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花兒之所以嬌艷多姿,是因為它感激雨露的滋養(yǎng);小草之所以堅強不屈,是因為它懂得報答大自然給予它的生命……大自然如此美麗,是因為它們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然而如今的孩子普遍缺少感恩意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感恩教育資源,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如教學《第一次抱母親》時,我伴隨《母親》的音樂,播放了一組圖片激情導入后,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抱母親?”接著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通過聽朗讀錄音讓學生走進“作者抱母親入睡”這一情境,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前后兩次“抱”母親的“抱”中蘊含的感情一樣嗎?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坐、抱、輕輕地搖動”等詞語仔細體會作者報恩之情。接著,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了一副圖片,圖片上一位兩鬢花白的母親,兩行淚水從眼角緩緩流下…”并啟發(fā)學生說說這淚水的含義。通過適時點撥,學生能夠體會到這是興奮的淚水,高興的淚水,感動淚水。而后我和學生齊聲吟誦《游子吟》,那種濃濃的母子之情充溢于學生心中。這樣不但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
二、抓住課外資源中感恩教育的時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利用學生課外生活中蘊藏的大量的感恩教育資源。如學習《憫農(nóng)》時我先出示了幾張?zhí)崆霸趯W生餐廳照的照片,照片上有幾個學生將飯盆的剩菜剩飯菜往水桶里到,還有一位學生將半個饅頭隨手扔在了地上。學生看了照片后表現(xiàn)出或難受、或不滿的情緒。這時我問他們:“看了這些照片你們最想說什么?”他們不約而同地說道:我們以后一定要珍惜糧食,再不浪費飯菜……于是我引導學生學習《憫農(nóng)》:“認真誦讀這首詩,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紛紛回答:“農(nóng)民伯伯種植糧食太辛苦了,我們不應該浪費。”……隨即我出示了一張畫有美味佳肴的圖片,問學生:“同學們,面對這些食物你想感謝誰?請寫在感恩卡上。”同學們在卡上寫道:“我要感謝不怕風吹日曬種植糧食的農(nóng)民,他們在火紅火紅的烈日下,汗流浹背,辛辛苦苦地為我們種糧食。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我們就吃不到好飯好菜!”……帶著深情厚誼的感恩卡傳遞到了農(nóng)民、炊事員、父母和老師的手中。作為語文教師只要抓住這樣的契機,有機地進行感恩行為教育,一定能使孩子們感受到美好幸福的生活是許多人用辛勤的汗水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心中會永存感激之情。
三、加強感恩題材作文訓練,促進美好品格的形成
學生只有通過認真觀察、深入思考、仔細體驗,他們的感恩意識才能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進行以親情、友情和鄉(xiāng)情為感恩題材的作文強化訓練。進行小練筆時,我要求學生在日記的開頭寫出每周或當天幫助了自己的人和事,自己又幫助了哪些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在文中寫出感動的人和事,并表達出了對別人的感激之情。在寫人敘事的寫作訓練時,我要求寫出關心了父母同學、家庭貧困生、大自然等與感恩相關內(nèi)容的人和事,鼓勵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并寫出身邊感動的人、感動的事。在作文講評課上,我將這方面的優(yōu)秀習作挑選出來讀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評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逐層深入地感恩教育下,學生們對愛的感受與對感恩這一主題會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會付諸于行動。另外我每學期都有計劃地開展一些與感恩話題有關的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回到家里給父母洗洗腳、刷刷碗、打掃打掃衛(wèi)生,引導讓他們參與一些獻愛心活動,讓報恩行動回歸到生活中,從而為他們提供和積累豐富的感恩寫作素材,這樣學生既學得有趣有益,又巧妙地滲透了感恩教育。
四、踐行感恩,使“感恩”內(nèi)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踐行感恩,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恩的思想和行動走向生活,把學生的感恩的情感升華到報恩和施恩的層面。學了《游子吟》,我教育學生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買一份小禮物,或幫他們捶捶腰背,洗洗鞋襪,倒杯熱水,將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付諸于實際行動中。一份小小的禮物,一杯香氣四溢熱茶,一次輕輕的按摩,無不包含著人間親情的溫暖。通過這些親身體驗活動,使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體會到父母的偉大無私,從而將“感恩”內(nèi)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使感恩之心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教育學生知恩、感恩和報恩,努力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自然之舉。
作者:宋志勇 單位:臨澤縣鴨暖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