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相較于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更新始終處于較慢的水平。例如沈陽農業大學2013年才開始講解Windows7操作系統,之前一直都在講授WindowsXP系統。2013年的教學內容更新,距離WindowsXP系統的12年,距離Windows7的也有3年多的時間,這就會造成教學內容和計算機發展進程的脫節,學生學習的知識過于陳舊以致應用不到實際生活當中。
1.2和社會市場的要求不一致隨著計算機在企業中日常辦公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進行無紙化辦公,極大地提高的辦公效率。所以企業對于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逐步的在提高,例如Office套件、Visio、ERP類軟件等都是極為常用辦公軟件,但就目前高校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來看,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大學的授課內容涉及到了Office套件及其他較為實用的軟件操作。
2改革提議
2.1擴展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更貼近社會需求計算機基礎教學不止應該僅著眼于基本的計算機系統操作,更應該擴展到對于目前社會廣泛使用的應用軟件領域,如Office,Photoshop和Premiere等軟件。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將專業軟件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這樣才實現了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真正價值。
2.2擴展課時量目前各大學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都在32到40學時之間,普遍課時較少,難以滿足相對龐大的教學內容。因為計算機基礎課包含的計算機知識較為分散,涉及到了不同的計算機軟件的教學,所以在短時間內很難讓完整細致的教授給學生。建議增加課時量,分學期進行教學,并設置不同延伸領域的選修課供學生興趣學習。
2.3加快更新教學內容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一定要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縮短教材的更新周期,及時的淘汰陳舊的內容,增加最新實用的知識。使所講授的知識能夠真正讓學生應用到日常對于計算機的操作當中。
3結束語
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是整體提高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延伸內容到專業軟件領域,這樣才能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的講授與指導。
作者:武越 單位:沈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