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心理特征的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善于給學生“把脈”“、避實”?就虛是管理好班級的關鍵
要想建立好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老師要深入班級“明察暗訪”,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掌握班級的動態,給學生“把脈”,就虛避實就有它的獨到之處了。所謂避實就虛是根據平時“把脈”來制訂的一種獨特的管理措施。學生各有各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這對他們所能接受的客觀事物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心理特征的不同和個性差異的區別,必然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來干擾班級的正常運作,必然導致班級的不穩定。如班級出現隨意性和有組織的群體違紀紀律時,我是這樣做的。(1)避其鋒芒:對于心強氣傲、愛出風頭、自制力又不強的學生,切不可貿然行事,但這不是將就和任其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行為,而是掌握他們此時的心理動機。(2)尋找戰機:是從他們中間選擇個別易接受的“代表“人物。先暗地談心,給他一種安全感,作為制動手柄。(3)輕抑重揚:時機成熟,在公共場合對該生的過錯行為輕描淡寫地說一下,緊接著對他聽老師的話,易接受教育,有錯能改的優點重點給予肯定并大張旗鼓地表揚。此時,他的心理應是興奮的,坦然的,認識到做了錯事要受批評;知錯能改,多做好事能受表揚。這就迎合了他們的“愛表揚,喜高帽”的心理。那些做了錯事尚沒有改正的學生的“喜高”心理特征得不到滿足,便迫不及待地主動向我認錯,以求“心理平衡”。這樣,錯事也就少做,甚至不做了。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目的已經達到,班級的亂事現象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師尊、師卑必敗;師信、生尊必勝是管理班級的“靈丹妙藥”
“人非草木,誰能無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他們的“好動”實際是“自尊心理”的裸露,自尊心受損,便破罐子破摔,類事婁出,班級如散沙一盤,談何管理?這使得教師必須不斷地把自己從以往的管理模式中“改革”出來。也就是說,過去的教師至高無上(對學生而言),而學生必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管理方法已無立足之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尊關系,教師在管理中恪守信用,學生自我尊重,才是管理好班級的“靈丹妙藥”。如在處理學生“厭學好動”方面,我是這樣的———“巧減負,妙傳教”。因為學生既是教育管理中的主體,又是客體,不但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更重要的是減思想負擔。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教學過程和適量的作業,應該圍繞學生的需要而設計,已達到“樂學博學”之目的。學生聽厭了,在教學中往往出現:老師能給講個故事嗎?來段小說吧或者出個謎面吧等類的問題。此時,我把握尺度,沒有“死講”,只是說:同學們愛聽什么就有什么,什么時候聽什么時候都有。不過,咱們的某某任務、什么作業———還沒等我說完,他們就下了保證什么時候完成。時機成熟,隨變化行事。(看上去從某種程度上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可我沒有忘記“磨刀不誤砍柴功”。)過后,學生為滿足下次的心理需求,便都加倍努力,爭先恐后地完成各項任務,效果十分理想。何愁計劃完不成?何愁班級管理不好?所以說“,師尊、師卑必敗;師信、生尊必勝”。
另外,建立健全班級組織,充分利用“小助手”等,都是班級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總結,作為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班級實際情況,采取切合實際且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以求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作者:楊立娜單位:喀左縣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