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級管理與時俱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形勢,新管理
目前,教育改革浪潮正席卷著全世界,很多西方工業化國家正在踏踏實實地進行教育改革,政府和教育部門都努力尊重人們的意愿,改變現行教育中不合時、不合理的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步伐、社會信息化的日益提高,我國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于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了實驗,現已在全國范圍內推進。響應時代精神,響應新課程標準人才培養目標,班級管理應與時俱進。班級是學校的細胞,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部分地反映了整個學校管理的質量,也決定了學生能否健康、快樂地獲得發展。而班級管理不應該是老師的包辦代替,而是學生民主化、自主化管理的具體表現。
隨著網絡出現,互聯網的形成,班級管理與時俱進更顯刻不容緩。據統計,1997年,美國在互聯網上的輸入輸出信息流量中,占全球流量的85%以上,他們正利用這種網絡優勢傾銷他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而我國,據調查發現,學生的心理素質、動手能力,處理、評價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均呈下降趨勢,未成人學生犯罪率越年上升,封閉、落后、傳統、單向的管理方案已不適應學生的發展。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班級管理是基礎,小學生是非辨別能力弱,更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響,因此班級管理更顯重要。
二、更新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審視目前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在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思想的影響下,基本上未能擺脫班主任、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體表現為:缺乏民主,班級的事情一切都有教師說了算,學生僅僅作為被管理者;管理機制成人化、僵化,很少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作用和需要;班級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正常秩序,嚴重忽視學生發展的需要。因而,班集體缺乏個性和活力,學生在班級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自主性和創造性受到壓抑,個性被扭曲。小學階段,正是學生主體性發展和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個性一旦扭曲,缺乏主動精神,那么對其今后的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和成才等都可能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目前公布的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中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應該倡導和形成與創建世界最大學習型社會相一致的教育觀念:“建設學習之邦”、倡導“教育關懷”、堅持“以人為本”、提升“教育品質”。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觀:“我們的教育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要服從、服務于人的全面健康發展。”它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班集體自我管理創新,首先要在觀念上有所創新。作為班級管理者──班主任,就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信息素養,明確教育是手段、管理是方式、尊重和發展心靈的質量是教育的目的。管理者要從管理“專制”走向民主平等,從封閉管理走向個性開放,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班主任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關心學生、關愛學生。在重建管理制度、依法治教、制訂班級行為目標、班規以及對學生的個人管理教育上,要考慮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思想感情、心理特征、自身責權及身心發展等,真正做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種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三、促進內化,建立和諧自主管理模式
有的班主任為學生籌劃一切,包辦代替,看是事事關心,實際上是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生只有受其支配而無權主動思維和行動,因此無法充分發現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樣也使得學生一旦離開班主任便無所作為,而班主任也會因此疲憊不堪,且吃力不討好?!敖淌菫榱瞬唤獭?,“管是為了不管”,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實驗中,曾動情地呼喚:“……把班級還給學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卑寻嗉夁€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正是班級管理與時俱進的一大體現。學生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奥犜挕?、“循規蹈矩”、“白癡天才”已不是時代要求的人才觀。那么,如何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呢?就本人在小學畢業班長期擔任班主任的實踐摸索經驗來說,有如下幾方面的內容與大家共同切磋交流。
首先,應加強道德建設,讓學生內化自己。在管理中,班主任要與時俱進以學生為本,強化管理措施,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使學生獲得一種道德判斷,從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逐步從他律走向自律,發展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強化道德習慣,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體現個性,增強自信。魯道夫史代納認為:“教育的兩個基本因素是人和社會,只有通過教育,進行個人改造和自我修煉,最終才能達到社會改革的目的?!狈e極創設有利情景,如主題班會(多與時事相聯系,如SARS與我、網絡道德、臺灣的認識……)、謎語競猜、詩歌朗讀等,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杜威認為:“教育要陶治其真、善、美等方面的情感和情操,提升其道德實踐水平,協助建立完全的主體概念,使學生成為勞作的、文化的道德主體?!?/p>
其次,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杜威曾說:“給兒童以自由,使他們在力所能及和別人所允許的范圍內,去發現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這樣他就不至于枉費時間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于能做的事情了。兒童的體力和好奇心能夠被引導到積極的道路上去,教師將發現,學生的自發性、活潑性,有助于教學,而不像在強迫制度下那樣成為要被抑制的東西?!惫拾嘀魅尉鸵l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管理班級的氛圍,讓他們人人能動地、自主地、積極地參與管理,并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
1、集思廣智,制訂“班規”
由班內學生自由討論,確定大家一致接受的并對建設優秀班集體有利的班規。包括生活紀律和學習紀律兩方面,并制訂自己改正、小組幫助、共同督促、老師教育等不同處理方法。班規為學生自己制訂,也就更易為他們所接受。
2、班干部民主選舉
給每個孩子當“干部”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機會,得到健全發展。每學期開學初,我向全班公布干部職數,由學生自主報名,寫競選材料,舉行演講會,學生投票、唱票,最后公布,任期1-2個月,到期重選。班內其它干部,如小組長、紅領巾值勤崗、課代表等輪流擔任,一般一周一換。這樣人人都有當干部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當干部就是為大家服務,同時對“雙差”生也是一個有效的教育手段。
3、班級活動民主自主化
班級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使整個班集體充滿活力、凝聚力。在班級里,每項活動(如象棋大賽、跳棋大賽、跳蠅比賽、詩歌朗誦、籃球、排球、乒乓球賽等)事先都征求學生的意見,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材料準備,以及邀請誰當評委都由學生決定。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集體的主人。在每一項活動中,他們都興高采烈,而班主任則成了一名普通的參與者。
4、班級中民主評優選模
評優選模是班級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擯棄了以往老師指定、一?。ǔ煽兒茫┱诎俪蟮淖龇?,采取人人推薦候選人,推選人要寫(說)出被推薦人
一、二個優點或先進的事例一兩件。然后,按照得票多少確定候選人名單,并將其事跡在班內公示。最后,全班同學投票,從中選出優秀者。這樣,讓被選者理直氣壯,落選者心服口服。大家自主推薦出的先進,其榜樣的影響力、輻射力會更大。
5、營造民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氛圍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老師的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做錯便做錯了,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主動地接受學生提出的意見,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謹記民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應從我做起。學生看在眼里學在心里,自然而然便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膽量”更大,在心理產生一種思維優勢:老師的不足,我都敢說,何況同班同學呢?以后,當班級的其它同學出現了錯誤,他們也都能大膽地指出并批評;學生自己也能大膽承認并改正。這樣寬松的、和諧的氣氛培養了孩子們誠實守信的品質,敢于堅持想法的自信心。
6、開展班級形象工程建設
學生置身于班級之中,班級形象工程建設既是學生集體意識的表現,又是發揮學生主體創造性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主體性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應重視班級形象和文化環境建設,可引導學生根據班級實際,自行設計,充分發揮,體現個性。開展班級“小能人”展示區,“龍虎榜”學習競爭欄,“自我介紹毛遂自薦”欄,“班級吉尼斯”大全;自行設計電腦打字、排版、繪畫完成的描寫班級學習生活的《我們這一班》;“我們的班級”繪畫作品展、優秀作文、名言名句宣傳欄等。所有這些班級文化建設,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而且增強了集體的自豪感,強化了集體的自主意識。
四、創新評價體系,引入競爭合作機制
追求一個如所說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理想集體境界。在班級管理中,就需要建立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全面發展”不等于“全優發展”,它是指從全方位的角度,評價學生各個方面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狀況,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從過分注重學生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擁有自信,實現個人價值。
評價主體應從單一走向多元,即從以老師評價為主,走向即有教師參與、更有學生參與、家長參與、學生個人自評。這樣學生在新型評價中既學會了觀察自己,認識自己,又了解別的學生的情況。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故班級管理中應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競爭。如可以通過期末述職考評、末位淘汰等方法,使每個參與管理的學生有一種危機感,使他們知難而上,不斷提高工作質量。而要使班級和諧,就應在管理中使學生能合作起來,團結起來,實現對話平等,促進人際人往。
總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學校管理是一個不斷實踐和發展的過程,作為學校管理的基礎──班級管理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