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大學生創業是當前社會熱議的話題,本文以“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從教育、社會以及個體三個角度闡釋了其影響因素的具體表現,然后論述了如何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望本文的論述,能使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輔導人員充分認識到各項因素在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自主創業;教育培訓
大學作為廣大青年由理論到社會實踐的重要轉折地,亦是當今社會無數創業理念以及創業精神的萌芽和發起的重要渠道。但是就當前廣大高校已經開展或者正在從事的創業工作來看,真正對創業有所熱忱、有所鉆研的學生并不多,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又該如何基于這些因素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鼓勵工作,已成為當前大學教育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
傳統創業需要四大基本要素,即動機、能力、想法和資源。而這四方面要素反映在大學生創業領域,主要是從教育、社會以及個人三個方面來對其創業意識產生影響。
(一)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院校以及專業的選擇和開放程度上。據不完全調查數據顯示,“211工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意識要遠高于非“211工程”大學畢業生,其中,技術管理類專業的畢業生其創業率要遠大于理論研究類專業;而從技能開發和應用的角度來說,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的大學生其創業概率也要高于其他學生;而學習成績較弱、專業投入度較低的學生則不會出現較高的創業機率。由此可見,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個人受教育程度的專業性、開放性與社會接軌性越高,其發生自主創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該方面的意識也會越鮮明。
(二)社會因素
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中的社會因素主要是指社會擇業環境、輿論形勢、擇業地區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環境等。對于大學生而言,在校創業或者畢業以后到社會上去選擇更為廣闊的環境來進行創業,不僅是其能力的體現,更是對思想和心理上的一種挑戰。事實證明,當其所處的社會環境足夠開放、能夠從政策上和行為上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時,大學生更能從精神上享用一種動力,從而投入到此項事業當中。
(三)個體因素
個體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開明性,生源地的差異以及城鄉差異等。據不完全調查數據顯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越強的家長,越能夠支持孩子就創業問題展開嘗試;而對于出身于農村,或者生源地并非大學就讀地區的大學生而言,更容易為求畢業之后在一個全新的城市站穩腳跟、立足發展,而選擇自主創業。
二、如何基于已經形成的影響因素,有效推動大學生展開創業
當代大學生主觀創業意愿受制于各項因素,真正走出大學校門、依靠自身對于職業、對于社會的理解展開創業行為的青年并不多,或者說更多人愿意在家長的安排下選擇長線、穩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會職業發展形勢的普遍規律選擇到人才市場去應聘,作為一個普通職業者,為其他企業和機構貢獻價值。基于這樣一種情況,筆者認為大學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輔導工作人員,更需要充分認知能夠影響大學生創業激情的眾多因素,從而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動和鼓勵其自主創業。
(一)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
首先,高校自身應加大有關自主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通過校園廣播、網站或其他自媒體形式的宣傳,在校內形成廣泛而充實的氛圍。同時通過將創業教育納入到高校內部教學體系當中,不斷增加對其資金以及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上的投入,讓更多大學生學習到有關創業的基本技能和素質要求。其次,從政府層面來說,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大學生展開創業,但是鑒于當今社會以及產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政府需要從稅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一定的優惠和扶持,營造出寬松的創業氛圍。再次,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說,其需要依托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不斷積累和學習正確的創業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與必要的道德素養,當外在條件成熟時,即可投身到有關創業的實踐活動當中。
(二)基于已經形成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展開教育和培訓
對于大學生個體而言,創業成功與否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從根本上說還需要基于個人的思維、工作以及組織和創新能力。當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專業院系、學習成績、政治面貌以及學術研究和計算機外語應用能力已然成為左右其創業意愿的重要因素時,高校層面更應當基于這些因素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促進更多的大學生愿意走上創業之路。比如擁有一定學習能力卻在畢業實習階段沒有接觸到適合自身的企業或單位,其就有可能被迫選擇創業。針對這類學生,高校就需要在大學即將結束學業的階段,對其展開有關創業的基礎教育,培養其有關經濟、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識,使其在創業過程中能夠更加充分地應用其自身所學,將個人能力和價值發揮至極致。
三、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模糊與薄弱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形象,而之所以其會產生求安、求穩的從眾心理,是自身的學習能力、素養水平,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其他有關創業政策和方針方面多重作用的結果。而作為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廣大大學生更應該從思想上和工作上保持創造力和創造意識。大學教育則應該從多角度去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不僅要依托教育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氛圍,還要從培訓層面,有針對性的破解各類影響因素對其恐懼和壓迫心理所造成的負面效果,讓其擁有足夠的自信開展創業、實現自身的理想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閆明,安俊學.大學生自主創業影響因素及促進體系探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3):311-314.
[2]葉映華.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04):73-74
作者:劉波 單位:濰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