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化生環藥等專業都設置四大基礎化學,但是隨著各行業信息化、智能化飛速發展,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已經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需求。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本文以藥學專業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為導向,為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將理論與實踐、行業發展相結合,在教學內容、考評方式、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基礎化學課程主要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是高等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化工、材料、制藥、環境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是自然科學的入門課程,對化工、材料、環境、制藥各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然而,隨著經濟和行業的快速發展,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呈現的問題越來越多,亟需進行改革創新,以支撐專業和行業的發展。
1現階段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單一陳舊,不能滿足行業的快速發展
一直以來,各高校生物、環境、材料、食品、藥學等相關專業都設置四大基礎化學,但是隨著各行業信息化、智能化、醫藥工融合化的飛速發展,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內容較為老舊,主要表現為單一章節內容、單一學科的驗證型實驗,已經不能滿足各行業的發展需求。例如,有機化學中的乙醇蒸餾實驗、無機化學中托盤天平的使用實驗等,實驗內容陳舊,設備落后,已經遭到淘汰[1]。
1.2考評模式單一,難以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理工類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實踐技術還停留在理論學習的認知階段。上實驗課之前,機械性抄實驗講義當作預習報告、實驗過程中不能對現象和數據進行從原理到現象結論的深層次思考、抄襲其他學生實驗報告且不能主動對實驗結果和異常現象進行分析等現象屢見不鮮。原有考核分數一般以實驗報告、課堂表現為主。而學生真正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并沒有納入考核體系。這種考核方式的的單一化,既造成人員和資源的浪費,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難以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
1.3教學模式單一,難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傳統實驗課是由任課老師對實驗內容、原理和注意事項以及要求進行詳細的講解,老師會提前告知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學生再根據教材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操作。但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學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改革教學方法,應讓學生對每一個實驗內容進行充分思考后再操作,過程中老師給予指導,操作后,實驗組同學對疑惑進行討論交流,提出解決方案,而非傳統的老師提前告知問題和給出解決方案。
2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2.1調整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內容
2.1.1調整驗證型和綜合型、設計型實驗比例
將原有的單一章節實驗內容設計成為具有單科綜合型或者多門課程綜合型且帶有簡單科研任務的實驗內容,減少重復的驗證性實驗操作。例如,將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中分析滴定部分的內容進行合并,刪除雷同和重復的實驗項目。將有機化學中簡單合成實驗和基本萃取實驗合并成科研屬性的某藥中間體合成及分離提純,讓學生設計實驗流程和路線,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查閱文獻能力、翻譯文獻能力以及基礎科研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科學素養以及專業實驗操作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2]。
2.1.2實驗教學內容與實踐實習相融合
藥學專業實習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踐技能需求,代表著行業發展的前沿需求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智能化、醫藥工融合化發展的前沿趨勢。將實踐實習的需求輸入到實驗教學內容中,將學校實驗所學內容與畢業實習需求無縫對接,將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用人單位需要度。
2.2調整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為了保障調整后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必須要有考核方法和能夠量化的實驗評價標準和細則,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責任意識。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驗教學學習效果評價,應該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重點突出學生理論應用于實驗及操作能力的培養。實驗平時成績應包含實驗操作規范性、實驗過程記錄、實驗數據處理等,且相應提高以上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完善對應的考核。
2.2.1制定實驗考核方法
課程的考核以考核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以檢查學生對各實驗理論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為重要內容。成績評定方法:實驗報告成績40%+課堂表現40%+結課考試20%;實驗總成績為平時成績的平均值。
2.2.2制定實驗評定標準和細則
實驗評定標準如表1所示。實驗課堂表現觀測點:課前預習、按時上課、積極進行操作、操作方法正確、儀器清洗整理及時到位、值日認真等。完全做到為優秀,依完成程度適當減分。每次實驗完成后教師根據學生實驗預習、實驗過程情況給出實驗成績等級。
2.3教學方式的改革
2.3.1傳統教學與虛擬教學相結合
完全使用傳統的被動式、灌輸式實驗教學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方法可以對傳統實驗教學進行補充和完善,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互動性,優化實驗教學資源,營造多種實驗教學環境,還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達到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2.3.2實施翻轉課堂
依托學校現有的教學系統,將基本操作與基本技能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進行錄像,配備教師的講解。要求學生在實驗前觀看錄像,根據錄像內容撰寫預習報告,提出課堂討論問題。根據課前掌握的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結合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對于實驗儀器、基本操作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3.3線上線下相融合
使用線上豐富的MOOC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使課堂不再枯燥無味,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手機APP線上聯動信息化的方式也增強了師生的互動性,提高實驗課堂的教學質量[3]。隨著社會經濟的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高等院校教學應順應發展趨勢,不斷改革探索,與時俱進,使信息技術與課堂相結合。教師探索豐富多樣的教學改革內容,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能從根本上改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出應用型人才。
2.4提高實驗課教師的素質和水平
對現有教師進行校企聯合培養,增加去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機會和時間,提高實踐能力和見識水平。同時,招聘具有企業和科研院所工作背景的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從基礎化學實驗教學開始,向著專業實驗和專業實踐技能方向引導和培養,潛移默化提高和引導學生的應用能力[4]。
3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原有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更新和變革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在各高校和職業院校的努力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高校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還應始終把握應用型教學理念,以“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重視能力培養,激發創新意識”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改革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推動基礎實驗教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志鷹,彭東明,李榮東,等.雙一流視角下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0(17):191-193.
[2]婁亞梅,曹曉鋒.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化工研究,2017(3):46-47.
[3]曹高,申東升,周臻.仿真模擬實驗在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8(3):38-41.
[4]齊學潔,楊愛紅,韓曉燕,等.中醫藥院校基礎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5,42(17):176-177.
作者:張亞梅 單位:天津天獅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