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生班級管理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是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級管理工作應解決的重要問題。筆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對新形勢下班級管理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策略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目標實現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階段,而班主任又是高中生依賴的指引者、實現人生目標的管理者以及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者,高中階段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工作必須盡職盡責、并且具備一系列理論指導下的方法。在新課改積極實行以后,高中班主任也就成為了高中生學習與生活中全能型的引導者,并且是班級中每名學生關系的平衡者和協調者。筆者通過對自己多年的帶班經驗進行反思總結,分析了高中班主任應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一、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思想
新課程要求確立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旨在促進學生和諧、均衡、個性化發展。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學習的管理者,已經由教學中的主導角色轉向“平等中的引導”的角色。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師生關系將從傳統的“師道尊嚴”轉變為朋友關系。因此,班主任應重視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中心地位,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把學生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識積累、興趣愛好、家庭教養等不同特點且客觀上存在差異的人來對待,讓所有的學生都認識到在班級活動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從而形成一種真正民主、和諧和寬松的班級氛圍,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其開展自我教育
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創設有利于師生交往的互動、交流的教學關系。班主任應從班級管理入手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合作建構,是對知識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平等交流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作為班級管理者,班主任應把這種理念滲透到班級管理中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
三、用愛動其心,以慈導其行
自主教育不等于一味地放任自流,班主任還需要用愛心引導。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關愛。愛人者,人恒愛之。班主任只有心中充滿愛,關愛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才能讓學生愛戴,得到尊重和擁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才能真正在他們心底產生影響,也才能真正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但是,愛并不意味著毫無原則的遷就,對學生的行為要有正確的引導方式,對其錯誤行為要予以糾正,絕不姑息。
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捕捉教育契機激勵其上進
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在他們的身上,有許多有待挖掘的潛能,他們渴望尊重、理解、信任,更渴望得到激勵與賞識。因此,班主任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用悅納的心情贊許他們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要給予其充分的贊許和肯定,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以此來引導學生向著健康的方向前進。作為班主任要在適當的時候抓住契機,利用如愛心激勵、信任、尊重、幫助、賞識、評價激勵等手段激勵其上進。
五、堅持“無歧視原則”,重視處境不利的學生
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為了班上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班級管理者應堅持“無歧視原則”,重視處境不利的學生。由于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學習能力、交際能力、心理狀況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加之不科學、不公正的評價,在班級中有部分學生處于不利地位。關注處境不利的學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六、培育班級文化,打造團隊精神
培育班級文化,打造團隊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社會責任感,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存在著物質和精神上的多種需要,并且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但是作為人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這是文化層面的需求,優秀的班級文化可以塑造出優秀的學生。加強班級文化建設,重在抓好班風建設,因為精心培育的淳厚班風是對班級管理最隱蔽、最深層因素的充分顯示,是班級團隊精神和價值標準的集中體現。因而班主任絕不能只把班風當成是一種口號或形式,而是要精心打造,創造性地培育和建設,使其發揮持久而強有力的凝聚作用、向心作用。
七、實行科學的管理策略,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需要全體教師熱情參與,班主任更是要全心實踐。班主任練好“內功”是班級管理的先行條件,改變長期形成的應試教育觀念,采用新的教學管理策略,是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此外,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生存和競爭意識、參與和自主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八、構建民主型班級管理模式
首先,班主任要改變以往應試教育的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工作,培養和鍛煉其組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班主任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把一些班級中的具體事務交給學生來做,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最后,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提出整體要求時,應實行“粗放”管理,班主任親自處理的班級事務不宜太多、太細。這種“粗放”其實質就是科學民主的管理,讓學生自主成長。這樣就構建了一種民主型班級管理模式,民主型班級管理模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班級管理模式。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班主任及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必須對原有的班級管理理念進行改進和優化,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和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得到滿足。只要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班主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平等民主的原則,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和諧的班集體,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20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
[2]張輝.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改進措施——以人為本,尊重學生,推行自主式班級管理[J].教師,2010(3).
[3]魏兆和.基于“集體意識”的班級集體管理研究——以一個省級優良學風班管理為例[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11).
作者:高美顏 高衛國 單位:鄭州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