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德育工作以德治班實踐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中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來促進班級學生的綜合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加強對班級內學生的管理,而其中以德治班是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同時,以德治班也是當下很多教師提倡的一種新型的班級管理辦法,它的應用對于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以德治班”實施的具體原因
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常常會出現很多問題,如師生關系不佳,很多學生的活潑天性會受到各種管理規定壓制或班級內缺乏凝聚力,同時,高中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階段之一,許多教師都會給予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這些問題導致教師對班級內的管理效果不佳。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尷尬的師生關系學生有較大的學習壓力,導致有許多班級的師生關系十分尷尬。當然這其中既有教師和學生交流方式的問題,也有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的原因,甚至還有的學生產生逆反情緒,而班主任難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種種原因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存在很深的溝壑。
2.天性被規矩壓抑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管理班級時,唯分數至上,但是高中生的性格還未定型,他們的思想和天性活潑,會被班級內條條框框的規矩束縛。特別是一些天性活潑的學生,行為和言語常常讓人十分詫異,他們經常會受到教師的強制管理,他們的天性就會被班級內的各種規矩壓制,長此以往,這對于高中生的身心成長十分不利。
3.班級的向心力缺失目前高中的班級管理組織機構有班委會和各個科目的課代表。如語文課代表、數學課代表以及生活委員,這個組織機構主要是為了協調班級內的各種人際關系,組織班學生進行各種文化活動和社會勞動等。同時,這個組織機構也可以代表班級的全體學生做出各種決定,但是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由于班干部責任意識差等原因導致班級內管理混亂,整體來說,班級學生缺乏凝聚力,甚至班級內的學生拉幫結派,各種小團體直接互相惡性競爭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會增加班級內的矛盾,而且對班級的發展十分不利。
二、開展“以德治班”的具體策略
為了提高高中班級內的管理水平,促進營造學生積極向上、構建以德為先、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管理,而其中“以德治班”是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有效對策。
1.班級管理制度科學化較高的班級治理水平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要建立民主和諧的班級管理制度。具體來說,一方面教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在班級內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對于班級內積極弘揚道德的學生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要積極響應教師的倡導,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以德為先,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班級內做各種決定時要采取民主討論的方式進行。在這積極、樂觀、融洽的班級內,教師和學生都按照班級制定的管理制度進行學習和生活。
2.樹立榜樣和給予尊重一個班級學習氛圍的好與壞與教師有直接的關系,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教師采取的方法得當,措施落實到位,就會在班級內形成融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因此,為了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教師要以德為先,不但要為學生樹立榜樣,而且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也就是說教師在班級內要為學生樹立知禮節、平易近人的正面形象,學生會在不經意間模仿教師的行為和習慣,這樣教師的行為就會帶動班級內整體氛圍向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對于那些特殊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構建積極健康的班級精神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一定擁有獨有的班級精神。它是整個班集體全體學生和教師意志的體現,代表了班集體的個性思想和品質,對于班級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健康的班級精神。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能夠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活動,教師也可以在開班會時帶領學生一起唱一些團結互助的歌曲激發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如《團結就是力量》,通過這樣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的班級精神。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以班級利益為重,這樣就會在班級內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學生的學習和工作將無往不利。總之,高中班級的德育教育工作應該按照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開展,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班級內形成積極向上、樂觀互助、和諧的學習和生活氛圍。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來影響學生,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對話的和諧大家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教師自身的德育修養,營造班級良好氛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作者:高澤宏 單位:甘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