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人類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傳統思想品德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從縱向教育來說,學的思想品德更是占據重要地位。從橫向來說,學生的道德教育更是占據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國家安危和社會穩定來說非常重要,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水平關乎國家與社會的長遠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卻有所下降。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教育問題亟待解決。
林崇德以為德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是教育內容的生命所在,德育任務是整個教育任務的根本[1]。社會、家庭、學校教育共同組成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系統。家庭教育是整個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重視家庭教育有助于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
一、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積極影響
(一)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其教育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家長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國家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其普及程度的提高,使家長自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最終使家庭內部的教育水平也開始有所提高。自身素養好的家長對兒童所進行的教育相比自身素養不好的家長進行的更有利。比如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使其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轉變對個人社會價值的追求。讓孩子逐步接觸到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人生觀、幸福觀教育等。2.家長的教育觀念逐漸好轉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開始有所改變,家長的教育理念科學化。國家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普及程度的提高,使家長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也開始有所提高。而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與自身素質狀況的改善是家長開始改變人生追求,從而改變了教育觀念。不再只是單純地去追求物質生活,而是逐漸開始追求精神生活。越來越多的家長形成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觀念,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不再是以前的養而不教,逐步開始教養孩子。家長對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視,最終促進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3.家長的良好行為逐漸形成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樣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展現出構造的小型化、關系的民主化、教育的早期化等發展趨向,使教育目的逐步明確,內容不斷深化,教育行為開始民主、科學。家庭教育由以前的權威式,轉變為民主科學的教育方式,如與孩子交朋友從而建立良好的關系。同時形成了良好的家風,良好家風下家長的良好行為對子女有著好的影響。家長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一些良好行為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最終促進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良好的家庭環境的逐步形成為學生思想品德形成提供良好的環境1.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斷融洽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如今家庭里面的成員相處大多是融洽的。通過共同的努力使家庭逐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積極開展有利的活動,讓孩子受到良好的道德感染和熏陶,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家庭成員關系的融洽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讓孩子的生活遠離了一些粗暴、不和諧的氛圍,使孩子身處積極、和諧、健康、向上的環境里。學生身處這樣的環境有利于其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最終有利于其思想品德的形成。2.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促使家庭教育投入總量增加我們國家的經濟開始快速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家庭收入增加,最終家庭經濟條件有所好轉,貧困家庭減少,這也就使得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投入總量不斷增加,孩子受教育的條件不斷提高。家庭環境的改變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條件和教育環境的好轉讓學生的知識素養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提高讓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有所提升,對事物能夠有正確的判斷,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消極影響
(一)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誤區不利于學生品德發展1.重養輕教社會的日益發展,家庭經濟能力的日益提高,有些家長開始盲目的寵愛孩子,以為如今的生活條件開始變好了,要讓孩子過上好生活,不想讓孩子過自己以前過的日子,但與此同時也忽略了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發展。而這種片面的關懷卻阻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孩子一味地優養,而忽略優教,結果并不會像家長原來所預想的那樣,反而會與之相反。家長對子女生活單純的重視,忽視子女教育問題,不重視孩子是否能夠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成員,不重視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2.重智輕德當前,雖然已經開始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被社會所認同,但是還是有不少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一開始就是著重于應試教育的,家長最重視的是孩子的成績,在父母眼中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以為最重要的是智育而不是德育,忽略道德教育是如今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失誤。近幾年來出現的校園暴力以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家庭暴力,都是因為過于重視孩子的智育,忽視德育所導致的。重智輕德讓學生只注重學習成績,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3.重言輕行家庭是子女出生后最早接觸的一個環境,家長則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每一個言行都會對子女造成影響。俗話是“身教重于言教。”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言行不一致。這樣的教育模式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讓孩子不僅沒有潛移默化的被影響,還對父母產生了逆反心理,使孩子對父母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沒有吸收,反而更加厭惡逆反,從而不利于思想道德的教育。家長高尚的道德,必然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品德。
(二)不良的家庭環境給學生的品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1.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由于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家庭中的獨苗,自然也就備受家長的關愛,家長對子女的百依百順,讓其子女成為家中的核心,同時由于家長對其的盼望太高,缺少玩伴,家長對于孩子的嬌慣等原因,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想法,這樣的孩子,不但自私霸道,還難以與周圍的人相處。2.問題家庭的教育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導致人們的思想理念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如單親家庭一樣的問題家庭逐漸增多。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健康成長受到了非常嚴重的阻礙,導致他們出現了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心理上的問題以及性格上的扭曲都是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的。
(三)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尚未形成合力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密切的結合起來,但目前家庭教育卻并沒有很好的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家庭教育同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相脫節,家長認為沒有必要與老師聯系,沒有與學校及時溝通孩子在校的表現,不能綜合的了解子女的思想品德水平,并恰當的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同社會教育相脫節,家長沒有想到孩子是社會中的一員,是國家的公民,家長只重視自己的個人利益,沒有教育孩子要充分發揮個人的社會價值。
三、家庭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優化路徑
(一)身教與言教相結合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最好的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黃金期,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各方面都尚未定型,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成長生活影響非常大,家長的每一次言行都會對子女起耳濡目染的影響,使子女在悄無聲息中受到教育影響,養成文明的舉動,形成健康的理念,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家庭中只進行言教去要求孩子不利于孩子思想品德的發展,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二)堵截與疏導相結合青少年時期,學生的獨立意識開始變強,而自制力卻不強。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誘惑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家長應該適當的監控孩子,并對孩子不良道德行為進行堵截。青少年也有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需要通過疏導讓他們主動接受,使用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方法,以防產生逆反心理。只是一味地堵截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要求。所有要將堵截與引導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到剛柔并濟,張弛有度,效果才能最大化。
(三)應急與預防相結合家長在進行德育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靈活應變,采用應急方法。孩子在出現問題后家長要及時想到解決辦法,以免事情變得更為嚴重。但在應急管理中,也離不開預防教育,家長要全面了解事件,因此預防教育管理也就十分重要了。預防教育也就是要求防微杜漸,對癥下藥的采用預防手段。將危險事件制止于萌芽時期,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9:19.
[2]陳鶴琴.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2.
[3]李帥軍.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84.
[4]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212.
[5]黃歡,高青蘭.家庭教育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契合[J].中學教學參考,2017(27):69-70.
[6]劉東菊.當代家庭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走向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6):76-78.
[7]卓瑪吉.家庭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考試周刊,2013(11):137-138.
作者:胡亞文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