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安全防備論文:高校安全防備與安全教學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簡大為單位: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吉林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安全問題
因為學習壓力大、適應環境能力弱、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和戀愛關系、家庭背景、自身身體缺陷等原因,一些大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積壓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和疏導的時,就可能會引發出走、自殘、自殺、傷害他人等過激行為。同時,因為經濟貧困、長相不好、學習成績差,甚至受色情、暴力、恐怖游戲、小說、電影等因素,也會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甚至是變態心理,影響極大的馬加爵事件就是極具典型的因心理疾病而引發的犯罪。
(二)大學生犯罪方面的問題
國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培養大學生,是國家力量后備軍和先鋒隊伍,而大學生這種高智商犯罪,不僅危害社會,更直接危害到校園的安全環境。近幾年,大學生犯罪比例不斷上升,帶來的危害及影響也不斷加大,盜竊、搶劫、詐騙、非法傳銷、網絡傳播反動言論、甚至故意傷害等如此廣泛性,實則令人堪憂。
(三)對金錢物質產生極大的欲望而產生的問題
近年,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一些學生追崇買高檔電子產品及名牌服裝,出入娛樂場所,對金錢、物質的欲望比以往更強。如今,貧困生的問題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令人關注的問題之一。由于家庭經濟困難,一些同學覺得自卑,害怕別人瞧不起,不能很好融入到同學當中,因而產生忌妒、抱怨父母及社會的心理,甚至加入到犯罪團伙或敵對勢力當中,給他人、社會乃至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解決高校校園安全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規范安全行為
國家實現以科學技術為發展方向,必須以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前提;國家實現安全發展,必須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和素質。所謂安全意識,簡單講就是人們應具有的安全“知識”和“行為”,高校校園安全環境的改善,首先依賴于全社會安全狀況的改善及全民安全意識和素質的提高。
(二)推進校園安全法規建設,加強對校園安全的監管
我國校園安全法律制度建設時間短,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所以校園安全要明確主要負責人,加強校園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提高師生的法律意識,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三)加強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確保師生教學和學習的前提,是營造校園安全環境的實質要求。校園安全文化外在表現形式主要有: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設施、救災防災專兼職隊伍等。高校應開展動態以安全為主題的科技學術講座、安全演練活動等;同時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形成以人為本、注重人全面發展的精神文化追求氛圍。
結論
1)高校校園安全是國家全局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校園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迫切需要國家乃至政府部門的關注和解決,以建立起一個有利于學生安全、健康成長的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2)高校校園安全問題的解決,首先依賴于全民安全意識和素質的提高,其本質即道德素養的建設。而社會、學校、家庭都應各自承擔起安全、道德素質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工作,這些都離不開法律制度的建設、規范和完善。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高校校園環境的安全問題,必須將德治與法治相結合。
3)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這既是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種安全保證措施,也是為國家培養較高安全素質人才戰略行動。因此,高校校園安全文化應培養學生熱愛生命、關注安全、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價值觀,形成校園的安全與穩定,真正的做到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