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前教育審議意見實施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格局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為推動我縣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縣政府成立了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協調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討論發展學前教育重大問題和政策、審議學前教育工作的有關重要文件、統籌協調解決全縣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二)認真編制《縣學前教育布局方案(-2020年)》
《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縣規劃建設公、民辦幼兒園86所(新建55所,保留23所,暫保留過渡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6所、民辦幼兒園70所。屆時全縣學前教育將形成以16所公辦幼兒園為中心和示范、70所民辦園為補充的公民辦并舉的格局,城鄉學前教育資源相對均衡,基本滿足全縣學前教育需求。
(三)年在城關新建一所公辦園
為盤活學校存量資產,年8月,縣政府研究同意,將原三小改擴建成縣城關幼兒園,該公辦幼兒園占地面積6266.3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3760平方米。該園建設規模為12個班,360人。目前,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力爭2012年春季招生開園。
(四)適當加快公辦園建設速度
結合實際,我們對《縣學前教育布局方案》中公辦園的建設規劃進行了調整,適當加快了公辦園的建設速度。2012年,計劃在和各建一所公辦園,目前兩所幼兒園的選址工作已經結束,正在進行圖紙設計工作。2013年,計劃建設三所公辦園,、和城關各建一所,2014年,計劃建設三所公辦園,、和城關各建一所,2015年,計劃建設四所公辦園,、各建一所,城關建二所,至“十二五”末,全縣公辦園規模達14所,其中農村地區8所、城關地區6所,基本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五)科學編制、申報幼兒園建設項目
為推進農村幼兒園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縣政府要求縣教育局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依托我縣布局調整規劃中保留的農村小學或教學點現有富余資源,申報了25所附屬幼兒園及5所擬改建幼兒園,以滿足農村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二、多渠道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一)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政府公共預算,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
年學前教育投入600萬元,其中500萬元用于城關幼兒園建設。2012年至2015年,縣政府每年至少投入900萬元用于學前教育建設和經費補助。從2012年開始,實行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制度,經費補助標準參照小學生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執行。
(二)執行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
我縣從年秋季開始實行學前教育資助券制度。根據《縣學前教育資助券實施辦法(試行)》(教〔〕45號),每生每年按照14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2012學年度全縣符合資助條件的在園幼兒110名,資助總額15.4萬元,其中市財政下撥資金7.7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7.7萬元。
(三)加快普惠性幼兒園建設速度
我縣于年秋季開始實施普惠園建設工作。根據《縣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年至2013年,我縣建設22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年實際申報15所,受惠幼兒2969人。市財政下撥資金47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32.9萬元。拿出18.8萬元(按每班每年2000元標準從補助資金中提取)對民辦幼兒園進行考核,用于改善幼兒園的辦園軟硬件條件,其余資金61.1萬元用于減免保育教育費。
三、加強幼兒園準入管理
(一)嚴格執行民辦幼兒園在硬件設施、師資條件等方面的準入制度
鼓勵民辦園按《省民辦幼兒園評估指標體系》(試行)辦園,為廣大幼兒提供質量較高的學前教育。年12月,縣教育局按照要求批準了2所民辦幼兒園(紅星幼兒園、天樂幼兒園)。
(二)執行和完善幼兒園年檢制度
每年開展一次年檢工作并向社會公布年檢結果,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目前,對已批準設立的42所民辦幼兒園進行了年檢工作。
(三)分類治理無證辦園問題
經摸底調查,全縣現有無證園31所,按照“整改一批、取締一批”的整體工作思路,對無證幼兒園進行分類治理。目前,整改、取締工作正在進行。
四、強化幼兒園收費管理
縣政府要求物價部門核定公辦幼兒園和普惠園收費標準,規范收費行為,降低收費標準。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備案制度。要求全縣所有幼兒園實行收費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年所有已批準幼兒園都實行了收費備案和公示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五、多途經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一)根據公辦園建設速度及規模,合理安排公辦幼兒園教師進編計劃
公開招聘具備條件的畢業生充實進幼兒教師隊伍。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幼兒教師20名。
(二)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開展幼兒教師和園長培訓
積極組織幼兒園長、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完成每年市級培訓20%幼兒教師的任務。年7月,組織并承辦了我縣市級農村幼兒園長及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先后組織了70名園長和教師赴、南京等地聽取專家報告、觀摩名師課堂,提高教師對新課改的理性認識。
(三)逐步把幼兒教師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中
年全縣共有幼兒教師121人次參加了“命好題”專題和“國培計劃項目”培訓。從2012年開始,逐步提高民辦幼兒園教師參加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習的比例,直至把民辦幼兒園教師全部納入中小學繼續教育全員培訓中,提高民辦幼兒園教師的保教水平。
六、堅持科學保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積極推進幼兒教育改革,堅決糾正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小學化”現象。利用電視、網絡、教研及培訓、宣傳材料等方式對學前教育及科學保教方式進行宣傳,提高社會及幼兒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一是在縣教育網站上設置民辦教育版塊,及時更新和鏈接有關方面的內容,宣傳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二是通過縣電視臺進行相關政策宣傳。宣傳的內容主要涉及幼兒教育理念、科學保教方式、學前教育資助券政策及普惠園政策等;同時,發放相關材料進行宣傳。三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及培訓提高教師的保教水平。
七、強化幼兒園安全監管。
根據審議意見,縣政府要求縣教育主管部門繼續加強對全縣幼兒園的安全監管,充分發揮現有保安人員和監控攝像設備的安全監管作用。加強幼兒接送車的管理與考核,并繼續把幼兒接送車納入全縣學生接送車監管范圍。縣政府組織人力不定期上路檢查學生接送車運營情況。目前,正在進行一周二次的學生接送車運營情況督查,督查超載超速等違規違章現象,確保幼兒上下學途中的道路交通安全。繼續開展幼兒園傳染病防控、飲食衛生等安全工作的培訓和專項檢查。年,我們組織了幼兒保健及餐飲衛生專項培訓,并協同衛生、藥監部門對幼兒園的傳染病防控、飲食衛生等安全工作進行督查。強化幼兒園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內部安全管理,要求幼兒園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
八、建立幼兒園辦園水平督導評估機制。
制定幼兒園督導評估標準與細則,建立幼兒園保教評估監管體系,實行園所等級管理。對全縣各類幼兒園開展等級評定工作,定期對轄區內全部幼兒園進行指導、檢查。有計劃地推動省、市一類幼兒園和優秀民辦幼兒園的創建工作,扶持一批保教質量優良、管理質量優異的幼兒園。年我縣好孩子幼兒園、幼兒園被評為市優秀民辦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