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作為一門以教授語言和文化為主的基礎科目,語文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本文通過說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分析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以期能夠為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的事物,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方面因為學生正處于啟蒙教育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高尚的精神品質,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另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感,從而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素質的人才成為社會稀缺的資源。與過去的以知識水平和能力為評價標準的選用方式不同,當今社會更加重視人才的人格和品質。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受到廣泛的關注,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應利用語文的獨特優勢,在學生的幼年時期培養其審美情操,為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審美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通過審美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心靈,從而開啟學生的智慧。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可以拓展教師教學的思路,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此外,通過審美教育,學生可以從中發現語言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具有審美能力和辨別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觀念落后
受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忽視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致使學生缺乏審美能力。實施新課改以后,一些語文教師雖然意識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但卻未能準確的理解審美教育的內涵,使審美教育教學成為形式主義的教學。一些語文教師為了體現自己能夠與時俱進,在教學活動中濫用多媒體技術,忽視了教學目的,降低了語文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環境沉悶
小學生活潑好動,不能夠長時間地集中精力聽課,而教師為維持課堂秩序,往往采用嚴厲的懲罰手段來約束小學生的行為,使得課堂教學環境沉悶。另外,語文教師單純地依靠板書和口授講解,忽視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讓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教師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分析教學內容,獨自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積極地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讓他們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扼殺了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三)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較低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行為舉止、人格素質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如果教師的衣著打扮不得體、行為舉止不恰當或者板書潦草等,都會產生負面作用,阻礙學生審美素質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培養學生審美意識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認識語文的魅力,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語言的韻律美和自然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體驗自然景色,感受到自然景色的靈動美、生命美。另外,在語言韻律美方面,教師可以自己或者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驗到語言的節奏美、音韻美。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審美熱情
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著力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例如,在講《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展示濟南冬天的美景,引起學生的共鳴,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三)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利用這一特點,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講解自然之美時,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大自然,讓學生親自感受自然景色的魅力,體驗到大自然的美好。這種直觀的教學體驗,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
四、結語
語文是一門具有豐富人文內涵和濃厚文化底蘊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學科的獨特作用,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執教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冀暉.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語文學刊,2013(21):154-155.
[2]唐海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1):57-58.
作者:鄒啟玲 單位: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辦耳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