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作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文審美素質的高低是體現一個人語文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滲透審美教育,力求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只有這樣,才能讓作文教學為提高全民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一、在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審美觀是指一個人從審美的角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判斷和評價。學生的每篇作文都能體現其的審美觀。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源泉,寫文章無論是寫人、敘事還是狀物,總是表達出或喜愛或憎恨、或贊同或反對、或贊揚或批評,這些思想、觀點、態度都受學生審美觀的制約。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這一過程也是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寫作能力的過程,同時又是教學生學做人的過程。
實踐證明,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對事物往往缺乏全面的、正確的、深刻的認識,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是選材不夠新穎,立意不夠深刻,甚至出現觀點上的錯誤,致使寫作水平提高緩慢。基于這種情況,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命題的導向、素材的分析、主題的提煉,引導學生發現社會生活中美好的、積極的因素,用自己稚嫩的筆去謳歌、去贊揚。例如,寫人的文章,學生往往只會寫出人物外表的美麗、行為的善良,這時教師就要啟發學生進一步挖掘人物品德、精神、心靈的美好,使文章的立意得到升華;記事的文章,引導學生剖析事情的積極意義,摒棄其消極因素,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寫景狀物的文章,教給學生從司空見慣的平凡景物中,發掘它的優美與崇高。通過這樣一系列的作文訓練,來增強學生的道德認識,發展學生的信念,提高辨析美丑的能力,形成健康正確的審美觀。
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指一個人對事物審美感受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作文中材料、技巧、思想三者缺一不可,思想是受審美觀決定,而材料的搜集、技巧的選擇,則受到審美能力的制約,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學會觀察,培養審美感受能力觀察是寫作的基礎,是學生直接感知周圍事物的思維過程,是整個作文教學的前提。但觀察不是簡單的“看”,而是要做到“會看”。首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大自然。學生對于日月之行、四季交替、樹木花草、鳥獸蟲魚已屢見不鮮,很難有什么美的感受。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命題扭向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去感受、去體會,使向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事物成為頗受學生注意的審美對象,進而激發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平時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對生活中具體的事物多一份感受,多一份分析,多一份評價。這樣長期的訓練,學生會學到有效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審美感受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二)注重品評,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在作文教學中要多聽、多研究,把作文評改和文學精品鑒賞融合起來,這樣才能在比較中提高學生辨別優劣和美丑的能力。另外,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方法,采取“師生共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的方法,使學生成為講評的主體。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創造精神,每個學生都迫切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好的作者和評論者,教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適時地引導學生閱讀、欣賞一些文學名篇,從中汲取作者遣詞造句的精華和謀篇布局的精妙,從而引發學生的審美旨趣,并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三、在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要在扎扎實實地錘煉基本功、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一)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興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學生不能把作文視為一種積極的、能動的創造活動,不能把寫作視為一種能夠顯示自己創造力的過程,所以一見作文就緊張,就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兒童表現欲、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作文競賽、板報展覽、向刊物投稿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以及表現意識,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一吐為快的心態下大膽創造,從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跨越時空的界限,讓視野更開闊,表象更豐富、感受更深刻、創造更獨特。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基本途徑有:一是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深厚的生活積累為想象提供了物質基礎;二是通過廣泛閱讀各類書籍,儲備豐富的知識信息,教會學生建立廣博的知識結構,這樣想象更開闊、更深刻;三是對同一命題、同一材料,讓學生展開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與探索,把思考引向縱深;四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是啟發想象的強烈動力,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真正體現“我手寫我心”,讓孤獨和焦慮得到宣泄,喜愛與歡樂得到表達,最終產生情真意濃的文章。這樣反復的訓練不僅能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還能使學生產生豐富的、生動的想象。
(三)鍛煉駕馭形式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反映客觀事物和表達情感的需要,適當地教學生一些簡單開頭與結尾的方法,承接、過渡的技巧,使文章的結構完整和諧、組合有序,通過選擇詞語、錘煉句子,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準確、鮮明。
作者:霍建林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寶鳳學區東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