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思路和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整體進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完善,對于農牧區的經濟建設也在逐步加快,要全面的實現農牧區的現代化進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農牧民的綜合素質,所以加強對農牧民的教育培訓工作是尤為重要的,本文就目前我國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現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對策做了相關的論述。我國對農村和牧區的現代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建設新農村和新牧區也逐步的成為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理念,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深入的研究如何發展農業的現代化進程,研究表明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我國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農牧區現代化建設的重視,對農牧區的實際生產狀況展開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農牧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學技術能力在生產建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單純的體力勞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的需求,所以相關的部門也就對農牧民展開了相關的教育培訓工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區域性差異
目前,對于農牧區教育培訓工作的資金投足有明顯的區域性差異,一些經濟不發達的農牧區對于農牧民培訓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從而導致了該地區農牧民收入較低,人口流失嚴重,具備一定文化素質的農牧民都向城市遷移,留守在農牧區的農牧民綜合素質水平較差,嚴重制約了培訓教育工作的展開和農牧業現代化的進程。
(二)教育培訓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某些地區負責農牧民教育培訓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對農牧民文化科技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導致了培訓教育的形式過于單一,培訓的內容也很枯燥,理論的灌輸多于實際的操作,教學媒體落后,根本達不到培訓教育工作的目的,也無法調動農牧民的學習積極性,優秀的科研成果也難以被農牧民所吸收。
(三)教育培訓體制不健全
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體制不夠健全,首先,缺乏嚴謹的管理機制,對于農牧民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工程沒有嚴格的監督管理,導致農牧民學習缺乏動力,認為文化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可有可無,其次,缺乏相應的考核制度,考核是驗證教育培訓效果的最直接手段。
(四)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地區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師資力量不足,教育工作者的年齡偏大,導致了教育觀念的固化,也無法根據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來與時俱進的優化教學方式,教育培訓工作的效率不高。
二.加強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農牧區的經濟要進行發展并加快現代化的進程就必須提高農牧民的綜合素質水平,無論是文化水平還是科學技術能力都要有一個質的飛躍,這就需要對現今的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不足之處進行優化和改革,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表明了我國對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
(一)縮小區域間的差異
針對經濟不發達的農牧地區,相關的部門應該加大扶持的力度,加大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經費支出,改善教育的基礎設施,加大相關的宣傳工作,激勵當地的農牧民主動參加教育培訓,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還可以鼓勵企業也加入到教育培訓體系當中來,用教育培訓的方式來為企業自身儲備勞動資源,農牧民在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的同時也有了就業的環境。
(二)創新教學方式
在時代的發展中,教育永遠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牧民教育培訓的工作者,也應該加強自身對工作的認識,提高教育意識,首先要對農牧區的實際狀況和農牧民的文化水平深入了解,制定出符合當地農牧民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的內容,加大和學員的互動和交流,多進行實際的操作,調動農牧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完善教育培訓體制
完善教育培訓的體制,首先,對于參加教育培訓的農牧民進行有效的監督,其次,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來驗證教育培訓的效果。
(四)加強師資力量
加強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的師資力量,引入高新技術人才和高學歷的教學人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強教育的主體力量,也能夠逐步的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提高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全面的提高農牧民的綜合素質水平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保障,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作者:襲雅楠 單位:021000呼倫貝爾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