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舞蹈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滲透,對高中舞蹈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生的心理素質,已經成為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因此,在高中舞蹈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真正將心理教育融入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高中;舞蹈教學;心理教育;探討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背景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心理素質,已經成為一個人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的基礎。因此,在高中教學中要及時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同時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一、在高中舞蹈教學中開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有著一定的發展特點與潛能,加之其各方面還處于變化的過程中,所以要求教師從挖掘學生潛能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糾正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高中舞蹈教學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提升自我教育與發展的能力。在良好心理素質教育的影響下,不僅可以展現出較強的意志,也能夠幫助學生主動進入舞蹈訓練中,加深對舞蹈的理解與認識,形成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念。
二、學生在舞蹈表演中出現問題的原因
(一)集體榮譽感不足
在高中教學中每逢節日就會開展表演節目活動,而這也成為舞蹈表演的首要選擇。但是從實際上來說,常常會出現許多不可預知的現象,如學生在排練中往往能夠出色地完成,但是在實際表演中則很容易出現發揮失常的現象,這樣也就影響了學生的表演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學生心理素質不足造成的,加之在表演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情緒激動等情況,這樣也就影響了舞蹈的整體效果。在進行舞蹈排練時,一些學生存在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自私心理較重的學生,由于其過度關注自身榮譽,這樣也就忽視了集體利益與集體榮譽感,不僅難以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同時也難以融入群體中。
(二)學生的自信心不足
具有良好自信心的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出自身的優勢,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表演中,而對于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來說,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在排練中也存在不敢嘗試的現象,這樣也就影響了自身能力的發展。由于學生的自我意識嚴重不足,所以在表演中表現出膽怯等現象,從而出現發揮失常等問題,難以展現出自身的實力。
(三)抗挫折能力不足
通過研究發現一些學生在訓練中過度追求完美,當現實與理想存在較大差異時,就會出現自怨自艾的現象,這樣也就打擊了自身的自信心,造成了他們對后期學習存在著抵觸等心理。
三、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做好心理教育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就舞蹈教學來說,所關注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好扎實的基本功,通過開展有效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滿足舞蹈教學的要求。如在訓練身體柔韌性的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壓腿或是下腰,而這些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的,甚至還會出現一定的挫折,這樣也就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如果教師不能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教師要保持自身良好的面貌,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正確學習。其次,要保證教育語言的準確性,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另外,教師還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有效的交流,以此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梢哉f師生之間情感交流是否融洽關系到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意愿。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通過有效的手段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做好引導工作,挖掘出學生的潛能。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他們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產生學習的欲望,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就舞蹈教學來說,不僅是個人表現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需要通過團體合作來進行表現的。所以在高中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教學時間,同時還要全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通過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生的分組工作,將學生帶入到訓練中。如可以組織基礎扎實的學生帶動基礎不足的學生,以此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幫助學生處理好在合作中的人際關系,主動進入集體中,提升合作的能力。當所有學生處于積極健康的氛圍時,就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也可以保證學生思想交流的合理性,從而消除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愿。
(三)采取豐富的教學形式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會遇到身體素質高且思想觀念端正的學生,他們在舞蹈中存在著動作僵硬與機械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育中可以幫助學生處理好動作與心理的關系,從不同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實現身隨心動的目標,借助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出情感。此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多媒體來輔助教學,組織學生欣賞優秀的作品,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做好舞蹈教學工作,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養,啟發學生的智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健康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祝倩瑩.關于高中舞蹈教學中的心理教育的探討[J].科技風,2012(2):211.
[2]谷宏娟.淺談高中舞蹈教學中的心理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10):105.
作者:孫帥 單位:山東省慶云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