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殘疾工作者個人事跡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堅持政府主導地位,積極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祿勸是集民族、貧困、山區為一體的農業大縣,面對財困民窮的縣情,面對12000多名殘疾人的呼聲與需求,畢惠菊同志始終堅持殘疾人事業的政府主導地位,積極主動向縣委、政府領導多作匯報和請示,加強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各級領導重視、關心和支持祿勸殘疾人事業。在畢惠菊同志的積極呼吁下,縣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殘疾人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縣政府殘工委機構健全,成員單位分工明確,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殘疾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縣黨政領導心系貧困殘疾群眾,在各種助殘活動中親自帶隊走訪慰問殘疾人。縣殘聯先后組織開展了全縣殘疾人基本情況普查、殘疾人抽樣調查工作,做到數據清、情況明。殘聯“四位一體”機構健全,制度規范,“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得到全面履行。年縣政府出臺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殘(來自公文有約)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5年來,全縣共積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734000元,為我縣殘疾人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資金保障。“十五”期間,省市領導多次深入我縣慰問貧困殘疾人,祿勸各級各部門也多次深入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慰問,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慰問殘疾人75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和物資折合人民幣共981300余元。多年來,畢惠菊同志全心全意為殘疾人事業服務的決心和信息和行動感染著每一個人,關心弱勢群體、做好殘疾人公仆和貼心人的愛心感動著每一個人,工作成績得到了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二、認真組織調查研究工作,明確工作目標任務
根據市殘聯有關文件精神,年,畢惠菊同志組織開展了全縣殘疾人調查。調查顯示,祿勸有在冊的各類殘疾人12054人,肢殘3032人,視力殘疾2643人,聽力殘疾1216人,言語殘疾225人,智力殘疾1358人,精神殘疾402人,綜合殘疾1636人,其它殘疾1842人。殘疾人中大學本科4人,大專11人,中專65人,高中152人,初中1098人,小學5254人,殘疾人中貧困殘疾人11411人,其中絕對貧困7917人,相對貧困3494人。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年8月至年5月,畢惠菊同志親自掛帥擔任調查隊隊長,深入實地組織開展祿勸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工作,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圓滿完成了全縣8個調查小區930戶3398人的現場入戶調查工作,以及表格的檢查、審核、匯總、整理及裝訂,并通過了省市檢查驗收,向抽樣調查中定性的殘疾人發放了311個“愛心包”。通過各項調查摸底工作的深入開展,畢惠菊同志對全縣殘疾人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制訂各項殘疾人工作方案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的目標任務。
三、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確保殘疾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殘疾人康復工作成效顯著。畢惠菊同志始終把康復工作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組織實施“視覺第一中國行動”、“普及型假肢裝配”等重點項目,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在中殘聯及省、市聯的關心支持下,在屏山鎮衛生院成立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殘疾人聯合會眼疾康復中心,使白內障患者可以隨到隨做,節省了患者往返的車旅費,減輕了群眾負擔。“十五”期間,共完成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手術1074例,低視力配鏡31幅,肢體矯治9例,聾兒語訓20人,聾兒家長培訓15人,免費驗配助聽器48臺,實施唇腭裂免費縫合整容手術16例,安裝大腿假肢5肢,普及型小腿假肢26肢,發放輪椅19臺,手搖三輪車5臺,拐杖36副,盲杖30根,助聽器電子384粒。年在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竣工后,接收了中殘聯配置的殘疾人康復器材并進行了安裝調試。保質保量完成了“十五”各項康復任務。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4770冊,殘疾人法律維權案件49件。根據省市委、政府關于為年昆明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籌集資金的有關精神,祿勸積極組織“愛心永恒”郵冊的義購認捐工作。截止于年11月底,祿勸的“愛心永恒”郵冊義購認捐工作已完成總量的95%。
(二)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扎實有效。畢菊惠同志把殘疾人扶貧解困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將殘疾人溫飽問題納入扶貧、救濟工作全局,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在工作中堅持物質幫扶與思想幫扶相結合、“輸血”幫扶與“造血”幫扶相結合的方式,切實為殘疾人解決難題。年,通過畢惠菊同志多方積極爭取,從縣財政、縣扶貧辦、縣農行爭取到小額貸款10萬元,依托鄉(鎮)扶貧專干,對云龍、屏山兩個鄉(鎮)80戶可扶持殘疾戶進行了扶持;年為烏蒙鄉的特貧困殘疾人新建了35座沼氣灶,為他們解決了燒柴難和照明難的問題。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在畢惠菊同志的親自組織協調下,取得顯著成效,有3503人(次)殘疾人納入農村特貧困救濟、救助資金630660余元,1607人(次)納入五保定救、救助資金907560余元,享受臨時救濟的有17531人(次)、救助資金805159余元,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有125人(次)、救濟資金90余萬元,救濟大米1000余噸、救助殘疾人85000人(次),棉被4000余床4000余人(次),衣服6000余套6000余人(次)。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統一部署,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高職人員年捐資600元,科級干部和中職人員年捐資400元,一般干部職工年捐資200元,用于扶貧特困戶及殘疾人戶,“十五”期間,全縣共有11000余殘疾人(次)及其家庭受到幫扶。切實加強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年,縣殘聯與人類家園合作,為崇德香海庵麻風村的32戶村民新建了房屋32間,戶均投入資金3000元。年底全縣殘疾人住房困難戶調查結果顯示,12054名殘疾人中貧困殘疾人11411人(戶),占殘疾人總數的94%。貧困殘疾人中住房困難戶2178戶,危房戶1997戶、無房戶102戶、茅草房戶8戶、杈杈房戶14戶、木欏房戶54戶、住山洞3戶。這些數字深深震憾了畢惠菊同志,她決心把幫助殘疾人改善住房條件作為殘聯為民辦的一件重要實事來抓,年,組織實施完成20戶殘疾人危房改造試點,戶均投入資金5000元;年改造31戶,戶均投入資金6500元;年改造40戶,戶均投入資金8000元。三年共完成殘疾人危房改造91戶,總投資621500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196500元,覆蓋面遍及全縣每個鄉鎮。
(三)殘疾人就業工作穩步推進。為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畢惠菊同志找領導、跑機關、跑部門、跑企業,多方奔走,千方百計積極爭取適合殘疾人就位的崗位,盡心盡責,全力以赴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十五”期間全縣在機關事業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12人,向昆明等地輸送殘疾人就業83人,殘疾人實用職業技能培訓6642人(次),聾啞人實用技術培訓17人,盲人按摩培訓40人。送昆明市盲啞學校讀小學的盲啞兒童10人。
(四)殘疾人教育狀況明顯改善。《云南省殘疾人優待規定》出臺以后,畢惠菊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認真學習領會規定精神,及時組織單位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規定精神,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和鄉鎮殘聯專干,翻山越嶺,進村入戶開展殘疾人教育狀況摸底調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把殘疾人教育工作列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明顯提高,隨班就讀的學生在逐年增加,殘疾學生受助面在逐步擴大,減免費用和補助資金力度在逐年加大。“十五”期間,全縣有殘疾在校學生及殘疾人子女共687人(次),入學率88.17%;教育部門減免學費、雜費等學習費用近100余萬元,受益學生1900余人(次),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資助考取大中專院校的殘疾學生及參與大中專院校正規職業培訓的學生共54人,資助金額83400元。“春雨助學”、“集善嘉年華”和“盲童入學”等項目資助殘疾學生117名,資助款50250元。
(五)宣傳文體工作得到發展。作為一名女性,畢惠菊同志對文體工作有著特有的愛好和專長。這給她開展殘疾人文體宣傳工作帶來很大好處,可以說是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她有一個夢想和目標,就是要讓全縣每一位殘疾人在解決生活上的同時,也能與健康人一樣得到文體體育生活帶來的充實和樂趣,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讓他們充分共享美好生活。年1月20日,畢惠菊同志陪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高德麟同志前往海埂體育訓練基地看望慰問了在昆備戰年昆明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的祿勸籍運動員張錦靚、楊春宏和包興偉,這僅僅是畢惠菊同志多年來親自抓殘疾人文體工作的一個縮影。在畢惠菊同志的積極努力下,“十五”期間,全縣殘疾人文化體育工作得到跨越式發展。推薦參加省級書法藝術比賽的殘疾人作品中,一幅獲得三等獎,一幅獲得優秀獎;年4月,聾啞殘疾人張錦靚在全國天津聾人田徑賽上獲2枚金牌、1枚銀牌;年5月在云南省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3枚金牌1枚銀牌;年9月在南京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3枚銀牌1枚銅牌;年4月殘疾人運動員張錦靚、楊春宏、楊云坤、包興偉、虎華、李順軍等在云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8枚金牌,4枚銀牌,3枚銅牌;入選國家田徑隊的殘疾人運動員張錦靚,年在廣州參加全國聾人田徑錦標賽,獲得1枚銀牌;入選國家盲人門球隊的楊春宏,在年3月蘭州參加全國盲人門球錦標賽中獲得1枚銅牌,11月代表國家隊到馬來西亞參加第九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在盲人門球比賽中獲得男子組金牌;入選云南省自行車隊的包興偉,年在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自行車男子場地4km個人追逐賽lc1級比賽中獲第六名。年12月6日,我縣向云南省殘疾人藝術團輸送了2名殘疾人藝術人才。
(六)殘疾人農村合作醫療事業得到發展。面對大多殘疾人因病至貧、因病反貧的困境,縣殘聯理事長畢惠菊同志緊緊抓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廣契機,積極配合縣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開展殘疾人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組織開展全縣持有《殘疾人證》的殘疾人進行統計、匯總,及時把持證的4470名殘疾人有關數據資料提供給農合辦,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列支84200元為殘疾人交納個人應交的人均10元的醫保資金。
(七)積極多方爭取資金,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中央、省、市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祿勸實際,在縣殘聯理事長畢惠菊同志的積極努力爭取下,占地面積1712.10平方米,主體工程建筑面積1432.96平方米,投資1286245.37元的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于年9月1日開工建設。期間,李漢柏副省長三次來到祿勸,就祿勸的殘疾人工作和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并充分肯定了祿勸的殘疾人工作。為了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順利建設,從報批立項到規劃選址,從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為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每一個環節畢惠菊同志都必須親自去辦理,她已記不清跑了多少回昆明,記不請跑了多少回縣級有關部門,記不清付出了多少的操勞和汗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畢惠菊同志的艱苦努力下,工程于年10月21日竣工驗收,年5月3日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落成,大改善了殘疾人工作的基礎設施條件,也必將有力推動全縣殘疾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殘疾人事業方興未艾,任重道遠,在今后的工作中,畢惠菊同志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市殘聯的要求,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開創全縣殘疾人工作新局面,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為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平安祿勸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