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道德資本的經濟倫理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在體育產業發展中引入道德資本的必要性
(一)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道德喪失問題在體育產業發展中,道德資本的核心是個體的道德素質。缺乏道德資本的運作,也必然會導致職業體育道德的喪失。在健康的體育市場中,體育法律法規等正式規則對人們體育行為的約束很小,大部分行為是通過道德、習俗等非正式規則來約束的。道德作為一種自律機制,可以輔助體育法律法規發揮作用,降低執行成本[5]。隨著我國體育的職業化和商業化,體育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機。在經濟利益誘使下,會有一部分運動員或教練員曲解“利益最大化”原則,見利忘義,忽視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導致體育產業發展背離其本質,不僅會置他人于高風險的位置,同時也會把自身置于危險的境地。目前,體育市場中出現了商業欺詐、假冒偽劣體育用品、拖欠運動員工資、罷賽、假球、黑哨等道德喪失的惡劣現象。道德資本作為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一種特殊經濟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人文價值。道德資本可以減少和遏制賽場暴力、貪污受賄、假球、黑哨、賭球等現象發生,減少管理成本;可以激發體育主體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組織凝聚力,提高企業效率;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體育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6]。
(二)我國體育產業中引入道德資本的作用在體育產業發展中引入道德資本是體育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作為一種精神資本及知識資本,道德資本介入體育產業對其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其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資本要素。1.重構體育企業的經營理念,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在資本主義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市場經濟無道德、倫理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常態。正如恩格斯所說:“在資產階級的社會里,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了金錢存在的,他們本身也是為了金錢活著的,好像全世界只有賺錢能讓他們快樂,他們完全忘記了世界上除了金錢還有其他的幸福。”在當時的社會,商人因此被人認為是自私、冰冷、毫無道德感的機器。然而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道德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倫理道德在經濟中的作用。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倫理道德在經濟中的這一作用也更加凸顯,因此,讓道德資本介入體育產業對體育產業的經營理念的重構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從根本上來說,體育產業是一種“為人”的產業,基于消費者需要進行生產,“以人為本”是其產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顯然,體育產業是一種具有道德感的行業,經濟最大化的做法與真正的企業精神是相悖的,并不符合社會的期望[7]。所以,道德資本的介入,能夠更好地重構和規范其經營理念,為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靈魂,使體育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使體育企業生產向人性化靠近,提高其市場占有率“產品人性化”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能最大化地滿足,人們的本質需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離不開其“人氣指數”,而“人氣指數”則與企業“道德指數”和人性化產品分不開。在《倫理經濟學原理》中,德國著名經濟倫理學家科斯洛夫斯基曾指出“商品中的非物質性價值成分所占比重正在不斷增長”,所以,企業必須重視文化道德“軟實力”,對道德資本加以重視。商海如戰場,誰能稱霸成為領跑者,最主要的還是其產品及服務,相對體育產品而言,主要看其產品是否人性化、是否具有道德理念。體育企業的道德資本意識,可以促使其始終立足于人性化,打造出一流的人性化產品,如耐克、特步等,其企業理念都與道德資本有密切關聯。體育產業要受到消費者的認同,必須轉變文化價值觀念,向文化和道德營銷轉型,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道德信任感。道德資本的介入能有效促進其轉型,使其更受消費者喜愛,從而促進其市場占有率的提高。3.減少體育企業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成本貫穿在任何管理和交易中,減少成本是經濟交易中所有企業追求的目標。管理學的流行觀點認為,保證對下屬的嚴密控制能盡可能地縮減管理跨度,進而減少管理成本。道德資本的介入能夠將有形資本激活,加快有形資本的運轉[8]。在管理上,道德資本通過對組織制度人性化的設計,能優化資源配置,激發成員的潛能,將員工這種有形資產盤活,提高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使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寧波智丹體育公司提出如下道德資本理念:誠信、認真、精益求精;安踏對道德理念的恪守存在于每一個員工的心中,企業員工在這種道德規則之下自然會履行各自職責,為其減少了不少管理成本。道德資本對交易費用的節省也有重要作用,交易費用的問題主要在于失信這種道德問題。不信任和猜忌會增加交易費用,“信任”這種道德資本若介入其中,必定能贏得人們的信任感,使交易成本有所降低。
二、在我國體育產業中培育道德資本的策略
中國體育產業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1998年,中國已經被世界評為世界體育用品生產大本營,2000年世界體育用品產量中僅我國就占據65%,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總值增長規模每年更是高達493億元以上,但道德資本在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介入卻并不容樂觀,歸結起來,一是因為道德環境惡劣,二是企業經營理念的扭曲。因此,培育體育產業道德資本要成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完善體育法規,為培育良好的“道德環境”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規與倫理道德是約束體育產業的兩大規則,只是法律法規更具有直接約束力。對體育產業法規進行構建和完善除了可以規范體育市場外,還能提高道德資本的介入和運用,促進體育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立法工作1994年才開始,起步較晚,總體看來體育產業法規的數量十分有限,仍然需要完善。道德環境的好壞對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說古已有之,可見環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體育法規之外,必須培育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體育企業作為道德主體必須積極地培育道德環境,從自身做起,絕不做違背道德之事,堅持美德、正義、勇敢與誠實,在道德的依托下轉變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提高道德權利意識,滿足消費者和公眾對體育企業的道德要求。體育法規的完善與培育良好“道德環境”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體育法規的完善能夠為“道德環境”提供制度保障,良好“道德環境”則能促使體育法規更好地實施,從根本上改變體育領域的道德資本介入狀況。
(二)體育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做講道德、講良心的體育企業要改善道德資本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介入現狀,體育企業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為此,體育企業應該不斷學習、創新,促進企業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企業文化的不斷發展,并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對體育企業家們來說,更要明白自己的責任,時刻謹記自己心中流淌著“道德血液”。領導的帶頭作用能很好地激發企業其他管理者和員工的創新熱情,調動員工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給企業發展注入更大的精神動力。2007年對超過4000名企業家的調查數據顯示,90%以上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優秀的領導必須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更多消費者的調查也顯示,具有強烈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更受他們信任。所以,在道德資本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評價企業準繩的今天,體育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做講道德、講良心的體育企業。
(三)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塑造優秀的現代體育企業文化道德資本除了與人們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經濟關系有關外,對社會關系中的道德關系更加關注。在社會關系中,人們要培育道德資本,就需要在人與人之間培育道德關系,這種道德關系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本身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資本。作為企業創新和發展的靈魂,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括企業工作作風、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各種因素。在以人為本的時代大潮中,現代體育企業也必須以人為本。只有重視自身企業文化建設,加強道德資本培育,才能使現代體育企業在整個體育市場中脫穎而出。體育企業首先應該明確文化建設的目的,在兼顧企業經濟利益的同時關注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員工的人格、權利以及經濟利益,這樣才能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企業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四)加強體育產業輿論監督,營造體育市場公平競爭的氛圍作為規范社會的一種重要力量,輿論在道德環境中主要表現為依據主流價值觀多數人對少數人的行為進行評價或給其帶來影響。從這一角度來看,輿論是帶有一定道德教育功能的,能夠提高個體的道德素養,對體育法律法規的實施具有輔助和強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監督和調控體育經濟活動主體的經濟行為。當前,輿論在體育市場中所發揮的監督作用已經越來越大,對體育市場中的一些不道德行為具有強大的約束力。因此,體育企業必須重視自己的社會形象,加強體育產業輿論監督,營造體育市場公平競爭的氛圍,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客觀、公正、真實地報道體育產業中的事實;要不斷完善新聞審查制度,建立暢通的新聞輿論傳播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給體育市場營造透明公正的氛圍,提高人們對體育企業的道德信任感。體育產業并非純粹的經濟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體育產業在發展中實際上還蘊含著一定的道德價值,道德資本在體育產業發展的介入對體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經濟轉型時期,應不斷采取措施,在體育產業中培育道德資本,從而促進體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喬金雨單位:濮陽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