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教育實習是師范類學生就業之前一個重要的實踐過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不但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中,還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在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學校和老師能夠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育實習;問題;對策
教育實習是老師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師范類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必經之路。教育實習主要有教學工作學習、學校管理實習等方面的內容,教育實習能夠有效的鍛煉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就業做充足的準備。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全面人才。
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少專業認同感
有很多大學生是按照父母的意愿選擇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自己本身缺少對所學專業的熱愛,缺少對專業的認同感。他們認為小學教育專業畢業后只能去城鎮當一個小學老師,沒有出息,導致學生在教育課堂上不能認真的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在實習期間不能認真的對待教育實習的工作。還有一些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沒有認識到老師的職責,缺少對小學生的關愛,缺少對實習工作的重視度。
(二)缺少實踐經驗
很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教育實習前,都缺少相關的實踐經驗,學校也沒有組織過教學實踐活動,造成學生不了解教育實習的具體內容,使得學生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缺乏教學經驗,和小學生不能有效的溝通,沒有達到預期的實習目的。此外,由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還是在校學生,在實習前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人生閱歷比較淺薄,導致在教育實習過程中不能很好的處理所面對的社會問題[1],從而打擊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三)不被實習學校重視
由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之前,學校缺少對學生的實習培訓,常常出現學生在實習學校所教的學科與所學專業的課程知識不相符的情況,造成學生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專業優勢,長此以往,會打擊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積極性。還有一些實習學校不讓學生在教育實習期間上課,給學生安排其他的工作,比如批改學生的作業,幫其他老師處理一些瑣事。實習學校缺少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重視,學校認為他們沒有實踐經驗,不給學生講課的機會,造成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提高。
二影響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習質量的原因
(一)高等師范類學校自身的原因
1.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過于理論化,缺少實踐性。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才能在教育實習中順利完成實習工作。因此,學校要積極的開展實踐教學,尤其是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課堂實踐教學技能方面,預防學生在實習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活動組織能力。
2.學校缺少對學生教育實習的重視。首先,雖然一些學校在教學計劃中包含著教育實習的設置,但仍缺少對學生教育實習的重視,沒有認識到教育實習對學生就業的重要性。其次,學校在學生實習前沒有向學生講教育實習的重要性,造成學生在實習期間工作不夠認真,沒有達到教育實習的目的。最后,由于學校的實習考核制度不嚴格,造成學生不夠重視教育實習,學校對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考核主要是通過書面總結或者報告的形式,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對于學生的具體實習情況不夠了解,缺少對學生實習的關注[2]。
3.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當前,學校在教育實習方面采用集中位置的實踐管理模式,雖然對于教育實習的組織管理有一定的幫助,但卻無法確保學生的實習質量。帶隊老師沒有充足的時間了解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老師對于學生的實習管理無法落到實處,只能與實習學校的負責人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情況,間接的對學生進行管理[3]。此外,有些帶隊老師缺乏管理學生的經驗,造成實習工作散亂,學生的教育實習達不到實踐的目的。
(二)實習學校方面的原因
1.實習學校指導老師缺乏工作熱情。師范類學校學生的教育實習是為了讓學生把在學校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轉化為實踐教學。師范類學生是教育實習的主要力量,是我國未來老師的新生力量。指導老師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學生的教育實習過程中,寫教學文案、講課、聽課都離不開指導老師的指導,如果指導老師認真負責的對待學生,會提高學生教育實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目前一些實習學校的指導老師缺乏工作熱情,沒有強烈的責任感。
2.實習學校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實習生。現在大多數的學校都把升學率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有的學校領導認為,讓實習生去給學生講課,是拿學校做實驗,會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利于學校的發展。因此,一些實習學校不愿意讓實習生給學校里的學生上課,即使給實習生講課的機會,也不讓實習生講新的知識,害怕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所以,有些實習學校大多是讓實習生去教室里聽其他老師講課,讓實習生間接的掌握實踐經驗。
3.學生在實習學校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在教育實習中,一些實習學校把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教研組,由實習老師負責學生的實習情況。有的實習老師會把自己的工作讓實習生去做,導致出現工作量分配不合理的情況。此外,有的實習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實習評價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決定,沒有根據學生的實習情況做出科學的評價,有著很大的隨意性,影響學生的實踐效果。
(三)實習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實習生的綜合素質不高。老師素質的高低影響著教學質量,從而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所以,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老師的雛形,所以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如果在教育實習過程中,學生的素養不高,會影響教育實習的質量。
2.學生的角色轉變不正確。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實習前還是在校學生,對老師持有尊敬的態度。在教育實習期間要由學生轉變為老師,教育專業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角色轉變,無法給小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規范。
三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實習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
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管理,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很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對實習工作不夠熱情,缺少對教育實習的重視。因此,學校要從學生的自身專業出發,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的重要作用,還要通過專業課的教學設置提高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專業,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實習中認真工作,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二)加強學生對教育實習的重要性的了解
教育實習是成為正式老師的準備階段,是把在學校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的過程。所以,學生的教育實習要受到學校的重視。在教育實習之前,學校要召開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認識到教育實習的重要性,端正學生的實習態度,從學生自身開始進行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實習質量,確保學生在實習期間都能有所收獲,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4]。
(三)提高實習老師的工作熱情
教育實習是師范類學生的重要實踐課程,關系著學生以后就業的情況。實習老師要發揮出自己的職責,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對實習生進行認真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提高指導工作效果
首先,學校要明確指導老師的職責。在學生教育實習期間,指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教學知識,從而讓學生適應教育實習工作。其次,學校還要改變指導老師的傳統觀念,讓指導老師認真的對待學生。最后,學校還要鼓勵老師多參加實習工作,讓老師認真的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為教育實習工作的開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五)改革學校的課程設置
隨著我國對師范類學校的重視,學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突破了傳統的以理論知識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所以,學校要加強開設實踐性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
四結語
教育實習是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它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教學經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伴隨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師范類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教育實習,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文剛.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2):47-48+51.
[2]吳萍,曹紅麗.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1):38-40.
[3]韓翠萍,李靜,黃淑珍.高等師范本科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09):27-28.
[4]蔡志凌.本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2,(04):59-15.
作者:姚玉玲 單位: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