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教學成本項目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等學校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由教育成本衍生而成,是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務而耗費的資源價值,是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主要包括四個部分:一是高校為培養學生所發生的一切資源耗費,即高校辦學成本;二是學生為上大學所支出的學費和生活費用,即個人成本;三是政府和社會將資源用于高等教育而損失的收益,即公共機會成本;四是學生因上大學接受教育服務而未參加工作所損失的收益,即個人機會成本。由于在實際核算過程中,個人和社會的機會成本屬于理論意義上的成本,難以選取合理的標準加以計量,較難進行統計,因此,在通常的高校辦學成本會計核算中暫時舍去,直接用高校辦學成本來涵蓋高等學校教育成本。
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成本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在體育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所耗費的資源價值,也同樣包括上述高等教育成本四個部分的內容。但是因其所提供的體育教育服務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或理工科專業,在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上、在體育器材裝備購置成本和日常維持成本上、在教師的授課成本上和體教結合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成本上明顯要高于其他類專業,成本一般相對較高。
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成本構成項目及影響因素
1.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成本構成項目
(1)人力成本。所謂人力成本,就是指為了維持高校正常的體育教育活動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包括教師、教練員、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與各種社會保障繳費等。具體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大類。直接成本即直接作用于承擔教學、訓練、課外輔導等提高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主系列教師的成本。如任課教師以及教練員的工資、課時津貼、訓練津貼、課外輔導津貼等各項津貼以及教師學習、考察、培訓經費等。間接成本即用于為提高學校體育教育質量起管理、支撐和輔助作用的非主系列人員的成本以及體育教育受眾人員的成本,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和崗位津貼、教輔人員的工資和崗位津貼、臨時工工資及保險金、學生訓練補助和競賽獎金等。
(2)物化成本。所謂物化成本,就是指為了維持高校正常的體育教育活動而發生的物化支出。包括公用支出成本、場館設施建設成本和日常維持成本、體育器材購置成本等。公用支出成本是指高校在進行體育教育活動時用于公共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文具紙張辦公耗材費、電腦家具等辦公設備費、電話通信費、水電暖氣費、交通費、差旅費、物業管理費、辦公用房租賃費、會議費、音像圖書資料等經常性費用。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成本是指高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為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競賽正常進行,建設和配備的體育場館設施及相關的固定資產所耗費的價值。包括體育場館房屋建筑物折舊費、體育專用設施折舊費以及其他體育教育所用固定資產折舊費。這些場館設施是以學校籌資為主,國家撥款、社會資助、個人捐贈為輔建設而成,耗資巨大,建成后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使用周期內水電能源消耗、維修養護費用、人員開支等則更高。巨額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已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成本中最大的支出項目。體育器材購置成本是指高校為完成體育教學業務所支出的低值易耗品的消耗性費用和購置教學用球、球網、球拍、CD機、體操墊等物資的費用。
(3)體育特長生培養成本。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是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學校創辦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我國競技體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要求,探索與實踐“體教結合”建設高水平運動隊,培養競技學習俱佳、全面發展的大學生運動員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解決競技體育的“學訓矛盾”,從而減少和避免我國體育系統專業隊模式培養人才過程中忽視運動員文化學習而造成的運動員片面畸形發展;可以消除運動員退役后因學歷層次低、沒有專業技能而找不到工作的后顧之憂;還可以解決由于高淘汰率引發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短缺問題。“體教結合”模式,是世界體育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國體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體育特長生培養成本,是指高校在建設高水平運動隊中發生的各項支出,主要包括體育特長生的營養成本、醫療成本和運動隊項目所必不可少的專用器械、裝備及運動安全用品的成本。體育特長生的營養成本是指高校各運動隊學生在運動前、中、后補充膳食營養的費用。高校各運動隊學生要補充運動中流失的維生素、礦物質,要修復、增加肌肉,要補充熱量。要多進食深色蔬菜、優質蛋白類(雞肉、牛肉、魚肉等),適當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飲食營養是影響體力恢復的重要因素,要多吃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保證體育特長生機體的能量供應。
體育特長生的醫療成本是指高校各運動隊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包括常用防傷藥品和手術治療費用。在運動中容易出現損傷的部位是體育特長生身體的各關節,像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和腕關節等,如出現關節炎癥和肌腱拉傷等。專業運動員最好的護具就是繃帶和膠布,還包括護腕、護膝、護踝、護腿板等,這些專業運動護具支出構成體育特長生日常訓練的專用器械、裝備及運動安全用品成本。
2.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成本的影響因素
(1)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形勢。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個政黨和國家政權長治久安的決勝戰略。國務院總理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從整體和長遠來講,政府的投入是教育經費的主體,對學歷性教育的學生收費和學校其他方面的創收只是教育經費不足的補充。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形勢持續利好和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目標的實現,高校要建立透明的財務管理體系和監督約束機制,避免高等教育一邊缺錢、一邊亂花錢、一邊亂收費的惡性循環。
(2)高校辦學規模。當前,財政撥款模式下的我國高校基本經費撥付,是以在校學生人數為唯一因素,導致各高校紛紛開辦人文類專業以增加在校學生人數,盲目擴大辦學規模,追求財政撥款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質量。高等學校沒有利潤考核,預算最大化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標,這往往意味著成本最大化。高等學校的成本是其收入的函數,即高等學校是以收定支的,成本主要受預算的約束。“一個以預算為收入基礎的機構的重要性,基本上是以它的預算的大小和人員的多少來衡量的。因此,以較小的預算和較少的人員而獲得的成果就不算是成績……如果不把預算花光,那就只是向制定預算的人———不論是立法機構還是一個公司的預算委員會———表明,可以放心地削減下一個會計期間的預算”。
(3)高校管理制度、管理水平和效率。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運作的重要輔助系統,它為高等院校實現、優化其教學科研、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等職能起著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是高校形象及高校組織和干部的精神風貌、工作作風、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工作績效、發展潛力的集中反映。當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較低,存在機構繁雜、層級過多、管理方式方法不盡科學、服務意識不強、民主氣氛不夠、官本位意識嚴重、管理規章制度陳舊落后等問題。這都將導致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成本的增加。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辦學成本分擔機制的建立,使高校辦學成本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但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公辦高校辦學成本意識普遍淡薄,沒有具體的辦學成本核定標準,使現有的學費標準成了無本之木。我國高校對學生所提供的體育教育服務,不同于一般的文科和理工科專業,在體育場館建設的資金投入、教師的授課成本和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費用上明顯要高于其他專業。不同學科門類、不同辦學層次、不同辦學水平的高校之間,標準本科生的生均培養成本存在總體差異和結構性差異。當前以生均綜合定額為基礎、學生人數為唯一因素的財政撥款方式過于簡單,未能充分反映不同學科門類、辦學層次、辦學水平下的生均培養成本差異,其結果不利于提高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率。
2.建議
高校要加強高校行政管理研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從工作層面講,在定編定崗、全員聘任基礎上,要規范業務流程,提高人員素質,強化作風建設,積極改革創新。要建立并完善績效考評和問責制,確保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高校要及時披露信息,滿足社會各界和普通百姓了解、評價體育教育教學質量、體育設施基本建設和條件、體育教育成本的需要。為加強辦學成本核算,便于資料統計和會計操作,高校體育教育成本構成項目應盡可能與現行的會計制度相適應。以2005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布的《高等學校教育培養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為基礎,根據高校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重新測算標準生均培養成本,作為生均綜合定額設置的基本依據。生均培養成本的準確測定是生均綜合定額設置的基礎和依據,在測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科門類、不同層次高校、不同專業間辦學成本的真實差異。為消除以收定支、不提倡結余的撥款模式對于測算準確性的影響,建議以二級學院而不是以學校作為測算的基本單位。采取多因素撥款,引入除學生人數以外的其他因素。高等教育財政撥款是政府實現高等教育宏觀發展目標的重要調控方式,為充分發揮教育財政的宏觀調控職能,鼓勵高校著力提高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引導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應把目前實行的以在校學生人數作為唯一撥款依據改革為多因素撥款。教育財政撥款過程應綜合考慮多種辦學成本因素,鼓勵高校特色辦學,抓質量,控規模。
作者:束景丹郭五一張力單位:國農業大學北京物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