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理論課逃課現象的原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衡陽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現象的原因分析
1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專業性因素。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時間較多,體力耗費大,如果學生自身精力調節不當,勢必影響學習。所以學校應在學與術中定好位,理論與實踐缺一不可。而近期學校擴招的原因,也導致教學的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文化成績相對要低很多,文化基礎較差成了學生理論學習中的一大障礙。
2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心理因素。進入大學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需要發生了明顯變化。高中階段高分升學的目的進入大學后轉變成滿足個人興趣或就業等實用目的。很多學生漸漸厭學經商,參加社團活動,參加各種課外比賽,生活互相攀比。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不斷變化,呈現多樣性。調查中,不少同學大多數抱怨老師不足或者教學管理不當,很少考慮到自己的不足,這是一種歸因的偏向,當前大學生外傾向比較明顯,常將個人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歸因在外在環境因素,而很少反思。從學習主題和實施主題兩方面來說,學生容易把原因歸咎于教師或者課堂本身,學校和老師容易將逃課歸咎于學生,而不去考慮教學和課程設置,這也是我們長期體育課程及方案推行模式帶來的問題。
3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社會因素。高校擴招后帶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明顯,就業難成為共同的問題,而體育專業教師與其它專業教師相比同工不同酬,社會地位認同低,用人單位偏向于名校,這無形中給我們這個專業施加了不少壓力。所以這些社會因素對體育生造成認識上的偏差,高理論水平并沒有就業優勢,舍本逐末,最終以損失專業基礎為代價而告終。
4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管理因素。學校嚴禁“顯性逃課”,卻忽略了“隱性逃課”,使隱性逃課在課堂中橫行無阻。學生們都認為在課堂上,只要不吵鬧,不影響課堂紀律,不妨礙老師上課,便無傷大雅,不會影響學分,教師也充分表示理解。這種心照不宣的相互理解造成學生學不到東西,教師教學得不到改善。由此可見,教學管理的不到位,導致教學雙方損失慘重。考核制度主要表現在考核方式單一,在理論考試前一兩個星期只要老師劃好重點,平常不聽課的學生只要背好相應筆記,就能在考試中拿高分,結果分數高于知識。學生生活無規律,成為隱性逃課的源頭。生活無規律,沉溺于游戲,四處閑逛,不按時休息,直接影響上課精力是否集中,導致上課睡覺居高不下。
5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育理論課隱性逃課師生雙方的文化內隱因素。文化內隱模式可以理解為內隱文化,就是外顯文化的群眾性經驗積累和普遍情感積淀的結果。而學校教學管理出現問題時,學生采取逃避,老師則選擇維系現狀,如稍有難度的理論課,學生選擇看自己喜歡的書籍,老師不予理會,其中原因對方都心知肚明,于是隱性逃課成為必然。同時,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與理論老師關系疏遠些,與技術老師相對親密些。因為高中時期與教練養成常說的“師徒”關系,進入大學后,影響了學生性格。這種師徒文化,帶來的結果則是輕理論重術科的悲劇。
二、建議
1.結合學生特點端正學生態度,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加強學生的思想引導,從入學開始,加強專業思想教育;適時調整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文化水平和社會需要;教師要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技術教學有機聯系起來,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對體育運動的一些現象,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和分析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使學生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使學生學有所用,真正體驗體育理論在體育實踐活動中的指導作用。
2.建立合理科學的教考分離制度。教考分離是對教與考雙重檢查的一種手段,合理而科學的教考分離制度有利于促進學風,規范教學。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及專業教學計劃進行命題,注重與任課老師,學生的溝通,及時了解老師與學生的情況,這樣可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學生能力測試的一致性。其次是加強考試過程的管理,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和嚴肅性。
3.根據專業特點制定恰當的考試評定模式。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體育教育工作,在建立考試模式時應考慮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評定。根據體育理論專業特點,可以從筆試,口試,問答和討論的表現,學期綜合小論文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并按照一定比例計入總分。這樣會更加客觀公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本文作者:崔友瓊、段小洪、伍鴻鷹單位: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