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發展特色產業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依托水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
全場現有養殖水面1.5萬畝,其中大湖1萬畝,魚池5千畝,歷史上水產品產量一直徘徊在200萬斤左右。實行以場帶村后,我們認真分析湖區的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提出了開發水資源,走水產興場富民之路,一方面千方百計爭取資金,開挖精養魚池,另一方面培訓養魚能手,培養技術帶頭人,致力于漁業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突出特色水產,大力引進新的養殖品種,應用先進生產模式和科學管理技術,不斷提高單位產量、產值和效益。到目前,已完成了特色水產的布局,全場1.5萬畝水面,魚、蟹混養1萬畝,魚豬禽沼牧草配套養殖,綜合利用3000畝,80:20高產高效養殖面積2000畝。去年,全場年產鮮魚600多萬斤,特色苗種200萬斤,魚苗8000萬尾,螃蟹10萬斤,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健康水產品養殖示范區。
二、依托城郊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旅游農業
臨近市,與農場相連,市19路公汽終點站就在湖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加之又遠離城市,無工業污染,山青水綠,空氣清新,是城里人休閑、度假、旅游、垂釣的好處所。我們看準了這一優勢,在環大湖的兩場三村發展特色旅游農業。為擴大宣傳,場里邀請市13家旅行社在我場成立市旅行社協會,請市電視臺拍專題片,在《日報》、《東晚報》、《日報》和一些報刊雜志上寫文章介紹。通過發展,現在環湖兩場三村年接待垂釣、度假、觀光4萬人次,創旅游收入800多萬元,在旅游旺季,一天接待外來游客2000多人次。
三、依托市場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
養殖場臨江近城,交通便利,市場條件好。我們依托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和便利的市場優勢,大力發展三大特色農產品種植帶。一是以連片3000畝黃金瓜種植帶,主要種植韓國"王甜王"系列品種和"中甜"一號黃金瓜,去年產量過1000萬斤,產值過600萬元。二是為重點的沿周邊村組優質菱、藕種植帶,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2000多萬斤,產值1000多萬元。三是以為重點的丘陵崗地地膜花生和雙低油菜種植帶,種植面積3500畝,產鮮花生80萬斤,雙低油菜籽120萬斤,產值200多萬元。現在,菱藕銷往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黃金瓜打入了江西、州、武漢等大中市場,地膜花生已成為市民不可缺少的綠色食品。
四、依托特色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兩專"經濟
一是依托菱、藕產業優勢,組建菱、專業社。菱藕專業社自年成立以來,網絡社員120戶,帶動農戶260多戶,專業社多次組織到、、等省了解市場行情,洽談加工項目,并向廣大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和貸款支持,全場40%菱藕產量由專業社銷售,農戶每斤產量提高0.05元,每年直接受益30多萬元。
二是依托水產品養殖和垂釣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水產專業村。水產專業村村有農戶207戶、857人,現有耕地52畝、魚池591畝,他們不僅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還把養魚與垂釣、唱戲、賽龍舟、美食結合起來,吸引城里人,不斷提高檔次,形成特色和規模。該村專業大戶還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到村外、到外地承包魚池800多畝,比本村水面還多出100多畝。目前,該村水產業收入達171萬元,占總收入的96.6%;從事養殖業的勞力296人,占總勞力的62%;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元,其中僅垂釣旅游收入占一半左右。
圍繞發展特色產業,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轉變機關作風,強化工作責任。作風決定成敗。場黨委對班子成員的考核實行與產業掛鉤,采取比照評議法,比照上一年度有明顯成績的給予表揚,優先評先;較上一年度出現退步的予以批評警告,或換離工作崗位。年初制訂工作目標,平時加強督辦檢查,每月召開一次督辦會,每半年搞一次拉練檢查,排位次,發通報,年終檢查評比。過硬的獎罰促使全場干部深入一線,與農戶、大戶商討發展計謀,不少的基層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全場有5名村支書、8名村支委成為產業帶頭人,100多名黨員和老干部成為雙帶標兵。
二是轉變工作方法,發揮大場大戶示范效應。全場發展專業大戶186戶,占農戶總數10.5%,這些大戶中黨員干部占一半以上。場黨委一直注重培植專業大戶,從政治上關懷他們,從資金上扶持他們,在每年年初的集訓會上給專業大戶發獎,在"七一"黨員大會上重獎黨員專業大戶,另外場部出面爭取金融部門每年向大戶發放貸款100多萬元。村垂釣大戶胡修元,在0.8畝魚池上發展垂釣業,年收入6萬多元,我們除了在全場組織學習外,還在報紙上宣傳他的事跡,擴大知名度。村青年郭世民有過硬的水產養殖技術,他大膽承包農場魚池,我們優先發展他入黨,他被選為水產隊長,帶動不少養殖戶擴大生產。
三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我們充分認識到要提高產業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增產增收,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依靠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加產品科技附加值。幾年來,我們先后引進回魚、美國回魚、淡水白鯧、等水產新品種個,更新換代了日本"金太郎"、韓國"王甜王"、"中甜一號"等黃金瓜種植品種及優質雜交稻、雙低雜交油菜,雙抗雜交棉,優質菱、藕等種植新品種個。同時,大力引進先進種養技術,先后應用魚、豬、禽、沼配套養殖、80:20高產高效養殖、配方飼料程控投餌、測水養殖、魚蟹混養、活魚運輸、超聲波趕技術等先進技術項。
四是轉變服務方式,提升配套服務功能。在抓好技術、信息、資金、銷售服務的同時,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打造品牌上大做文章。在道路基礎建設方面,針對、高湖道路泥濘難行這一瓶頸制約,我們舉全場之力,前年完成了全場32.7公里道路路基建設,去年硬化路面6公里,今年計劃硬化路面8公里,明年全場基本上能完成通村公路硬化任務。在苗種繁殖設施建設方面,我們爭取國家項目投資120萬元建起了東南最大的特種水產苗種繁育設施,可年產魚苗2億尾,提供優良魚種200萬公斤,可滿足我場及周邊縣市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苗種需求。在防洪保安工程建設方面,為使我場特色經濟板塊旱澇保收,去年全場更新泵站機電設備8臺套,改造排水大閘2座,完成生產電網改造和魚池堤埂加固工程。特別是在精品名牌建設方面,我們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茅山大閘蟹"商標,在農業部認定了養殖場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了草魚、鳙魚等鮮魚產品,認證了菱、藕無公害產品。目前正在申報認證黃金瓜無公害產品。這些名牌產品的認證,為農產品的銷售創造了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