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習小學存在的問題1.實習所在小學對實習生的態度。實習學校對待實習教師的態度各有不同,情況不一,但調查和訪談結果都表明,實習學校對待實習生的態度將對實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分兩種情況說明,從橫向看,不同學校對待實習生的態度有所不同,甚至差別很大,從縱向看,同一學校的不同指導老師對于學生的態度是不同的??傮w而言可以概括為:若實習小學對待實習教師的態度良好,實習效果則要好得多,反之亦然。2.實習所在小學對實習生的指導有待完善和提高。如表3所示,有55.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指導老師(實習地指導教師)水平不高,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有4.8%的受訪者沒有指導老師,只有40%的頂崗實習生對自己的指導老師滿意。通過表4我們可以看出,有53.3%的受調查者認為實習小學的指導老師對其工作能力的提高最明顯,其次才是自我的反思和與實習隊友的交流,所占比例分別是33.3%和24.8%。通過對比表3和表4我們可以知道,在實習小學,一個好的指導老師將會給實習帶來非常大的正面促進作用。但是通過表3我們也可以看出,就目前而言“優秀指導人員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3.實習所在小學的人文環境不佳。有些實習學校的部分教職員工不重視教學和班級管理,得過且過,也不把實習老師當作正規教師一樣看待,例如:同一件事情用兩套不同的規則處理,最終導致不良影響,尤其是在偏遠一些的小學,類似情況較多。像這樣懶散、悠閑地環境導致了實習老師對頂崗實習的不重視,也影響了整個學校的教育狀況,但是在縣城周圍的學校此類情況就要少得多。
(二)師范院校在對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方面存在問題1.目前高校開設的課程、學生學到的理論和技能不足以完全應對頂崗實習的需要。如表5所示,在所調查的頂崗實習生中有35.2%的受調查人員認為目前在高校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小學的教學內容不相符,或者說是符合程度不高,有將近47.6%的人認為現在高校所開專業知識基本符合小學教學內容。有21.0%的人認為現在高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不能適應頂崗實習的崗位需要,通過訪談調查可更確切地表述為:現在實習生在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不足以滿足頂崗實習的工作需要。見表6的統計結果。2.高校對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圖表6顯示,僅有0.95%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學校對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課程設置合理,而其余將近99.0%的人則認為不合理,問題主要集中在“理論課程較多,實踐不足”和“不重視教育技能培養兩個方面”。為確保這一數據的可靠性,本人在訪談調查環節中特別增加了這一問,以探究竟,結果是接受訪談的六個人都認為,在頂崗實習時,小學教育專業的實習生大都缺乏或不具備“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教學技能,雖然在校期間有大量類似課程,但是理論太多,實踐技能不足,比如,大部分師范生到目前為止不會唱一支樂曲、不會彈一首樂譜或畫一幅美術作品等等。所以結論是,師范院校理論課程開設較多,而技能課程開設不足。高校在培養“本科高層次”教育人才時,追求人才的綜合化、全面化,導致理論課程太多,學生的師范素養被邊緣化。
二、針對小學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工作存在問題的整改策略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引發小學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問題的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頂崗實習生,二是實習基地(小學),三是師范院校。其中,頂崗實習生和師范院校存在的問是上述問題中最主要的問題,二者需要統籌兼顧,不可分開處理,實習基地的問題相對容易解決。針對以上分析,特提出如下策略。
(一)建立調研機構高校組織建立動態調研小組,對目前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和實習現狀進行研究,了解本專業學生的工作需要和學習訴求,了解社會和地方學校對本專業學生的真正需求,考察研究國內外相對成功的模式和案例,在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明確的培養定位,在保留原有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建立有自身辦學特色又切合實際的教育模式。
(二)研究課程設置高校調研、論證并研究目前的課程設置,以調整上述調查中所反映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重視本專業學生技能的培養,在合理的基礎上減少理論課程,將理論課程做實、做真、簡繁、就精,寧波大學的小學教育專業就是很好地一個例子。以求對師范生的教育回歸“師范化”,使學生首先達到“師范”要求的基礎上,再最求綜合能力和更高素質的發展。
(三)強化技能訓練建議高校設置方法和提供渠道調動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積極性,大力開發和開展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學生團體活動,使學生能夠自我創設情景,模擬教學現場進行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技能、增強從教興趣,也能為未來頂崗實習提供一定的經驗,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組織、管理、策劃、交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的情商水平。
(四)加強實習指導高校專門針對頂崗實習,培養或引進專業化程度高、經驗豐富的實習指導教師。根據表4的調查結果,目前僅有5.7%的被調查者認為高校指導教師對其頂崗實習影響最大,很明顯,這一數據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說明高校在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還很多。
(五)完善制度建設高校牽頭地方教育部門,在實習基地建立“校長負責制”的頂崗實習制度,將實習生的實習成績和反饋信息作為評價校長工作能力的一項指標。要求實習生所在小學,在現有頂崗實習模式的基礎上,盡量籌建由優秀教師組成的“指導小組”,定期與實習生進行交流并進行指導,以提高頂崗實習的“實效性”。
三、結論
本次研究從實習者的視角出發,主要針對小學教育專業頂崗實習中存在問題的調查與分析以及相應策略的探究。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頂崗實習生的問題,一個是實習基地的問題,另一個是師范院校方面的問題。其解決之道還應從高校入手,切合實際、統籌調研,逐步完善頂崗實習的各個環節,建立一個動態的實習完善體制。
作者:安凱強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