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通職校創業教育的缺陷與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教學的運行納入專業原有的教學計劃與課程框架內,在課堂教學中,在完成該專業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完成創業教育教學的要求,培養學生基于專業知識的創業素養。它能在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滲透進創業教育的內容,但是也存在缺陷:一是很難打破專業界限,實現知識的跨專業流動;二是對專業教學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挖掘所教課程中的創業教育因素,并積極引導學生。因而,專業教學人員有必要接受創業教育相關培訓。
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瓶頸
本次社會調查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同學及老師發放問卷,每個年級隨機選擇一個班級或年級大班。共回收有效問卷350份。此次調查是在2010年的5,6月份進行的,由于大三的學生在2010年上半年基本上都已不在學校,所以未能采集到這方面的數據。本次回收的350份問卷,其中女生47份,男生303份。
在4所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的教師中共發放了30份問卷,有效回收22份問卷。從研究目的出發,學生問卷內容主要由以下板塊構成:對創業教育的認知了解情況;對創業教育與軌道交通專業之間關聯度的認知了解;對就業及工作前景的把握;高職在校生的創業現狀;對創業知識獲取的調查。教師問卷的設計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情況;對創業教育與軌道交通專業之間關聯度的認知情況;教師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度;校方對創業教育的支持度等幾個方面。調查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瓶頸如下
其一,學校創業氛圍缺乏、創業文化基底薄弱。在所走訪的院校中,根據老師們的反映,只有近一成的院校非常重視創業教育,近四成的學校不重視。近八成的院校沒有給老師做過這方面的培訓,有六成多的院校偶爾聘請校外專家、學者、創業成功人及企業界人士,不定期地對學生創業活動進行指導。所有這些數據均顯示,高職生的創業教育尚未真正進入絕大多數高校決策者的日常工作視野,開展創業教育的氛圍尚未形成。傳統的教育觀念造成了大學生創業教育障礙,我們的傳統文化缺乏鼓勵個人創業冒尖的文化底蘊,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仍是許多大學生的首選。這也導致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文化不濃,創業教育發展較慢。
其二,優秀的軌道交通專業創業師資缺乏。據上文調查數據顯示,在對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困難因素程度比選項中,老師們把缺乏相關師資排在了第一位。調查顯示的現狀是,73%的軌道交通專業老師表示沒有創業經歷,沒有一位老師認為自己是創業教育方面的專業老師,調查中近八成的院校沒有給老師做過這方面的培訓。高職院要能擁有或者培養出幾位創業教師非常困難,這樣的老師要求的不僅是學識淵博,還需具備企業家精神。有學者指出,由于創業首先是一種態度或精神,對于傳授者的選擇則非常重要,許多學者并不能成為未來企業家的好榜樣。
其三,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創業教育實踐的一個障礙。依統計數據,在對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困難因素程度比選項中,老師們把缺少資金支持排在了第二位。緊接著是沒有實踐基地。請商界人士來做演講、講座、聘請常期上課或者舉辦其他活動,對當前許多并不寬裕的高職院校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其四,學生綜合素質欠缺。在我國,高職的學生可以說是屬高考中的失意者,優秀拔尖的生源被重點本科院校搶走,雖說分數不能說明一切,但是高職學生在整體上較之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會弱一些。在國外,創業教育最開始更類似于面向少數精英的教育。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同學在校期間都沒有創業經歷,有六成的學生認為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技能不適應創業的要求,多數學生因覺得條件不成熟而對自己的創業信心不足,當前的教育體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提升其綜合素質。
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實現途徑
1.轉變觀念營造氛圍,重視培育創業文化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創業教育在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覆蓋面小、開展力度淺,要改變這一現狀,從根本上來說,首先是從思想認識上著手,從觀念上的改變作為突破口。學校開展創業教育不僅在于培養一些企業家,更重要的是一種創業精神、觀念和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以創業為榮、主動創業,在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無論在課程開設、實訓演練上有多少障礙和困難,首先,開展創業教育已成為學生個體發展的迫切要求,成為老師們的殷切希望。同時,創業教育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創業知識的傳授和創業技能的訓練,它是一個素質教育的過程。創業教育是以創業意識和創業心理品質培養為先導,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溝通能力、問題處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優秀的創業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努力拼搏為明天創業而準備的意識,擁有創業精神的人對出現的不同挑戰可從容面對,創業課程的開設能啟發個人創業的潛能,塑造其企業家精神。由于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以及自身條件的原因,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往往局限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所以我們需培育創業文化。大學里應該能找到三種旨在刺激創業的基本活動:首先,這所大學積極地去開創并保持一種整體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以此作為所有課程、研究及校外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次,為學生開展單獨的創業課程;第三,為那些希望自己創辦企業的個人提供特別的培訓計劃。
2.扶持利用校企合作平臺
對于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困難,老師們把缺乏資金支持和沒有實踐基地分別排在了第二位和第三位。學生們對于幫助方式,最希望的是學校能牽線搭橋、提供信息,營造相關的軟環境和技術支持排在了第二位,其次是資金支持與政策扶持。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對創業給予了許多的優惠政策,但對創業教育的開展卻扶持力度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有關政策制度的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它還是政府、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職校的校企合作平臺,對學生施行創業教育。在下企業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的運作,親身感受真正的企業精神,在更真實的舞臺、更富有實踐經驗教師和先進的技術設施的幫助下,找到空間。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優化課程設置,高校與有市場經驗又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開展多方位的合作,建立創業實習基地。
3.培養優化校內師資,引進校外專家商人
創業作為一個學術價值理念被更廣泛地接受,創業首先是一種態度或精神,對傳授者的選擇非常重要,不論他們喜歡還是不喜歡,教育工作者都被作為榜樣,但是許多學者并不能成為未來企業家的好榜樣。學校要組織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進行創業教育的培訓,如果能形成創業教育帶頭人機制,會更有實效;同時,教師隊伍的建設需向社會敞開大門,聘請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的專業人士來校講解“如何申請營業執照”“如何納稅”“如何申請貸款”等企業管理知識,形成以商業精英、企業家為主體進行實踐教學,以高校教師為輔進行理論教學的方式,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創業的途徑;邀請創業有成的畢業生回母校進行現身說教,開啟學生的思路,學習創業方法、激發創業潛能,使創業不再高不可攀。
4.高效運作學生社團,加強交流深化實踐
在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學生社團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它給準備創業和已經創業的學生提供一個交流、溝通和學習的平臺。有著共同的激情、愛好、求知欲望的學生聚在一起,共同商討靈感創意、組建團隊、制定計劃、尋求資金等。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在北京大學講壇上說:“在新的世紀,一種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們具有創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以說,卓越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充分體現了一個人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我國傳統的教育,總是把課堂看作是完成教育任務、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而對課堂以外的精神環境的功能認識遠遠不足。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和思想觀念以及生活方式各個領域都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變化,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現狀,使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批具有強烈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敢于創業、勇于創業的人才,則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秦培煜郭俐 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