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學習高中歷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師要做好引路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再一味進行講解,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去多看、多記、多提問、多思考,教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指導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方法等。當然,自主學習不是放任自流,不是讓學生閉門造車,也不是只是用多媒體放幾段視頻、多找幾個學生回答幾個問題。教師必須宏觀把握課堂,指導學生能自覺、主動、相對獨立地借助于已有的知識、技能有效地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完成歷史學習活動。例如,可以為學生提供查找資料的途徑,而資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工作則由學生自己完成。不要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應先讓學生通過對已搜集資料的分析來推出結論,然后再適時進行點撥,起到主導作用,宏觀把握課堂,把微觀知識交給學生去處理。
二、“授之以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一)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
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之后,歷史課相比于其他學科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需要掌握的歷史的學習方法有復述法、圖示法、提煉法、巧用資料法等。例如,圖示法,可以簡化教材、化零為整、縱橫比較、宏觀認知、完整體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特點簡表用此種方法,學生就能理清思路,記憶深刻,對知識進行宏觀把握,無論是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還是進一步分析,都會事半功倍。
(二)角色互換,讓學生自己主持上課
以前一直是教師站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邊聽課,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次“小老師”,自己主持上課。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能更扎實地掌握課本知識,而且還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在學生主持講課的過程中,各種學習方法的運用都得到了鍛煉,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主持講課的任務是以小組任務的形式下發的,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提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也有利于發現每個人的長處。
(三)學生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討論解決
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教師不能直接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應該由學生組成小組合作解決,或是整個班級共同討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發言,不要怕講錯。這樣的討論往往能激發思維的火花,拓寬學生的思路,最后達到深化其認知的效果。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于課本知識的把握更加嫻熟,而且培養了小組合作和全班合作精神。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小組、班級的討論下解決了出現的問題時,學生的自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學生對歷史課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升華,這需要學生自己學會思考,對課本知識爛熟于心,并且敢于質疑,而不是固守所謂的標準答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一些練習題,自己找相關資料,自己設問。這樣既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又加深了對教師和命題者的認識和理解,對學習和考試都有很大的益處。剛開始設計練習題的時候,可以先對已做過的練習題進行改造,多設計幾個新的問題。知識掌握扎實之后,學生可以自己嘗試找相關的材料,然后提出自己的問題,材料選取的途徑可以多樣化,比如新聞、紀錄片,甚至是歌曲和電視劇。當然,材料的選取和問題的設置要新穎、獨特,突顯創新性,對于設計非常巧妙的訓練題,可以全班印發,共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取長補短,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很有必要。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有一句話說的好“改變愚昧就從不相信開始”。對于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來,教師對于自己當堂回答不了的問題要坦誠地承認,而不能含糊解釋了事,然后通過課下查找資料、班級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這也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學生通過提出疑問、查找資料、共同討論,解決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既深化了課本知識,培養了創新能力,又激發了學習興趣,一舉三得,一箭三雕。總之,高中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只是起著主導的作用。教師要教會學生的不是死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鼓勵學生去創新。
作者:張凱單位:河北省昌黎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