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作為一名在社區工作崗位上已工作多年工作者,我認為是建設一個健康的、成熟的、安全的、和諧的、居民滿意和幸福社區;社區的重點工作是把社區與政府、企業、社會、生態、居民、環境等,推進到一種良性互動和相互協調健康的發展的模式。
一、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基本內涵
社區管理可以用“人本、互助、自主”六個字來概括。“人本”,即以社區居民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就是時時處處要以人為中心,把滿足人的需要、增進人的和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區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屬點?!盎ブ保慈穗H間的相互關愛、合作與幫助,就是要大力倡導以互利互惠、奉獻愛心為行為價值取向,把促進社區人際和諧和人際文明,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作為社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自主”,就是要努力創造條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培養、支持和鼓勵社區的每個參與個體以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各項民主權利為依據,積極參與社區生活、社區服務和社區管理。
二、社區管理服務目標與內容
社區服務與管理目標與內容主要包括:社區服務組織與管理、社區便民利民服務、就業服務、社會保障服務、社區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社區環境整治、社區環境衛生、社區綠化、社區離退休人員服務、社區特色與創新、社區廉政文化建設、社區安全與穩定、社區居家養老、居家養殘、創建學習型社區、打造平安社區、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切實控制“”等邪教組織活動、建立地區性社會援助中心、建立信訪調解體制、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開展心理保健、提高社區居民幸福感滿意度等等。
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管理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親民愛民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工作者隊伍的建設,要求社區服務工作者堅持走知識化、專業化、年青化的發展道路,堅持走向社會公開選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的道路,堅持從大中專畢業生、轉退伍軍人、企事業單位中選拔熱愛社區工作的優秀人才。
二要建立社區工作者考核激機制。要將社區各條口管理與服務指標分配到人、責任到人、做到制度建立到位、考核內容到崗、兌現獎勵到位,每月對各條口、各工作者要制定工作計劃、工作目標。對工作怠工,服務意識差的社區工作者,實行輪崗,對二次以上不能勝任工作采取待崗淘汰制。而社區主要負責人既要主管全面工作,而且還直接分管條口工作,并且是多項工作第一責任人,經常加班加點,擔負的壓力較大,但所得與單項條口社區工作者差距較少,建議應增加補助或績效工資。
三要學會運用正確的工作思路與方法。社區工作者要學會從繁雜的工作中抓重點,在工作方法上要像彈鋼琴一樣區別輕重緩急,對重點工作要狠、準、快,對完成的重要事情要堅持長效管理、落實責任人跟蹤管理,防止走“一上、二松、三垮、四重來”的老路。對居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如居住環境問題、社區安全問題、社區中下崗人員再就業問題、弱勢群體救助、社區老人活動場所少等民生問題一定要優先考慮解決。
四要調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為搞好社區管理服務提供基礎保證。據調研,目前社區黨組織、社區工作者、相關部門對社區管理服務工作的熱情是高漲的,但是居民的廣泛參與度較低,如果沒有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不會真正得到提升。正確引導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管理,引導社區居民正確認識到同一社區居民有其共同的利益,都希望所居住的社區安全、環境美、和諧,血緣關系是家庭關系的紐帶、而地緣關系和由此產生的利益關系是社區關系的紐帶,社區居委會要牽頭在社區多做各類廣泛宣傳活動,增強居民對社區歸屬感、認同感,使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五要積極發展社區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動員激發廣大社區居民和社區成員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積極與各大、中學校聯系,組織建立大學生、中學生參與社區義務勞動的社區基地,走出一條志愿者義務服務與民辦非贏利機構專業化、產業化服務相結合的社區建設新路子。認真調動發揮各社區的老年居民作用,據調研在區很多社區的離退休的老年居民都從事過管理、教學、服務等工作,有大量的管理、教學與服務經驗,而且這些老同志政治素養較高,如何調動他們在社區老有所為、老有所用,提升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管理與社區建設的熱情是提高社區建設水平的一條捷徑,同時也使老人們切身感受到他們需要社區,社區更需要他們。
六要抓住當前社區工作的重點,提高居民的滿意度。社區居委會一定要堅持從社區環境入手,從社區安全入手,從社區美譽度建設入手,從社區居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從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入手開展工作,特別要切實解決“車難停、路不平、燈不明、溝不通”問題,創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備、生活便利的生活環境,促進人居環境和諧,讓有困難的人得到幫助,讓老百姓得到實惠,不斷提高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和認同感。要不斷理順社區關系、創新社區管理運行機制,創造一個社區管理良好的社會環境,其重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正確處理城市基層政府與社區居委會關系,城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結合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方式,把工作重點放在履行指導和帶動社區工作的職能上,當前應解決簡政放權、重心下移、費隨事轉等問題。二是要正確處理依法辦事與社區自治的關系,社區居委會擬定任何規章,辦理任何事情不僅要體現社區居民的意愿,而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三是正確處理社區內部關系,一個小小社區就是一個小小社會,不僅有居民,而且還有物業管理機構和業主委員會等各種服務組織,以及駐區各個成員單位。社區居委會需要協調處理各種關系。如協調處理好這些關系,社區居委會管理工作就能如魚得水,應付自如。
七要不斷建立社區管理服務信息網絡體系。現在網絡已進入千家萬戶,社區中相當一部份居民無論工作和生活都已離不開網絡,社區居委會應牽頭在網上建立各社區論壇,通過網上論壇更快地了解各社區居民尤其年青的居民所需、所想、所思、所困、所惑。通過社區論壇把本社區居委會、物業、居民建立成三位一體的溝通平臺。
社區居民委員會是最基層的社區自治組織,要同廣大社區居民一起,當好和諧社區建設的執行者。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是一項長期工程,有一個具體、明確而且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工作目標。社區管理與服務必須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做好居民關心的“里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