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美術教育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文章從美術理論的角度,針對目前美術界存在的有些理論素質相對欠缺、美術院校對美術理論課程不夠重視等問題,對照西方美術教育專家對美術理論觀點的比較,說明美術理論課程在我國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術理論美術教育重要性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美術教育從20世紀初發端,經過了漸興、停止、恢復、發展等階段的近百年的發展,今天已呈勃勃興盛之勢。但在這興盛之中,卻也呈現出某些問題,這些問題既阻礙著美術院校的發展和完善,又對一些美術從業者和學生的發展存在不利。
一、美術界人士對美術理論還應更加重視
近年來,中國美術界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藝術浪潮,從“85美術”到“波譜”“玩世”“潑皮”“艷俗”等。在這一波波的藝術浪潮中,有些藝術家由于相對欠缺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基礎為基奠,缺少對中西方藝術史和藝術背后的整體知識的系統了解,致使他們在這些藝術浪潮中雖不乏創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時代力作,也有一些單純模仿西方藝術樣式的矯飾的作品。
叔本華曾說:“人類總免不了會犯同樣的錯誤。”在今天的美術界,有些人仍視美術理論為美術創作的附庸。比如筆者的一個小有名氣的藝術家朋友就曾不屑地認為“藝術家所需要的是靈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體驗,而不是理論。”筆者認為,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積淀又何來靈感?沒有理論知識引導情感表達創作定會顯得蒼白無力。今天,有些青年藝術家都把自己一頭扎進畫布而不學習理論知識的現狀,并把這些視之為是對藝術的另一種“執著”。然而,筆者看來,他們中有些殊不知這份“執著”有令人扼腕的嘆息。
有幾次,筆者遇到幾個某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的自由畫者,他們問:“誰是八大山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個年輕的男孩還問到:“是八個大山人嗎?”筆者啼笑皆非。然而,當我們了解到有些專業美術院校的課程設置,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狀況出現。在我國,有些高等美術院校的課程設置,其美術理論課所占的比重相對不高。一些繪畫專業在有些學校在設置的專門的美術理論課課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一些學校的美學概論、中國美術史、西方美術史等被列入公共文化課范圍內,總課時約占公共文化課的30%左右。
二、從西方學者的觀點,談美術理論的重要
西方本質主義美術教育家艾斯納和格內爾認為,美術是人類文化和實踐極其特殊的一面,人類的美術能力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教育和學習的結果。因此,艾斯納和格內爾認為,美術教育作為現代大眾化教育的一支生力軍,其最合理的專業課程設置應該包括下面四大部分,即: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和美術創作。在艾斯納和格內爾的這份課程列表中,美術理論所占有的比例明顯很大。由此可見,西方美術教育者對美術教育理論素質的重視程度相對還是較高的。
美學是與人生價值問題相聯系的。美術院校通過對美學課程的設置可以使學生在對美的本質、形態、類型等問題的了解的同時,增強對美的感悟、認識、鑒賞和判斷能力。而美術批評是在美術欣賞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標準對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所作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對美術批評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清晰的思維能力和高層次的審美判斷能力。而美術史的學習,對于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說就更顯得重要。學習任何專業的人,都應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的歷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學專業在歷史進程中所處的位置、狀況。俗話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美術院校學生通過對中西方美術史的學習,不僅可以認識和了解過去美術史的發展和現狀,更在于他們可以去傳承其中優異的部分,去開拓更加寬廣的藝術局面。對于美術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習美術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從我國豐厚的文化積淀中去汲取養分、獲取靈感。師古人、師傳統,猶如師造化一樣都是我們重要的學習方法。
三、從美術教育的本質看美術理論的重要
中國美術教育是在20世紀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國”的口號下發展、壯大的。“美育救國”在今天仍然具有發展國家,提高人們審美意識的時代緊迫感。因此,美術教育在今天作為大眾化教育的生力軍,其本質仍然是“美術文化和審美文化的教育”。面對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們對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漲,美術學院作為有一定社會責任的社會教育機構,所培養的人才理應是適應社會,進而改造社會和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具有獨立審美自覺的人,而不應僅僅是單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養的理應是服務于社會,也服務于自己的美術工作者、美術教育者和美術熱愛者,而不僅僅是所謂的藝術大家。
在我國當代高等美術院校中,只有既重視專業理論又重視專業實踐,使兩者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審美教育的途徑。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這兩者相對而言,專業理論是“虛”的教育,其重視的是精神素質的培養;而專業實踐課則是“實”的教育,其重視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養。只是當這“一虛”“一實”相結合時,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時,才是最有益于一個審美的人的發展。
結語
美術理論是重要的,無論是對于一個想要在實用美術領域中有所收獲的人,還是一個想成為藝術大家的創作者來說都如此。好在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已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一位當代西方哲人所說,在藝術領域,你的理論知識和思想意識的多少與高低將決定著你的眼界有多高,也將決定著你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參考文獻:
[1]高名潞等著.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潘耀昌.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版.
[3]阿瑟·艾夫蘭.西方藝術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