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專院校體育教學實踐與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隨著我國教學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越來越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和重視。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還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然而在現階段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此,筆者對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與教學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結論。
關鍵詞:
大專院校;體育教學;實踐;教學
1現階段大專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大專院校體院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沒有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養成、學生對體育課堂沒有足夠的興趣、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體育教學缺乏連續性以及體育教學的考核以及評價機制不合理這些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1.1體育教學過程中,沒有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養成由于很多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體育能力的養成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學生的體育的基本常識和專業技能的缺失,更重要的是缺少通過對體育理論知識的運用來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由此,就導致了很多學生沒有養成體育運動鍛煉的習慣,對于他們來說,從大學生活結束的那天起,進行體育運動的鍛煉也隨之結束。
1.2學生對體育課堂沒有足夠的興趣很多學生對大專院校的體育課堂沒有足夠的興趣,主要也是因為很多大專院校還在沿用以前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成績的提高,忽視對學生的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的培養。比如,很多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仍只注重體育競技的成績,用體育達標的方法來對學生的體能進行檢測。然而體育教學作為當代素質教學的一部分,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結果卻成為了只為追求學生體育成績達標的工具。與此同時,由于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上過于單一,毫無趣味性可言,這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制約的作用。
1.3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正如上文所述,大專院校和普通高校在本質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例如它們兩個在學歷和學生的成績方面來說就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是大專院校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普通高校相比,大專院校更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他們動手能力的提升,這也使得大專院校的學生也只看重基本技能的學習,他們的功利心態,自然就使得他們對體育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很多同學對體育課程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學生的這種態度也是現階段大專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1.4體育教學的考核以及評價機制不合理現階段,大專院校的體育考核和評價主要以學生的體育鍛煉的成績為依據。然而在上文的敘述中,我們知道,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普遍存在課時較少的現象,同時還存在體育教學的課程不夠連貫的現象,這就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他們在體育運動中獨特的優勢,制約了他們體育運動潛能的開發。很多同學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符合國家的考核標準,就對提升自己運動能力的基本技巧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1.5體育教學缺乏連續性眾所周知,大專院校的教學特點和普通高校的教學特點還是不一樣的,大專院校更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實習期較長,和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相比較來說就要少很多,也就使得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缺乏連續性,沒有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
2創新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我國各個產業的生產效率,同時還細化了社會各項工作的分工,這就直接導致了某一行業可能過分依賴職工身體的具體部位的操作,為這些勞動者身體健康的發展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大專院校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大專院校的學生和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其優勢就是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他們可以順利就業,然而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某種運動能力的提高,但是自然也就使得其他運動時間減少了,這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就業的單位來說,也不利于其長久的發展。比如,像廚師專業的學生,在他們的工作過程中,由于他們經常會用右手顛大勺,這就會給右手帶來巨大的負擔,有可能造成這些學生的右側手臂的畸形。而體育運動恰恰能彌補這些工作中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缺點,促進他們身體素質的提升,由此可見,體育運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對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和創新,既滿足了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需求,也是迎合了時展的需要,因此,創新大專體育教學的工作模式,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的方法進行轉變是勢在必行的。
3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與教學的解決對策
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是大專院校實現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學生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專院校體育教師應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改革和創新。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受教的局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筆者針對當前大專體育教學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3.1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轉變,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可以說,健康是現代生活中人們最注重的問題,也是人們從事社會活動實現自我價值的基本條件。做為新時代的大專院校學生,在熟練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更應具備強健的體魄。所以,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應該改變傳統的以培養學生體育技術、技能為目的的教學目標,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使大專院校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來實現求知創新和鍛煉強健體魄的和諧統一。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應本著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本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體育創新能力,為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培養學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提升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水平以保障大專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3.2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增強課堂實效性第一,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在體育活動中把體育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相結合。大專院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開設體育選修課和專修課,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體育學習項目,而具體學習哪些項目則由學生根據興趣進行自由的選擇。通過這種方式的改革,不僅有利于學生體育特長的發揮、體育能力的提升,更加有利于教師有效地組織體育教學,在提升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第二,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改革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內容應根據學生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符合將來工作中職業技能對身體素質的要求。第三,大專院校體育教學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如果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就很難進行。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針對學生體育水平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或鍛煉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熱情,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結合體育理論知識,提高體育鍛煉意識。第四,大專院校應合理增加體育課時。目前,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仍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也就是一些體育教學任務和目標很難在規定課時內完成,這就使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些知識匆匆帶過或者不能形成知識的延續性,最后在檢驗教學成果的時候不夠理想。所以大專院校應根據體育教學具體情況合理的增加體育課時。
3.3對體育教學中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進行完善正如前文所述,大專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考核都是以國家標準為參考,而沒有結合大專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專體育教學作用的發揮。所以,學校應對體育教學中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進行完善,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起適合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學的考核和評價體系,從而促進大專體育教學考核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游智德.淺談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7):210.
[2]黃明遠.淺談教師自身的素質對高職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影響[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118-119.
[3]丁曉光.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正確把握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J]l.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6):44-45.
[4]翁朝陽.五年制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負性情緒及其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224-226.
作者:鄭文喜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