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教學資源庫創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源庫的定位
關于資源庫的定位問題,到現在為止學術界還沒有什么較為明確的說法,并且學術界與企業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然而沒有教育教學資源庫在教學中的定位,要想建設一個適合學科需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資源庫,那是很困難的;另外對于企業界來說僅僅為教師的需求提供商業產品是不夠的,應該使教師獲得深層次的、專業上的支持。我們認為資源庫建設應該從現在的商業產品層次上升到為教育教學服務層次,它不是一個教育教學素材的簡單堆積,更不是一個僅僅為了經濟利益而形成的具有濃厚商業性質而無教學特點的商業產品,它必須為學科教育教學服務,這才是教育教學資源庫的最好定位,離開了服務,要建設科學、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庫就可能成為一句空話。對于把教育教學資源庫定位為為教育教學服務的產品,對此費龍老師認為:“將來資源庫發展的方向將是服務。每個學校、每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相應的需求,資源庫提供者將根據這些現實需求量身定做。”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也認為:教育技術服務是將教學模式革新、學習資源的利用與建設、教師與學生關系等融合到服務之中。要達到這一點,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庫至少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軟件產品技術邊緣化,應用服務中心化;技術邊緣化,教學活動中心化;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專業化“深度”發展。所以我們應該把資源庫建設定位為“圍繞學科教學服務而生產的教育產品”,只有這樣我們所建設的教育教學資源庫才不會變成形式上的東西、面子上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在學習中都需要的好助手。
2、資源庫的組織和結構
現在市場上所見到各家資源庫,有的雖然只具有較少的資源量,卻很有用、很耐用,感覺資源容量特別大;而有的雖然具有非常大的容量,卻很難找到比較適合于學科需要、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所需要的資源或者就根本沒有有關學科知識點的東西,感覺上這樣的資源庫名存實亡。所以在資源的建設中,究竟需要多少資源量才比較適合學科教學需要,怎樣的資源庫才既有利于快速搜索與方便使用;同時也具有充足高質量的學科資源。因此資源庫建設中資源的組織和數據庫的結構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資源庫建設離不開兩種類型,一是按資源的存儲類型進行建設;二是按學科知識點進行建設。在這兩種分類中各有優缺點,若按資源的存儲類型進行建設,用戶使用時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一些;而若按學科知識點進行建設,建設時又比較困難,所以在進行資源的組織時,應該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按學科知識點進行建設,在使用時通過學科的知識點,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教案、教學要求、動畫、課件、圖片以及課外輔讀材料等資源。在建設中還要防止兩種錯誤偏向,既要防止為了追求數量而放棄質量問題,如在建設資源庫中的圖形圖象素材和課件時,避免使用幾兆的大圖片和上百兆的Authware課件,應使用100*100以下象素點的小圖片和幾十K大小的Flash課件,另外在建設視頻素材時候,最好使用流媒體形式的WMV或RV格式,而少使用占據大量空間卻只能包含少量教學內容的AVI格式,可避免現行網絡傳輸速度的不足和資源容量大但實際資源少的問題;同時也要防止為了質量而舍棄數量的問題,資源庫建設若沒有一定的數據量,是很難在實際教學中得到較好應用的,特別是對于覆蓋面比較大的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庫,若沒有上百G的資源是很難充實各科領域的。另外,對于資源庫所使用的數據庫也要考慮,在建庫時要使用開放的數據庫,以供多用戶訪問,如MicrosoftSQLServer、Oracle等,而不能使用單用戶的Execl、Access等,以免限制多用戶并發訪問。
3、資源庫建設應具有規范性
現在市場上的資源庫,總體上來說還是缺乏規范性,相互的共享與兼容也就很難做到,這樣就造成了各方面的浪費,本來資源建設就是一個投入大、建設周期長的大項目,由于缺少必須的規范性,各家企業、教育機構在資源庫建設中都在重復著同一件事,總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特別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各地資源庫,基本上資源庫建設都沒有較大的起色,不只是重復性的勞動,而且不存在兼容性,屬性的標注處于混亂之中,同一個標注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含義,只要離開本地其他外地的用戶很難使用同樣的方法搜索到同樣的資源。這些現象說明國家要盡快制訂有關資源庫建設的技術規范,以避免各企業、各地區在資源庫的建設中采用不同的技術規范,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雖然全國性的資源庫建設技術規范統一標準正處于建設中,但國家權威部門應該在資源建設的分類和屬性標注方面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比如現行資源庫建設都臨時性地采用國外的標準(LOM模型)或者采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等,以便解決現資源庫建設的不兼容與混亂局面。
4、資源庫建設應具有前瞻性
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現實意義,綜合相關技術的發展,還要考慮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建設符合素質教育、繼續教育、終生教育以及新型教學模式的、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學資源庫。考慮到現在XML(擴展標識語言)的發展,以及其強大的功能和優點,如不需了解數據庫的結構以及它是如何建成的,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以標準的方式搜索所需要的資源;其擴展性和靈活性允許它描述不同種類應用軟件中的數據等。所以XML對于資源庫的建設以及解決現在資源標注的混亂局面是大有幫助的;另外還應考慮ASP(ActiveServerPages服務器端動態網頁)在Web開發技術中的影響,資源庫的建設應朝著大容量、兼容好的基于E-IDC、E-ASP開放性模式方向發展,建設集信息資源、工具資源、服務資源等多位一體的互動型的面向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的“好用”、“易用”、“適用”的教育資源庫,以實現基于B/S模式的資源管理系統。再則還得考慮未來MPEG-7標準的影響。MPEG-7是針對媒體內容檢索而提出的多媒體內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ContentDescriptionInter-face),它的目標是建立一套視聽特征的量化標準描述器、結構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因此它被稱為描述方案(DS,DescriptionSchemes)。同時MPEG-7也建立了一套標準化的語言———描述定義語言(DDL,DescriptionDefinitionLanguage),可用以說明描述方案,保證其具有被廣泛采用的擴展性和較長的生命周期。人們可以檢索和索引與MPEG-7數據相聯系的視聽材料,如靜止圖片、圖形、3D模型、聲音、對話、視頻以及這些元素所組成的多媒體描述信息。另外MPEG-7還力求能夠快速且有效地搜索出用戶所需的不同類型的多媒體材料。所以MPEG-7在我們進行多媒體資源的建設中提供了巨大而有用的幫助。
5、資源庫建設應具有學科性
資源庫建設必須具有學科性,要與學科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否則,就失去了建設資源庫的實際意義。在目前的資源庫建設中,為了追求一個數量問題,總認為只要資源總量達到幾十G或上百G就算建成了一個大型資源庫了。從而造成了資源庫的建設僅僅只是學科教案、試題等素材的簡單堆積,而沒有考慮其學科知識的特點與學科教學的具體需要;另外,在資源的分類上,很多資源庫也沒有考慮其資源的分類是否有利于在教學和學習中使用,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建設的方便性方面去考慮,因此所建設的資源庫只具有觀賞性而沒有實用性,雖然具有漂亮的瀏覽界面,卻找不到實際有效的資源。所以在我們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庫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資源的學科性質,按照各學科知識的特點來進行資源分類和建設,緊緊圍繞學科知識點為中心,通過方便、快捷的瀏覽器很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教學資源,以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6、資源庫建設應具有建構性
建構主義既強調學習者認知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資源庫的建設必須要突出這種當代雙主性教學的特點,即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建設中既要考慮教師教學的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學生主動學習的需求。另外建構主義者(斯皮羅等人)還認為,學習分為兩種: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初級學習是學習中的初級階段,教師只要求學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實,在測驗中只要求他們將所學的東西按原樣再生出來;而高級學習則不同,它要求學生把握概念的復雜性,并廣泛而靈活地運用到具體情景中去。所以在學習初級階段的資源建設中,要大量涉及結構良好的知識,其中包括大量通過練習和反饋而熟練掌握知識的學習過程;而在高級學習階段的資源建設主要涉及大量結構不良領域的學習資源,主要是在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師徒式的引導方式而進行學習的課件與其他學習資源。因此在資源的建設中既要考慮到所建設的資源是否利于學科教師的教學,同時也要考慮建設的資源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形成學習動機的幫助,通過建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輔助情景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線索來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7、資源庫建設應具有連續性
回顧現在的資源建設,除了具有建設的盲目性外,還具有一些避重就輕的做法,如大多集中在初中和高中的資源建設,而幼兒、小學和成人自考教育的資源卻很少,高等教育的就更少。這樣的資源庫建設不利于兒童身心的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不利于我國教育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國家對兒童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教育的需要,現在的資源庫建設基本上還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所以我們在進行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中同樣要轉變教育觀念,所建設的資源怎樣才能有利于兒童身心的發展、怎樣才能由于學科的發展、怎樣才能有利于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我們資源建設者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當代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的全面教育和終身教育,任何的教學和輔助性的教學都要考慮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需要,筆者認為資源建設除考慮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外,還應考慮每一階段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與連續性,以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的課程標準為基礎,進行分級分科建設。如幼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低,學習的主動性弱,學習的動機主要來自家長和老師的夸獎和鼓勵,對于這一階段的資源建設要具有刺激性,同時又要防止兒童過度地迷戀游戲性的課件;中學部分,應培養學生為自己而學習的學習動機,其教學資源應結合學科的知識點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動機為目的;而大學生自學能力比較強,主要的資源建設是考慮大學生自學的實際需要,而不是象小學生那樣主要是一些游戲性的課件與動畫。考慮到資源庫建設的巨大投入和艱巨性工作,國家可以統籌規劃,分地區分階段進行建設,然后再統一進行資源的整合,建設適合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全國性的資源庫。
8、資源庫建設的重點
總的來說資源庫建設的重點主要在于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收集、整理和入庫等大量工作,并不是資源庫管理系統本身和花哨的瀏覽界面。現在許多大公司在資源庫的建設中有點本末倒置的做法,即在資源庫管理系統方面舍得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發,而在資源的整理、收集、開發方面卻投入比較少,這樣就造成了大多數資源庫雖然具有美麗的外表,但卻沒有多少可用的東西。我們在進行資源建設時,要建立起比較順暢的資源收集渠道和開發整理基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設內容充實、形式多樣與實際教育教學緊密結合的學科資源庫。
9、資源庫應具有智能化的功能
資源庫的智能化功能主要表現在建設適合教師和學生需要的自動組卷、自動閱卷等功能上,即用戶可按多個知識點(或章節)選擇不同的年級、科目、題型、難易程度以及試題數目等自動生成套卷,并可進行限時答卷和自動判卷等功能。雖然現在大多數資源庫的建設者都在說,其資源庫可實現上述功能,并且還有更為優越的功能,但卻有點言過其實,不要說根據需要進行自動組卷和自動判卷功能,就連多層精確搜索的功能都還沒有完全實現。上述功能,是老師和學生及時檢查對所學知識是否掌握的比較有效的方法。教師和學生通過對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試題和習題進行自動組卷和自動判卷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通過知識點的關聯去尋找其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這要求資源庫的建設者需要對學科知識點有一個比較清楚、細致的了解以及把握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并且在建設中還要做大量的學科知識點關聯工作;其次還應具有一個開放性的資源庫管理系統。
10、資源庫還應具有操作簡便、運行快捷、多種檢索等功能
資源庫建設中,不應有過于復雜的操作界面,特別是經過動態的網頁登陸后,應該清晰地告訴使用者其所要的資源在哪兒,不要讓用戶經過多層路徑以及復雜的界面后才能搜索到備課與學習所需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要求在建設中對資源的處理應考慮到網絡的傳輸速度,即所使用資源的存儲格式要有利于網絡傳輸,這樣不僅有利于資源的下載,同時也有利于資源的查詢;在資源的檢索過程中,應具有資源的多層精確檢索功能,同時還應具有多種查詢方式來檢索資源。因此,我們在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庫時,必須通盤考慮,一是要考慮到現實的需要,二是要考慮到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另外,所需考慮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要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不至于使教育教學資源庫變成純商業化的產品,它既要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又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同時還應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明顯的教學效果,既有利于教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只有這樣我們所建設的教育教學資源庫才不愧佩戴“教育教學”這頂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