二氧化硫650噸。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加大淀粉生產企業整治力度,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嚴禁排放不達標馬鈴薯加工企業生產加工的緊急通知》,從2014年秋季開始,堅持“不達標、不生產”的綱性原則,對全縣所有不能達標排放的小淀粉生產企業全部進行關停,從根源上徹底解決了馬鈴薯淀粉加工污染環境問題。工程減排,突出加快推進馬鈴薯淀粉加工污水處理、縣城污水處理、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縣供熱公司脫硫、醫療垃圾儲運中心等減排工程建設,各項工程任務均按要求完成。馬鈴薯淀粉加工污水處理工程,重點實施了雙九、長宏、泓輝雙合三家馬鈴薯淀粉加工污水處理項目,三個項目均于2014年9月底前竣工投運,并通過環保部門驗收,此項工程竣工實現化學耗氧量削減2327.6噸。縣城污水處理工程,總投資1.2億元,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2.5萬噸,共鋪設污水主管網15.22公里、雨污分離分支管網9公里,實現了管網配套。2014年9月底已竣工運行,目前日收水能力達到8000余噸,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由此實現化學耗氧量削減214.08噸。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總投資2400萬元,于2008年完成主體工程,現已全部建成投運,并通過階段性驗收,日無害化處理垃圾能力200立方米以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5%以上。縣供熱公司脫硫工程,2014年11月底完成了供熱公司進口在線監控和中控系統安裝并順利完成二氧化硫轉接,二氧化硫轉接削減量280噸。卉原中學和縣醫院兩臺10噸鍋爐脫硫工程竣工投運,縣醫療垃圾儲運中心工程全面竣工,并均已通過環保驗收。
(二)空氣環境質量和水環境質量有效改善。圍繞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專門印發了《關于對縣城、國道兩側和旅游沿線可視范圍內大氣環境進行專項治理的通知》,組織對縣內所有廢棄排氣設備和取暖鍋爐進行治理,至2014年末全縣所有茶爐均已拆除改為電爐,浴爐全部改為型煤鍋爐,企業烘干爐全部改為煤氣發生爐;取締了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鎮政府、縣交警隊、縣一中取暖鍋爐4臺,通過大氣自動監測站監測,縣城環境空氣質量二級及以上天數全年達到320天,縣城大氣環境明顯改善。圍繞改善水環境質量,著力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對鎮湖字水源地保護區進行了科學劃分,對新開辟的大喚起鄉集中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保護區劃定,對縣城伊遜河上游嚴格執行“兩高一資”項目和可能造成污染項目禁批制度,對原有的14家硅砂洗砂企業實施排污整治,各硅砂企業已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為確保伊遜河水環境治理的及時性,專門聘請環保監督員15名,著力加強對伊遜河水質情況監控,隨時報告環境違法行為和明顯的水質變化情況,縣環境監測人員定期對伊遜河水進行取樣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整治措施。同時,積極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建設項目環境違法、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超標排放等突出問題,特別是在秋季馬鈴薯加工旺季,縣委、縣政府先后4次召開會議,專題就馬鈴薯加工管理問題進行研究,鼓勵已實施治污工程的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堅決控制不達標生產行為,抽派鄉鎮、部門80余名干部深入全縣各淀粉企業進行全程駐企監管,確保了農民的馬鈴薯順利加工,同時確保了節能減排目標實現。通過綜合治理,鎮湖字、大喚起大八號兩個縣城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質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經監測表明,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伊遜河和小灤河出水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四類標準。
(三)環保創建和生態保護工作成效顯著。以建設“山清、水秀、天藍、路暢”花園式城市為目標,著力加強生態示范區建設,嚴格自然保護區管護,積極推進綠色農產品研發和有機食品基地認證,促進生態縣創建基礎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時限要求完成。自然保護區建設,2014年向國家申報了《紅松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項目》,對保護區內的違法項目進行全面清理,認真監督塞罕壩機械林場《規劃環評》實施,加強紅松洼、塞罕壩、木蘭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御道口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護,保護區生態功能更加完善。農村環境建設,編制了自治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實施了龍頭山鄉大字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通過了市財政、環保部門項目資金與工程實地檢查驗收。完成2014年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工作,全縣8個村(營字村、金礦村、扣花營村、烏蘇溝村、甘溝門村、城子村、如意河村、郭家灣村)完成項目向上申報。鎮、四合永兩鎮的《小城鎮環保規劃》已通過省環保廳專家論證,2010年全面啟動實施。花園式礦山建設,列入全市“百礦披綠”工程的六家(承德宏源鑄材料有限公司、承德川廣工業用砂有限責任公司硅砂礦、承德鑫泰礦業有限公司、承德北雁鑄造材料有限公司、承德順達鑄材料有限公司、承德峰達硅砂有限公司)礦山企業累計完成綠化面積36.5公頃,種草13.8公頃,植樹4.2萬余株,礦山地質災害治理7.5公頃,全縣礦山環境明顯改觀,因開發受到破壞的植被得到較好恢復。新建和擴建礦山均按要求編制了恢復治理方案,并督促企業按標準預繳納了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森林覆蓋率凈增量指標(0.8%)全面完成。同時,對照環保部生態縣建設指標體系中22項指標認真進行了梳理,我縣22項指標中共有8項指標(森林覆蓋率、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面積空氣環境質量、噪聲環境質量、秸稈綜合利用率、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化肥施用強度(折純)、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了生態縣建設標準要求,其余14項指標正在建設中。
(四)污染企業監管和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著力在排污許可、清潔能源審核、輻射安全管理、城鎮集中供熱能力建設等方面持續用力。排污許可證管理,對符合辦證要求的16家企業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排污許可證換發率達到90%以上。清潔生產審核,順利完成新華生礦業有限公司、恒利水泥公司2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評估。輻射源管理,我縣共有47家射線裝置使用單位,均為醫療機構,各單位均已向市環保部門申辦了《輻射安全許可證》,辦證率達到100%。城鎮集中供熱,共完成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4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達到122萬平方米,城鎮集中供熱率達到76.2%。
二、采取的主要舉措
(一)強意識,抓宣傳,充分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廣大干部群眾觀念的轉變和積極參與,特別是對于我縣來說,由于我縣工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企業投入能力不足,加之我縣原有近500余家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原為政府支持鼓勵發展項目,但按當前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必須取締,這更加給我縣節能減排工作帶來難度。為切實在全社會樹立起環保意識,我縣重點在群眾意識增強、企業觀念提升和社會氛圍營造三個層面上做工作。一是積極開展了“環保法規進農戶”活動。將環保政策法規、典型案例和有獎舉報獎勵辦法等內容印制成宣傳單,發放到群眾手中,讓群眾了解、支持環保工作,提升廣大群眾的參與率,引導群眾主動履行環保職責、監督違法行為。二是開辦環保知識培訓班。強化對企業法人環保知識的培訓,樹立企業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引導企業主動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能,落實減排任務。三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和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法制宣傳月”等重點主題活動,采取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標語橫幅、發表電視講話、播放電視專題節目和字幕宣傳等多種有效方式,加強對環境保護政策、法律法規、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培訓。一年來,累計舉辦大規模宣傳活動10次,發放宣傳單4萬余份、宣傳手冊2000余本,開展環保政策法規和20年環保成就專題展覽活動1次,舉辦企業經營者、領導干部環保知識培訓班4期。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對節能減排工作認識不斷增強,為有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奠定了較好基礎。
(二)強領導,抓調度,全力打造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環保工作的強大合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抓好節能減排工作的關鍵。為此,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發改、環保、工業、建設、商務、交通、電力、農牧等20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調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實行專人、專職、專責。各鄉鎮、各部門分別成立了相應組織,確定專管領導和專職人員具體抓節能減排各項任務落實。為督促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特別是在取締小淀粉加工廠、水泥立窯拆除和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重點問題上,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形成了目標一致、力量同向的工作合力。同時,為進一步抓好節能減排任務落實,縣政府主要領導曾多次親自深入節能減排重點鄉鎮、重點企業督促工程進度、了解工作困難,破解工作難題;縣政府主管領導經常深入節能減排一線指導、督促工作落實。全縣上下形成了思想統一、聲音一致、協調聯動、齊抓共管、共同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任務落實的強大合力。另外,為充分調動鄉鎮、部門抓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縣委、縣政府把節能減排工作列入“摘帽子”工程,列入全縣各鄉鎮、各部門重要考評內容,實行嚴格問責。對年度任務完成較好的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在干部評優、提拔任用上優先考慮;對因工作原因不到位影響全縣節能減排目標完成的,落實“一票否決”制度,取消所在單位及領導評先、評優資格,并責令其行政主要領導引咎辭職。嚴厲的考核獎懲機制的落實,充分調動起各鄉鎮、部門抓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為確保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三)強投入,抓建設,全力推動環保工作有序實施。有力的財力投入是確保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順利實施的保障。我縣經濟總量小、財力弱,特別是隨著收入難度的加大和剛性支出的不斷增加,使我縣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經濟較為困難。同時,我縣現有企業原始積累不足,企業規模小,投入乏力。在這種情況下,為確保完成好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目標任務,縣委、縣政府千方百計想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在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的同時,在緊張的財政盤子里擠出資金,采取墊付的辦法,有效保障了節能減排工程建設正常開展。兩年來,我縣在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醫療垃圾儲運中心、縣供熱公司脫硫等工程建設項目上累計墊付資金達到800余萬元。
(四)強執法,抓整治,確保環保工作順利長效開展。為確保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落實及節能減排工作得以順利長效開展,縣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節能環保執法工作,突出加強對各企業排污、重點水面和空氣質量的監管、監測,加強對高耗能企業的整治,從嚴從重打擊非法生產、排污嚴重或偷排、直排污染水環境和空氣質量的違法行為,做到對重點污染源企業每周巡查至少兩次,對一般企業每月巡查至少兩次,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曝光處理。
三、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打算
2014年,我縣環保各項工作按照上級要求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按照上級要求仍存在著一定差距。一是我縣財政收入落后,污染治理投入能力相對較弱。另外,縣內企業規模小、原始積累不足,經營方式單一,環保工作投入相對不足。二是廣大干部群眾的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需進一步提升。三是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圍繞以上問題,2010年我縣將緊緊圍繞構建生態休閑旅游名縣這一定位,繼續堅持環境保護建管并重和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集中全縣優勢力量,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和環保工程建設力度,為實現全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優越可靠的生態環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