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改革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少數民族意識強、易受宗教思想影響、經濟條件較差等特點,很容易出現學習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其長遠發展。因此,在新疆少數民族的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總結豐富經驗,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改革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為其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改革思路
近年來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嚴重影響其長遠發展。因此,在實際教育管理工作中,應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全面提升整體的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一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特點分析
(一)民族意識十分強不同的民族之間,語言特點、服飾特點、風俗特點乃至于生活習慣均存在一定差異,而新疆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從小就開始接受相關穆斯林類型的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均需要按照規定。而在離開家鄉進入到內地高校以后,會發現自身與其他大學生之間存在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強烈的民族意識,會對外來文化有抵御現象。
(二)易受宗教思想影響伊斯蘭教在新疆維吾爾族人群當中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多數學生在相關的成長環境之下,會潛移默化收到宗教精神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其特有的思想理想與信念,影響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確立。
(三)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新疆地區的經濟、文化還有科技水平等與內地相比相差很多,多數新疆大學生的經濟水平較差,而在內地的高校中學雜費用還有住宿方面的費用較高,會導致新疆大學生在家庭方面面臨一定的經濟負擔,從而導致學生出現精神壓力,對其學習、生活還有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
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問題
(一)缺乏高素質人才隊伍就目前而言,東部地區高校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育管理重視程度仍亟待加強,負責相關工作的教師數量很少,且具有針對性的相關工作能力不高。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緊密結合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特點等開展教育管理活動不足,缺乏具有較強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教師人才,不能更好的開展教育管理活動。且一些高校的教師資源很少,沒有配置專業的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教師,未能配置相關的專業人才,導致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降低,不能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
(二)管理部門的工作誤區多數高校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部門工作存在很多誤區,未能全面了解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宗教信仰情況等,沒有樹立系統化還有規范化的工作觀念。一些教育管理部門在工作中,只重視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個人生活的干預,甚至認為宗教信仰屬于迷信的思想,勸誡學生相信科學,放棄自身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育管理的工作效果降低。與此同時一些教育管理部門在工作中,擔心學生的信仰會對民族團結造成影響,干預行為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不能確保相關的教育管理效果[2]。(三)大學生自身存在問題近年來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進入內地高校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地域性文化因素的影響,會在陌生的環境中形成戒備意識和民族觀念,人際交往局限在自己民族的團體,不能和教師還有其他同學相互溝通交流,加之少數民族地區方面的教育水平較低,多數學生在溝通交流方面的能力較差,在離開故鄉到內地高校學習的過程中,會發現自身的基礎文化存在一定的缺陷,出現自卑感,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發展[3]。
三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一)完善制度內容高校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應完善相關制度內容,遵循剛柔并濟的工作原則,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探索教育管理方法,在合理進行學生教育管理的情況下,維護高校在社會中的信譽度和外在形象。且在教育管理期間,應結合新疆少數民族的大學生,編制完善的制度方案,嚴格遵循育人工作原則,將其作為核心的觀念,更好的培養優秀人才。與此同時,應明確學生在學習方面、紀律方面、考試方面的行為基準,制定完善的監督工作方案,加大執行力度。在此過程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全面的了解每位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民族特點和家庭背景,深入的分析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宏觀性的整合心理和學習需求,并從微觀方面開展分類管理工作,在剛柔并濟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學習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指導,全面增強整體的教育效果[4]。
(二)正確設置教育管理的內容近年來多數高校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工作中,所選擇的教材和其他學生完全一致,忽略了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不同學生的民族差異,難以更好的開展相關差異性教學工作,很容易受到語言差異導致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出現學習壓力和精神壓力。所以,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應總結豐富經驗,結合每位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特點開展管理工作,并號召內地學生與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相互溝通交流,互相的學習。與此同時,也可以開設關于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知識教學課程,使其可以盡快的學習相關漢語知識,掌握各種語言溝通和交流技能,全面提升整體的教育工作效果。學校還需按照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針對教材內容進行修改,例如:文學課程的教材修改中,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新疆少數民族的文章;在一些專業教材中,如果有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在下面標注新疆語言注釋,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內容,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傳統教學局限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管理服務[5]。
(三)編制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在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應編制完善的工作模式,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以此全面提升整體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應改善相關的學習評價方式,按照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行為特點,綜合開展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的評價工作,實現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全面提升整體教育工作質量[6]。
(四)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更好的開展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應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培養相關的教育管理優秀人才,以此全面提升整體的管理工作效果。首先,應聘用專業素質較高的優秀教師人才,要求掌握漢語知識和新疆民族知識,可以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和學生相互溝通交流,按照新疆少數民族的民族特點正確開展指導工作,以此全面提升整體的教育管理效果。其次,對既有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進行培訓,使其認真學習關于新疆民族地區的民俗知識、宗教信仰知識和生活習慣知識,尊重學生的宗教信仰,不再強制性的進行引導,而是給予一定的認同,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此同時,要求既有教師掌握先進的教育管理知識和技能,提升綜合素養。最后,要求針對教師進行思政教育,提升其職業道德素養,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教師良好的責任感,使其可以按照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等,正確開展指導工作,達到預期的教育管理目標[7]。
四結語
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傳統管理方式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應根據學生民族特點、心理特點等,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活動,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增強整體的教育管理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雯,陳小南.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改革探索[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4):191-192.…
[2]王華偉.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時代訴求與路徑選擇[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7,24(8):90-92.
[3]胡晶君.職業核心能力視閾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探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15(3):147-150.…
[4]孟曉蕾.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夢的心理共性研究…——以西安某高校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0):28-29.
[5]楊柳.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英語學習障礙及其應對…——以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9(4):65-69.
[6]陳炳權.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精準就業的路徑研究[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33(2):35-39.…
[7]阿利•熱合買提.淺談內地高校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教育與管理——以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新疆學生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35):285-286+290.
作者:孫家文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