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院校外語素質教育的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為學外語而學外語,對外語素質教育的認識存在局限性。由于社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外語水平十分看重,這導致很多中醫藥院校對外語教育逐漸重視起來。多年來,中醫院校在外語素質教育方面確實做出很多有益的嘗試。以大學英語教育為例,各院校通過組織和開展各種英語競賽,建設英語角和英語學習網站等來豐富學生的英語課外活動。這些嘗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但是由于對外語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深入,教育成效不甚明顯。首先,片面認為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的延伸,在實際教學中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為輔。例如,大學英語教學的開展都是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指揮棒。四六級通過率關乎學校的顏面,更關乎學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傾向于語言點、語法、寫作技巧以及應試技巧的灌輸而忽略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學校和師生在英語課外活動和通識課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遠不及對四六級的投入,素質教育淪為應試教育的“點綴”。其次,將外語素質教育簡單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識教育。不可否認,人文教育或通識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外語素質不無裨益,但并不是外語素質教育的全部內涵。《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可見,僅憑人文教育或通識教育遠遠無法滿足高素質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將兩者簡單地畫上等號只會局限我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推動。
2.忽視教育者的素質培養和提高。眾所周知,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是素質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從學歷結構上看,目前在中醫院校從事外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大部分已經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語教學的質量。但是,高學歷不等于高素質。很多教師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可謂模棱兩可,更別提組織素質教育活動;還有的教師缺乏為人師表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教而教,在教學中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意識,更缺乏嚴謹的治學精神。因此將高學歷的教師隊伍通過再教育再培養轉變為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是順利推進外語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對提高中醫院校語素質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1.正視外語素質教育對中醫藥發展的特殊意義,確立中醫院校外語教育教學目標。北京大學的眭依凡教授曾說:“大學素質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并形成大學生在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基礎上,全面自由發展所必需的人格素質、適應社會變化的心理素質、勝任工作并有所創新的專業素質,使他們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對此,筆者深表贊同。在培養中醫藥人才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中醫藥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外語教育教學目標應該具有多重性,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又要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還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力爭把學生培養成專業素質過硬,外語能力突出,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復合型中醫藥人才,以適應中醫藥發展和國際化的需要。
2.注重外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外語教學目標的多重性,實際上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國著名教師雷夫•艾斯奎斯說:我們把學生教成什么樣的人,那我們自己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作為中醫院校的外語教師,首先要杜絕崇洋思想,熱愛中醫藥事業,以發揚中醫藥文化為己任。其次,要注重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態度,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動學生,為學生做好表率。再次,要注重個人業務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專業方面的深造,尤其加強對所教外語及其國家社會、人文、地理、歷史、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了解;又要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科技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同時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有意識地涉獵中醫藥知識,將外語教學和科研與中醫藥相結合。最后,通過組織和參加各種講課比賽和教學技能大賽,培養教師的競爭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加強其抗挫能力。
3.將外語素質教育與中醫特色相結合,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醫院校的外語素質教育應該遵循“外語教育為中醫藥發展服務”的原則,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中突出中醫特色,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一,深化人文教育或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目前,我國大多數中醫院校的公共外語課基本上以公共大學英語為主。圍繞大學英語開展的通識課程較多。但是,若仔細分析當今中醫藥國際化的進程,不難發現,相對于西方國家對中醫藥的保守態度,日本、韓國,印度、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對中醫藥更為推崇和認可。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中醫藥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也更為頻繁。因此,中醫院校的外語教育不僅應該涵蓋英語教育,而且應該根據中醫院校的獨特性,考慮通過選修或輔修的方式,增進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語言、文化及風俗習慣等的學習和了解,從而減少在實際交流中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交流不暢問題。
第二,開設專業外語課程,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機會。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中醫的涉外醫護機會也必然日益增多。這對學生的外語實際運用能力是極大的挑戰。因此,在強化學生的外語基礎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專業的實際需求,開設不同的專業外語課程。比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設諸如中醫臨床實用英語、涉外針炙英語、涉外護理英語等專業英語課程,幫助學生積累中醫藥方面的詞匯和表達方法;了解中醫藥文獻的翻譯;更重要的是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法,模擬中醫診斷,中醫護理的場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切身感受如何使用英語進行醫患交流,以及在從事涉外醫護工作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等等,從而最大限度的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
第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學生單憑四年的本科學習遠遠無法識得其精髓。況且,醫學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需要醫學工作者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否則就有可能被淘汰。因此,中醫院校尤其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按照個性化需求,探索和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便今后離開高校,仍能有效地完成知識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提升。外語教育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大有可為。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教師首先應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認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中心等現代信息技術,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通過向學生介紹一些資源豐富的外語學習網站,與學生分享網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學會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搜索有效的信息資源;同時充分利用自主學習中心,鼓勵學生進行人機對話,進一步提高聽說能力等。最后,組織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成效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查漏補缺,總結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中醫院校畢業的學生從事的多是與醫護相關的工作,這要求學生不僅要專業過硬,還要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擔當治病救人服務人民的重要使命。外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將外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將課文當中有關“誠信、樂觀、勤勞、勇敢、對社會的責任觀和使命感”等人類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傳遞給學生;通過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就當今社會某一熱點焦點問題發表個人看法,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樂觀、敢于競爭的良好心理素質。
作者:駱玉輝單位:湖北中醫藥大學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