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與研究生思政課連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分為本科和研究生兩個階段。由于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思政課在不同階段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也有各自的特色。目前,接受思政課“05新方案”教學的本科學生也已經進入到了研究生階段,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新方案也即將開始全面實施。如何做到這兩個階段的思政課教學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元素的自然銜接,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這不僅對鞏固本科階段的教學成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對研究生階段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提高和拓展也是十分必要的。鑒于此,正確處理本科與研究生階段思政課教學銜接關系十分重要。
一、注重課程銜接的科學性,保證教學內容的發(fā)展性
為了做到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思想性和價值觀教育內容的遞進性,我們必須要在教學實踐中做到兩個階段不同課程和教學過程之間的科學銜接,在培養(yǎng)目標上做到無縫對接?!吨泄仓醒胄麄鞑拷逃筷P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中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原則是“課程的導向性”、“課程的層次性”和“課程的實效性”,因此要“著力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形成本科、碩士、博士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內容相銜接、層次要求有區(qū)別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體系?!笔聦嵣希挥兄匾暋罢n程的層次性”,做到教學的針對性,才能把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內在一致性貫徹到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去。因此,隨著教育對象知識結構的豐富和認識能力的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必須要越來越充實。在教學內容的深度上,研究生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是對本科階段相關課程的一種自然延伸和深入發(fā)展。從教材來說,目前碩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分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和“自然辯證法概論”兩門主干課程,它們都是對本科階段相關內容的發(fā)展和自然深入。即將實施的研究生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新方案將這一階段的碩士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確立為一門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和兩門選修課“自然辯證法概論”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博士研究生為一門必修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和一門選修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本次課程改革新方案十分重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在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我們尤其要高度重視本課程與本科階段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相關課程內容的科學銜接。研究生階段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是對本科階段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中相關內容的深入研究和科學展開。該課程從其思想的歷史文化淵源、社會發(fā)展背景入手,全面地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發(fā)展、基本理論及其實踐進行了科學地分析與論述,有著極強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新課程設置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在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背景下,分專題研究和介紹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深化和拓展本科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進一步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這種對接既要做到完整、有效,又要做到不重復、有新意;既要有思想高度,又要有理論深度;既要有學術性又要有實踐性。這種步步深入的教學過程可以深刻揭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榜R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和“自然辯證法概論”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貫徹到不同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具有強烈的科學方法論意義。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將有助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的完整掌握與運用。如自然辯證法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貫徹到自然領域,貫徹到人與自然的關系和社會發(fā)展領域。這正是對于本科階段已經學習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物質觀、發(fā)展觀及人與自然關系等基本內容的科學展開和具體運用,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高度統(tǒng)一。重視對其內容的有效對接不僅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認知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階段主動地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導自己的知識學習、科學研究和人生發(fā)展。
二、貫徹教學目標的一致性,體現(xiàn)教學效果的遞進性
雖然從學制上說,高校思政課教學分成本科和研究生兩個不同的階段,與之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有著一定的差異,但是這兩個階段在教學目標上有著本質的一致性,都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根本任務的。《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強調指出:“著力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形成本科、碩士、博士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內容相銜接、層次要求有區(qū)別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體系?!?事實上,本科階段的思政課教學是研究生階段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基礎,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則是本科生思政課教學的自然延伸和內在發(fā)展。它們在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養(yǎng)與構建方面不僅有著目標的一致性,同時也有著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的遞進性。在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我們必須強化本科階段思政課教學成果,“幫助研究生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研究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要求進行豐富和提高,對其教學目標進一步加以強化。所以,在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目標一致性和教學效果遞進性的統(tǒng)一。有些人可能有一種誤解,認為在思政課教學中強化其思想性是針對本科生而言的,研究生階段的教學特點是重在“研究”,所以思政課教學也是如此。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這種錯誤認識不僅割裂了高校思政課兩個階段教學的有機性和連續(xù)性,而且也會導致在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忽視對教學內容的思想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的強化。或因為過分強調對某種存在學術爭議問題的研究和闡釋而淡化了其中的意識形態(tài)性,甚至在解釋當代學術爭鳴等問題時,沒有突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時代性,不能正確認識以所謂“學術探討”、“還原歷史”和“價值中立”等名義出現(xiàn)的一些社會思潮的本質,或者在對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問題上形成一種錯誤認知[1]。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學生社會歷史觀的混亂。這樣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不僅不能達到課程研究性的追求,反而會削弱本科階段教學的思想性,也妨礙在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對本科階段教學成果的鞏固和深化。這樣說,并不是反對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性學習,而是要強調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這種研究,必須是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完整認識和深刻領會為目標的,并最終使受教育者達到正確人生觀的磨礪和核心價值的目標建構,而不是以對某種知識性的認識或“研究”來代替政治理論課的核心目標。同時,這種研究也不能損害對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根本目標的貫徹,這也正是高校思政課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一致性之所在。在本科階段,鑒于教學對象的學習時間和認識能力等因素的制約,有些復雜的問題是不可能加以展開的。相反,由于研究生大都接受過一定的學術研究訓練,這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強化的重要機會。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思政課教學要求和目標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建立在本科思政課教學基礎之上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不僅是本科思政課教學的收獲季節(jié),更是對本科教學成果的放大和強化階段。顯然,如果在研究生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時刻重視貫徹這種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和教學效果的遞進性要求,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不僅會成為本科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倍增器,而且能使這種教學效果邁向更高的層次。
三、關注教學對象的特色性,強化教學目標的實踐性
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本科階段相關課程教學相比,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尤其表現(xiàn)在因教學對象的年齡和知識結構的差異而造成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等方面的不同。從教學方法上說,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可以更加多樣。不僅是本科階段被廣為使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辯論法、社會實踐法等方法還可以繼續(xù)使用,對于研究生而言,因為其接觸的社會更為廣泛、對社會的認識更為深刻,課程教學中的思想性、學術性和研究生的特點可以結合得更為緊密。從教學內容上說,研究生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將會更加深刻和透徹。研究生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研究,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也可以使他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不論是對人文社會科學專業(yè)的學生還是對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學生而言,通過在學術研究中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僅可以強化自己對正確學術路線的堅持,也因為有著正確科學方法論的指導而能夠深化自己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從教學實踐上說,研究生的社會實踐領域更為廣闊。在本科階段,由于受限于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和社會閱歷,有的問題可能已經超越他們認識能力,較難準確把握。在研究生階段,有不少學生可能會因學術活動而出國或出境,這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使他們對不同的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社會生活有著更為直觀的認識,這都是我們加強政治理論課教育的有效素材。由于研究生階段的閱讀面、研究領域和實踐范圍更為廣闊,所以在其思政課教學中,強化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性和思想性更是必需的和緊迫的。如果我們能用好這個資源,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教學內涵。如有條件,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在學生出國或出境之前與其溝通,提醒他們觀察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讓他們帶著問題出去,有意識地對不同國家的不同發(fā)展道路及模式、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進行一些觀察和思考,這會更加深化他們對本科至研究生階段的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理解。如果條件具備,可以讓去過境外不同地區(qū)的學生回來后進行相互交流,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深刻內涵,也能夠加深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這其實正是對教學成果的一種強化和放大過程?!?5新方案”的主旨在于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即是一種整體性的表現(xiàn)[2]。一般說來,經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學生大都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能對其精神和思想有著較為清晰的理解。在研究生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帶領學生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文獻,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實踐性,深入學習、領會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加深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體認。所以,在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我們必須要注重從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教學發(fā)展到對馬克思主義豐富思想內涵的完整把握,從對馬克思主義的知識性學習發(fā)展到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思想性的深刻領會。在此基礎上,引導研究生主動將內化到思想深處和知識結構中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來指導日常生活、科學訓練和學術研究,注重將這種內化到精神中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外化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之中,從而完成一個從內到外、從學習到實踐再到認識的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
顯然,只要我們在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體現(xiàn)出這種課程之間的科學銜接和對教學內容的邏輯發(fā)展,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運用具體的研究領域中。將理論的力量轉化成現(xiàn)實的作用,從而在學生的具體生活中體現(xiàn)出思政課教學的有用、能用和實用。這不僅有利于研究生正確學術立場的形成,對其正確人生觀的鞏固和核心價值的強化與貫徹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