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我國干部教育培訓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其中現場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場教學是戶外教育的一種具體形式。戶外教育在國外研究廣泛,產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現場教學對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發揮了重大作用,也存在應用不廣泛、教學點開發不足、教學效果欠佳、教師專業度不夠等問題。對比國外研究,結合我國干部教育培訓實際,通過加強對現場教學點的重視、豐富現場教學的形式、提高講解質量、培養專業教師等方法,一定能使現場教學更好地發揮“感動一陣子修煉一輩子”的獨特功能,使干部教育培訓課程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戶外教育;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
黨中央一直重視干部教育培訓事業,強調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就要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與創新。《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和《干部教育培訓條例》的出臺明確提出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推廣多種方式的教學。新的教學方法從嘗試、改進到推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思、適應與調整,而現有的理論研究尤其是一些相對較為成熟、有體系的理論成果能夠給審視、檢測、發展現有教學方法提供很多靈感與啟示。近年來,戶外教育在國外得到了廣泛研究,許多優秀成果十分具有啟發性。深度研究國外的戶外教育理論,并根據我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將對改進我國目前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大有裨益。廣義的觀點認為所有發生在教室以外的教育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戶外教育,而現場教學都是在教室以外的地點展開,其中也包括一些戶外開展的教學活動,因此用戶外教育理論指導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存在可能性。隨著對干部教育培訓教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十分迫切。新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會出現各種困難與阻礙,其中一些問題與國外戶外教育理論研究過程中遇到過的問題有很大的相似性與共通性,因此分析研究國外的戶外教育理論,給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以啟示也有其合理性。
一.戶外教育的定義與歷史發展
(一)戶外教育的定義
近年來戶外教育在歐美國家受到廣泛關注,學者們從不同側重點提出了不同的定義。美國戶外教育研究的先驅唐納森(G.W.Donaldson和L.E.Donaldson)提出:戶外教育是在戶外、關于戶外并為了戶外而進行的教育。這一定義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雖然側重點不同,但學者們普遍認同戶外教育這一概念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戶外教育研究者普利斯特(SimonPriest)認為戶外教育應當包含戶外的教育的所有形式,包括冒險教育和環境教育。他同時指出學生通過戶外教育得到人際關系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建立。戶外教育研究者吉爾伯特森(KenGilbertson)等人在比較不同的戶外教育的概念后指出:雖然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但是所有關于戶外教育的定義都指向一個主旨,即通過在戶外直接形成的經驗,人們可以認識自然、認識自我以及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
(二)戶外教育的歷史發展
對我國來說戶外教育理論是較新的領域,但實際上戶外教育在歐美國家有悠久的歷史。戶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國童軍的活動,童軍創始人貝登爵士(BadenPowell)在童軍中設計展開多種戶外活動,以期鍛煉童軍的男子漢氣概。其后,德國人漢恩(KurtHahn)在英國韋爾斯(Wales)地區成立了第一所戶外教育的專門學校——外展訓練學校(OutwardBoundSchool)。1861年甘恩(FrederickWilliamGunn)建立了美國第一個有組織的學校夏令營——格納瑞男子夏令營(theGunneryCamp),這也是美國第一個戶外教育項目,因此甘恩被喻為“有組織夏令營之父”。關于戶外教育的理論研究在20世紀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夏普(L.B.Sharp)是第一批戶外教育的擁護者之一,他指出:所有應該并且可以在教室內教授的知識都應當在教室內教授,而那些通過直接涉及學校外自然和環境的體驗能達成最佳學習效果的知識就應當在學校以外教學。史密斯(JulianSmith)指出戶外教育包含所有在戶外和為了戶外的觀點,這一觀點的支持者認為,戶外不僅是一個學習環境,也是可以學習和使用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場所。
二.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場教學對加強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現場教學法的應用不廣泛
近年來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不少培訓單位開始嘗試使用諸如現場教學、拓能破冰等一些戶外教育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等革命老區黨校、干部學院和培訓機構的現場教學法已初步形成特色。然而,整體考察現場教學應用的領域與范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對現場教學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充分發揮現場教學的優勢為干部教育培訓服務,總體來說干部教育培訓中對現場教學方式的應用存在不足。
(二)現場教學點的開發不足
近兩年來,現場教學的形式在我國干部教育培訓中有了迅速發展,各培訓單位也在不斷挖掘當地的教學資源,建立了許多現場教學基地。然而,我國目前干部教育培訓的現場教學點多為黨史黨性教學點,種類較為單一,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現場教學點等待發掘。
(三)現場教學的效果欠佳
由于剛剛起步基礎較差、理論支持較弱等原因,現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新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課堂不夠自然,又因其在戶外進行的特征常常會造成課堂的無序以致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目前有一些現場教學尚存在匆匆趕到現場教學地點,草草瀏覽就收尾的情況,致使教育的成分弱于參觀的成分,有形式大于意義的嫌疑。一些培訓單位力圖精心設計現場教學活動的環節,將活動打造得豐富多彩,卻沒有抓住教育這一核心目標,沒能充分挖掘現場教學點的教育意義,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四)現場講解員專業程度不高
目前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的教師大多沒有受過專業的戶外教育訓練,有些從別的崗位轉化而來,有些干脆就由班主任、導游兼任。他們由于工作多且繁雜,很難全面了解每項現場教學的意義,或者雖然對該現場教學點有較為全面的了解,但解說的意味更多,不能針對干部教育培訓的學員進行以教學為主的升華,不能很好地指導學員活動與學習,教育目標難以真正實現。
三.戶外教育理論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啟示
(一)加強對現場教學法的重視
我國干部教育培訓之所以對現場教學的應用不足,究其根本是因為對現場教學的重視不足。國外許多研究都指出戶外教育許多重要意義,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吉爾伯特森(KenGilbertson)等人指出戶外教育是一種強調直接經驗和多感官經驗的教學方法,歷史上很多教育家都強調直接經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羅素、裴斯泰洛奇、杜威等都是直接經驗的擁護者。其次,戶外教育可以調動學員的所有感官來學習,夸美紐斯曾說最好的學習就是通過感官來進行的,在戶外教育的環境中,學員可以直接觀察、接觸與感受教育材料,因此可以達成最大程度的理解與教育效果。再次,戶外教育有助于增強學員之間的溝通。干部教育培訓的學員通常在工作上是有所連結的,而戶外教育提供了比教室內課程更加自由和開放的氛圍,給學員交流溝通的空間與平臺。最后,戶外教育還能夠幫助學員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有利于團隊的打造與建設。一些團隊活動也有助于團隊的打造,使學員找到團隊歸屬感,這對同一單位或系統進行的培訓顯得格外重要。從戶外教育的重要意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現場教學對于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不管是干部教育培訓的培訓單位還是學員,要正確認識現場教學對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加強對現場教學的重視,才能更加全方位地利用現場教學,給予現場教學在干部教育培訓中應有的分量。
(二)豐富現場教學點面
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中現場教學點開發不足的問題,要在進一步發展現有現場教學的基礎上,盡可能挖掘多種形式的現場教學點。要挖掘新的不同類型的現場教學點,讓現有現場教學的教育類型更加多元。培訓單位可以發掘黨史黨性教育的紅色現場教學點,城市建設規劃、鄉村發展打造的現場教學點、社區的維護建設等建設規劃的現場教學點,還可以發掘歷史古跡、文化遺產等的文化傳承類的現場教學點,使現場教學可以傳遞的精神與教育的涵義更為廣泛。現場教學的破冰活動也應打開思路,探索不同類型的活動、游戲、競賽等,讓破冰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又富有趣味性。此外,還應該引入一些新的現場教學形式,如近年來極受好評的拓展訓練等活動就值得引入干部教育培訓的課程中。很多單位都進行過這樣拓展訓練的嘗試,大多都有不錯的效果。將其元素引入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既能鍛煉干部個人的思想意志,陶冶個人的情操,又能錘煉干部的團隊精神,升華發展而至實現教育目標。總而言之,將不同的現場教學形式引入我國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將會使干部教育現場教學的課程設計更加合理與均衡。
(三)提高現場講解的教學質量
現場教學主要通過學員的體驗形成直接經驗進行學習,然而即使是直接經驗的頭號推崇者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承認,直接經驗是冗長而龐雜的。現場教學中對于直接經驗的選擇、組織與升華處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員對這些直接經驗的理解與吸收,因此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我國干部教育目前對現場教學的應用尚處在起步階段,普遍存在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切實提高現有現場教學的教學質量是工作的重點。一堂高質量的現場教學課程,應當做到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體驗,還應讓學員學習到知識,產生認識上和情感上的升華,達到“感動一陣子,修煉一輩子”的效果,因此要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現場教學要時時不忘教學目標。由于戶外教育中學員會接受到較多的信息,因此在設計課程時要先考慮課程目標,課程設計圍繞著課程目標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使學員的注意力不致分散,從而產生有效學習。諸如紅色現場教學點教學,信息量通常較大,只有抓住黨史黨性教育的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在諸多信息之中進行選擇,帶領學員了解學習,再進一步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讓現場教學不至于成為簡單的瀏覽參觀。此外,課程設計之前要充分了解學員的特征,諸如學員的知識背景、工作背景等信息。在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可以在現場教學中的體驗與學員的背景中尋找聯結,以加深學員的體驗與理解。當然,一堂好的現場教學課離不開精心的準備計劃與反復的錘煉修正。在教學之前要充分考慮到各方面因素,做好萬全準備。同時課后要多與學員交流,參考學員反饋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干部教育現場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培養專業的現場教學
教師戶外教育專家康萊德(LawrenceH.Conrad)曾指出戶外教育教師必須受到專業的訓練。一個專業的戶外教育教師必須掌握多種能力,首先必須能夠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完整地進行課堂的授課,并達到戶外教育的教學目標。其次,因為戶外教育的課堂通常周邊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求教師要擁有較高的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此外,由于戶外教育中每個學員產生的感受大不相同,容易出現種種不同的狀況,因此戶外教育教師還必須要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最后,由于戶外教育涉及到更多的戶外活動,因此也要求教師有較好的體能和身體素質。
目前我國干部教育現場教學多使用現場講解員和班主任進行教學,這種做法很難保證教師的專業度,因此應當著力培養專業的戶外教育教師。目前有經驗的班主任,可以根據其擅長的戶外教育類型,進一步加強專業培養與鍛煉,爭取在每項現場教學課程中有1~2位精通該項目的班主任,這實質上就是各培養單位在某些現場教學點上培養專業教師的過程。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掘社會辦學中優秀的戶外教師與之進行合作。研究國外戶外教育的理論成果可以給我國干部教育中的現場教學帶來不少啟示。根據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這些啟示會使現場教學更好地發揮“感動一陣子,修煉一輩子”的獨特功能,使干部教育培訓課程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杜曉成1;談嘉吟2 單位:1.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