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平面設計教學五感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平面設計教學中的“五感設計”是將五官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融的一種設計方式,是將多種感覺的結果在內心中轉換、融合的橋梁。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影射出五感設計的本質含義:以感官表現為設計的目的和方向,把溝通設計的理念引入平面設計當中。平面設計作品傳達信息的手段不僅僅是單一的視覺表現,更是充分利用五感——視覺、觸覺、味覺、聽覺、嗅覺的設計信息傳達模式,以愉悅刺激的方式激發受眾未曾感知的信息。原研哉的設計作品,如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節目紀念冊、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的官方海報、梅田醫院指示標志設計等,都是五感設計理念的表現。設計大師永井一正在《追求本質力量的原研哉設計》中寫道,“原研哉的平面設計總是充滿著一種緊張氣氛,在那里就好像本阿彌光悅的書法和表屋宗達的畫進行合作時所產生的絕對要一決勝負的那種場面所表現出的緊張感……他的宣傳畫一看就知道不是以強勁的氣勢壓倒一切,它沒有視覺上的沖擊力,卻具有內心呼喚般的吸引力。”
一、五感設計創意的表現訓練
五感設計創意的表現不僅表現為感官所激活的不同感覺形式的溝通與融合,也是進一步由五官感知所激活的不同感覺與知覺,波及并觸發心緒、思維、意志等心理活動,因此使主體對客觀事物的感覺與知覺突破性質的差異、時空的局限而成為一種融合的、多維的、立體的、深刻的感覺。廣告大師詹姆士•韋伯•揚把創意過程分為五步:收集原始資料;用心智去檢查這些材料;許多重要的創意的事物在有意識的心智之外去做綜合;實際產生創意;發展評估創意,使之具有可行性。在平面設計教學中,設計創意的五感設計表現訓練可以從積累設計創意素材、培養設計創意思維、開發設計創意方法、提高設計創意效果四個方面來探討。設計創意素材由視覺符號、聽覺符號、嗅覺符號、味覺符號和觸覺符號構成,這些符號構成出奇制勝的創意符號。作為一個從事視覺設計活動的設計師和學習設計的學生,從點滴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積累更加豐富的創意素材。創作素材的源泉來自社會生活,只有用心生活、觀察生活細節、品味生活細節的人,才能發掘常人無法得到的創作靈感、想象力、創造力等。而創意素材的積累依靠知識的積累,積累是一個長期、艱巨,需要堅持不懈的過程,因此,重視傳統文化,培養時尚意識,豐富知識結構,增加審美情趣,樹立“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的創作動機是積累創意素材的關鍵。
創新思維是人們對現有的知識與經驗進行加工和再創造的過程,從而產生新知識、新概念、新思想的能力。對于學習平面設計的學生而言,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成為目前設計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創新思維和設計意識的培養可以借助思維訓練的方法,打破傳統的、單一的定式,結合藝術設計的具體實際,尋求一種全新的開發訓練的方式。在具體教學中,一些學生不能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思維狹隘,不能從多角度去創意,經常進入創意的死胡同,難有好的設計創意,更談不上好的設計作品。
所以,合乎情理的想象、出奇制勝的創意、旗幟鮮明的個性、量體裁衣的設計,有效運用本原的創造性思維方法,才能拓展出更寬遠的設計藝術創作空間。設計創意的內容與創意的方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設計的表現空間是一個自由的表現空間,可以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優秀的設計作品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設計的主題越鮮明生動,表現手法越完美,藝術形式就越富有創造性,藝術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就越震撼。首先,教師要啟發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積累與表達習慣,因為創意的方法和體驗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感受并表現出來。其次,教師要盡可能地啟發學生關注創意表現方法的組合結構,因為理解創意的表現方式是一個綜合的結構,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創意組合結構和自己擅長的表現方法。再次,教師要提倡學生用視覺筆記的辦法來記錄生活中的細節、感受及創意片段。許多設計創意經常是在生活的瑣碎細節中被發現、利用。在材料、風格、形式、表現手法和內涵的諸多方面來進行創新,可以完成視覺信息的有效傳達和設計創意的推陳出新。設計創意效果的體現以促進產品銷售和傳播企業形象為最終目的。在傳統設計教學中,學生缺乏與社會接軌、與實際相結合、與消費者溝通的經驗,而設計創意的效果關鍵取決于設計師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不是單向的行為,而是設計師與消費者的一種對話,一種雙向的互動。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與受眾溝通的能力,提高創意效果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做到:第一,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必須拓寬知識面,拓展專業才能,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增強市場意識,使設計和市場緊密聯系。第二,設計工作是要求綜合性專業技能非常強的領域,設計專業學生在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應逐步提高專業的駕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市場的分析判斷能力和社會的適應能力。開放的心態、開放的視野、開放的舉措才能提升開放的境界,才能使設計品位提高。
二、五感設計的視覺化訓練
西方文化一貫具有強調視覺的優先性和首要性的傳統,黑格爾在對藝術審美的論述中也給予視聽感官以至上的地位:“藝術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識性的感覺,至于嗅覺、味覺和觸覺則完全與藝術欣賞無關……”①眾所周知,人們是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覺器官參與認知活動的,而視覺是人類最主要的感覺形式。設計作為一種“為人造物”的藝術,與視覺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信息傳播的焦點向著人類感官的原始體驗回歸,視覺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在設計教學中,為了使設計作品適應視聽多媒體時代的特點,需要提高學生利用多種表現手段提升多種感官刺激的視覺轉譯能力。五感設計視覺化的訓練成為設計創意課程中不可缺少的創意訓練新模式。五感設計的形式不僅僅表現為感官單一的打通和融合,也可以表現為多種感官同時打通、融合。各種感覺、知覺同時形成、融會貫通,成為主體對外部信息刺激的多層次、全方位、多樣性的豐富感受,從而形成一種立體化、多元化的全新感官形式。學生從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方面提取設計素材,讓設計的素材最大限度地表現真實生活,從而形成豐滿的可視、可觸、可聽、可聞、可感的視覺符號。設計創意以視覺為表現媒介,通過想象、聯想和藝術通感打破傳統單一的定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多起點、多層次地思考問題,為設計創意的表現提供多元化的設計思路。
1.五感設計的觸覺視覺化表現。設計的目的是商品信息的傳播,其主要是在商品自身宣傳上,在設計中通過產品真實的圖像或利用多種設計表現手法,再現產品的材質、顏色、大小、款式等,讓人感到真實可信,猶如身臨其境,具有很強的視覺吸引力與說服力。五感設計將產品的消費觀念和企業服務理念通過象征手法、聯想、想象、通感表現,含蓄、間接地表現出來,從而實現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的心理滿足,如幸福、快樂、身份、品位等。五感設計的視覺化表現,即視覺與色彩的訓練、視覺與質感的訓練、視覺與心情的訓練等;在色彩構成課程中,包括色彩表現冷暖、色彩表現心情;在平面構成課程中包括堅硬、松軟、干燥、潮濕、平滑、粗糙等元素的表現和運用;在圖形創意課程中,利用多種材料,如紙材、木材、金屬材料進行創意圖形表現等形式,都是多覺視覺轉譯能力的訓練。例如,在DM廣告設計課程中,學生利用紙材、絲巾、緞面、蕾絲花邊、泡沫、扣子等材料進行設計(圖1)。在設計創意中,有意將不同材料進行對比,引導受眾觸摸材料,感受材料。通過五感設計觸覺視覺化表現手法,除傳達產品的信息、展現產品的真實感、表現產品的特色,同時還在藝術上創造了一種設計美感,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表現性。
2.五感設計的味覺視覺化表現。人們通過眼睛認識產品和其特有的色彩,由此通過物質與精神的互動,對產品的色彩產生豐富的聯想,同時形成共同規律性的認知,其中也包括對味覺的分辨與聯想。例如,一塊蛋糕具有色、香、味、形、質等多種屬性,其中任何一種屬性刺激到人的感官,都會引起人對蛋糕其他屬性的聯想,聞其香則思其形,品其味則感其質。多種感官在互相作用中形成通感,誘發人的潛在的饑餓感,從而產生喜愛并想要食用的心理欲望。五感設計的味覺視覺化表現即酸、甜、苦、辣、咸、澀等味覺元素的視覺化表現和運用。在設計應用中,味覺視覺化表現的概念比較新穎,但在實際運用中十分廣泛和普遍,特別是在食品廣告設計和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和發展特別顯著。飲食文化講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的通感就是一種聯覺效應。當人們看到豐富多彩的色彩時,色彩的色相、色性的構成、色彩的變化都可以使人受到強烈的視覺刺激,并由此得到對該產品特性的初步認識,從而產生與之相應的聯覺效應。聯覺效應常常同時引起人的情感變化,如親近感、興奮感、壓抑感、質樸感等。
3.五感設計的聽覺視覺化表現。人有五種感覺方式,但表述的媒介體卻僅限于視覺、聽覺和由文字或通過視覺或通過聽覺所喚起的五種感覺的集合即“文字感覺”三種。②視覺和聽覺是人類感官感覺世界的不同媒介,不可否認其存在的差異性。然而,視覺和聽覺能夠在藝術世界建立起親密的關系,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音樂和設計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利用音樂藝術和設計藝術存在的相似點和契合點,無聲的、靜態的設計藝術也能引發人們的聯想和想象,表現“畫形于無象,造響于無聲”的意境。五感設計的聽覺視覺化表現即視覺與聲音的訓練,如樂曲、歌曲、風雨雷電、方言、動物鳴叫等聽覺元素的表現和運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視聽藝術的不斷融合,視覺與聽覺的通感轉譯表現形式也日漸成熟和多元化。
4.五感設計的嗅覺視覺化表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設計手段的革新,人們對傳統的視覺形式越來越麻木,而對于具有高度視覺刺激的新型表現形式表現得更為敏感和易于接受。視覺創新已成為連接已知與未知的橋梁,成為一種材料更新穎、邊界更模糊、手段更綜合,在視覺經驗上直接挑戰極限的實驗性生活方式。五感設計的嗅覺視覺化表現即視覺與氣味的訓練,如清新、芬芳、甜蜜、腐腥等嗅覺元素的表現和運用。在廣告設計和包裝設計中,優秀的設計作品能提供給人廣泛的視覺聯想空間,滿足不同人的審美需求。
5.五感設計的情感視覺化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通過語言來溝通的,商品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通過商品的形態及功能來傳達。在設計過程中,把商品當作生命體構成,通過移情的轉化形式,把商品的個性表現出來,有時甚至用夸張的形式突出激情,使受眾震撼,激發受眾的視覺情趣。五感設計的嗅覺視覺化表現,如悲傷、危險、緊張、束縛、輕松、愉快等元素的表現和運用。設計師的心理感受構成了商品的特征,他們給平面設計注入了情感,就像鑲在商品上的微笑,啟示著設計的表情是視覺物質材料賦予人性情感的體驗。例如,在招貼設計課程教學中,利用五覺通感理論,并加入人性化情感表現方式,能開拓學生創造性思維,從常規中求異、求新、求奇,打破傳統單一的定式,尋求一種全新的、開發訓練的方式和教學方法(圖2)。在這些設計中,視覺、聽覺和味覺是最富有精神性的感覺,它們之間的相互通感對設計作品起著主要作用,但嗅覺、觸覺之間的通感輔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總之,對于設計作品,當設計者的感官經驗轉化為想象經驗,往往對藝術設計產生更為具體、真切直觀的感受,設計者和受眾之間通過五感設計的表現方式,創建交流的橋梁,綜合多種感官的功能和特色,于無形中見有形,于無聲中聽有聲,甚至眼里聞聲、耳中見色,產生感覺互通、輻射滲透、實幻互補的創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