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悄悄教育的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沉默是金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這是說過的話。在工作中,我們遇到的是各式各樣的學生,成績差的、性格孤的、很要面子的、喜歡聽好話的等等。我們要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見招拆招。在不一樣的學生面前,我們要不停地“切換”,努力做到游刃有余。有時候我們要滔滔不絕,有時候我們要沉默不語。筆者現在所帶的班級有個叫楊斌的男孩。他長得很眉清目秀,看上去很成熟穩重,卻是很令筆者頭疼:寢室里不搞衛生,不按時就寢,常讓小同學幫忙洗衣物;教室里課堂上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作業不肯做,還極易與同學、老師發生矛盾,幾乎天天違反紀律。開始時,筆者對他除了說教,就是處罰,甚至懲罰,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錯了(作業不做,與語文老師起沖突),筆者將他叫進辦公室,但他就是那樣不在乎地等待筆者的批評。筆者清楚,在以前的交鋒中,什么大道理小道理他比教師還懂,而且還會說服筆者。這次筆者決定來個“無聲對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筆者依舊只看著他,沒說教也沒批評。慢慢地筆者發現,他竟然有了變化,從剛才的滿不在乎,現在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抬頭瞟一下。筆者知道,他在窺測老師的內心,但筆者還是很平靜地看著他的臉,就好像在欣賞一幅畫。他的頭越發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筆者打破了沉默:“這里有本多余的語文練習冊,你拿走吧。”他抬起頭驚訝地望著筆者。“你可以走了。”筆者重復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當天晚自修課他把前天的作業補上了,而且接下來好幾天的作業也都按時完成了。在師生溝通中,班主任老師的適時沉默會體現出一種自信心和力量感。因為沉默能迫使學生說話,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出解釋或向老師道歉。因為缺乏自信,心虛的人往往害怕沉默,要靠喋喋不休的講話來掩飾內心的忐忑不安。因為教師的沉默,學生會對自己的行為自我進行反省,檢查自己的過錯,領悟老師無聲語言的暗示,可以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二、在學生面前流淚——心靈感化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有情緒沖動,不夠理智的時候,甚至會做出一些傻事。當老師發現某種情況時,不要輕易動怒,避免過激的行為傷害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是要盡量保持冷靜,要有用語言和行動去悄悄感化。我們的學生都是很有思想的,他們也是挺懂事的。有一次,筆者的心情很差,班級女生之間又發生了矛盾;再過兩天要跑操考核了;兒子身體又不是很好,不能去上學;老公所帶的高三學生要高考了……總之生活上、工作上的壓力忽然集中在了一起。終于在課堂上筆者“爆發”了。學生對筆者的大發雷霆無動于衷,甚至嗤之以鼻。激情表演一點效果也沒有。第三天在得知跑操考核的結果時,筆者激動不已,沖進教室首先向同學們鞠了一個躬。然后向同學們吐露了心聲,并為前幾天無過發火深深地道了歉。“非常感謝同學們的努力,你們的跑操成績相當的出色,是年級第二名,老師真的很激動也很感動。”說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同學們有的遞上了餐巾紙,有的沉默了,有的眼中閃著淚光。不知哪位同學帶頭鼓了掌,嘩的一下,全班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的心都被掌聲震動了,我們的心靈在洗滌在感化。正當此時,筆者拿出了準備好的棒冰:“我相信同學們今后會做得更好,請你們也相信老師。”沒想到,當天晚自修出奇的安靜,課間有不少同學給筆者來了短信,其中有一條是說:倪小龍同學帶頭和解了兩個女生寢室間的矛盾。雙方還簽下了保證書,要讓老師作為鑒證人。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用欣賞的眼光關注你的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一起取得共同的進步。
三、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借力發力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學會借助一切可以使用的資源。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筆者充分利用墻面“汗水凝香徑”“歡樂伴我行”“風采展示臺”,把一些優秀的作業、作品、好人好事、星級明星等張貼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評比,去競爭,以實現教育的魅力。同時和各科教師商量好,如有作業不做的或做得不像樣的利用前面黑板的一角掛出名字;和生活委員說好,各寢室的衛生、紀律要及時反饋在顯眼的地方。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展示評比,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更加明確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并不斷內化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也從中體驗著收獲的快樂。這種自我教育是相當深刻的,是一般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俞美華同學,一個愛說愛笑,不太愛學習的女孩,但她酷愛畫畫,尤其是畫芙蓉花。一天,她又在同學的本子上亂涂亂畫,而且倆人發生了爭執,并有肢體沖突。筆者把她叫到辦公室后沒有數落她的一些缺點,而是準備把她的閃光點發揮出來為班級服務。于是,筆者拿了椅子讓她坐下,語氣委婉地說:“美華,我想讓你做兩個事情。第一,上午玩的色子借我,很有趣的,我想讓我兒子也玩玩;第二,我想請你幫忙。一直以來,我班的黑板報質量都不高,只拿過三等獎,我想把這事交由你來負責,還有教室也想再布置布置,你有什么好想法嗎?”聽到我的話,她當場表示不再買色子了,還保證一定“會讓老師滿意”。從此我班的黑板報質量上了一個臺階,教室里開滿了芙蓉花。這給了俞美華展示的平臺,讓她重塑了信心。
四、對學生不要太刻薄——遺忘該遺忘的
“忽視”教育,是一種淡化教育痕跡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種悄悄教育。對反復出現錯誤的學生,不再一味地批評他,更不揭他的短,而是故意“忽視”孩子錯誤的存在,只當作沒看見、沒聽到,讓它過去。這種做法既能對學生形成壓力,又可以使學生釋放壓力并轉化為動力,迸發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學生積極進取。教學中,常常有學生,會莫名其妙地讓你不高興:不由自主地說臟話,有意無意起惡意的挑釁,無輕無重違反學校常規。此時,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寬容、欣賞的心,那么,我們就會不開心,不快樂。蔣琦同學,白凈瘦弱,單調的表情中,我們總擔心會從他的嘴里冷不丁吐出一根傷人的暗器。有一天課間,筆者發現蔣琦的值日工作沒有做好,于是筆者批評了他,他不僅不承認錯誤,還挑釁:“我就是做不好,而且掃把都沒有了,叫我拿什么掃?”一時的語塞讓筆者馬上意識到僵持會使矛盾激化,還有可能引起學生的不滿。此時鈴響了,筆者“剎住車”,像什么也沒發生過一樣開始上課。回到辦公室,同事正在傳授健康秘籍:“我要活到120歲,我不跟你計較。”聽后,筆者在午飯過后,站在辦公室門口的走廊上,看見蔣琦從食堂走來之后,立即面帶微笑,清清嗓音,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親切,向蔣琦打了招呼,并招手示意他來一下。在蔣琦惶惑的眼神下,筆者遞給他一把新的掃把,一邊拉出凳子:“來,坐一下,我們好好談談值日工作以及教室的保潔。”筆者的話還沒有說完,他連忙說:“老師,我先去搞衛生吧。我明天一定自覺把教室衛生搞好,行嗎?”那一刻,我很幸福,因為我很快樂,為那一點似夜幕下小橘燈散發出來的亮光般微茫的成就感。第二天早自修前,蔣琦就已經做好了他的值日工作。羅西說:“不幸福是因為刻薄的人。”是的,刻薄者其實很可憐,損人不利己,煩人又自擾。而當我們對學生的錯誤少一點偏激狹隘,多一點“宅心仁厚”,然后優雅地微笑離開,那么,我們的內心將會溫潤圓滿、快樂安寧。
可見,采用“悄悄”教育,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有助于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真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同時,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要運用“悄悄”教育還要注意把好“度”。教師實行“悄悄教育”時,對孩子的評價要準確、實事求是,不可以任意縮小或夸大。只有這種尊重事實的客觀態度,才能讓孩子覺得教師值得信賴。否則,教師的聲音輕了,卻收不到實際的效果。此外,“悄悄教育”絕不是姑息、放縱,而是在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對犯錯誤的學生理解、尊重,從時間上、場合上、態度上、認識上寬容學生,讓學生有時間、有過程、有余地認識自我,進行自我教育。良藥不必苦口,忠言無需逆耳,削去帶刺的玫瑰更受青睞,有心無痕的“悄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
作者:俞玲珠單位:富陽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