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信息教育能源建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蔡澤鋒單位:潮州市高級中學
2004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推進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樣本學校的裝備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我省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廣東省教育廳特制定《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樣本學校裝備標準(試行)》,規(guī)定了各種實驗室、功能室的建設指標,學校軟件制作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了。指標表中規(guī)定,普通高中、省一級高中或是國家級示范高中均要求至少要有兩間軟件制作室。軟件制作室的主要職能就是負責制作搜集各種教育教學資源以建立學校自身教育信息資源庫;負責教師課件制作技能培訓,為教師提供一個教育教學課件資源編輯制作和交流的平臺,并對教師制作的課件、軟件進行收集、登記整理作為學校教學資源;加強學校網(wǎng)絡教學平臺建設,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共享。
那么,擔負如此重任的軟件制作室的現(xiàn)實情況是怎樣的呢?作為學校教學水平評估的一個必須硬件指標,各個學校為了評估能通過,基本都設立了至少一間的軟件制作室,但存在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在硬件建設方面,條件好的學校基本能按照規(guī)定指標建設軟件制作室,而事實上很多學校只是擺上幾臺計算機,貼上一個“軟件制作室”的門牌就成為了所謂的軟件制作室。學校信息教育資源建設需要相關硬件設備的支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少這些基本的支持,那資源建設也就無從談起。在使用方面,各個學校對軟件制作室的職能認識不深,基本都是為了評估而建立的,而建立之后的使用卻很少,有些則只成為了信息技術教師的辦公室或是根本就沒去用過。軟件制作室的資金投入和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和效益不成比例,可以說是效益低下。在有的學校甚至成了空架子,成了束之高閣的參觀品。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的教育信息資源網(wǎng)又怎么能建設得起,建設得好呢?
上述問題的存在,我想有這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學校領導不夠重視,對軟件制作室的存在價值認識不夠,處在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甚至僅僅是為了教學評估才建立軟件制作室,從人力物力方面都沒有足夠的投入。學校沒有明確的軟件制作室管理條例,沒有對其做明確的工作任務責任分工,放任自由。還有的學校只是把軟件制作室負責人當作是打字員,電腦維修員,卻沒有真正發(fā)揮他們的作用,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第二、軟件制作室負責人或者是管理員沒有認真履行該盡的職責。大部分學校軟件制作室的負責人都是信息技術教師兼任,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方面,而把軟件制作室當作辦公室或是一個休息的場所,加上缺乏學校的重視,很少真正著力于學校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小部分學校有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但其里面的內容卻是參差不齊,很多只是從網(wǎng)上下載而已,也沒有明確的資源分類,可以說是盲目的建設,沒有一套確實可行的管理建設策略。這是軟件制作室負責人本身的因素造成的。
第三、軟件制作室建立的初衷是給各學科教師提供一個相關教育教學資源編輯制作交流的平臺,但事實上大部分教師沒有參與到學校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中。一方面是由于教師自身信息技術技能的限制,一部分教師還不具備相關的信息技術技能,這在中老年教師中體現(xiàn)尤為明顯;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夠,很多教師認為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建設是相關負責人的工作,根本與他們無關。他們基本不會踏入軟件制作室,白白浪費了學校提供的資源。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學校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已慢慢成為一個學校辦學是否先進的重要指標。學校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要走引進與自主建設相結合的路,聯(lián)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設資源。一般有三種途徑:
第一是鏈接,將學校的WWW服務器與Internet上大量免費的教育教學資源網(wǎng)站進行鏈接,直接實現(xiàn)教育教學資源共享。
第二是鏡像,通過與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庫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鏡像,以獲取更新,更專業(yè)化的資源。
第三是自主建設和二次開發(fā),它必須由全體教師共同完成。通常學科教師是這類資源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經(jīng)過教育技術理論與技術培訓,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再結合豐富的學科教學經(jīng)驗,可以制作出教學所需的各類課件。
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三種途徑正是軟件制作室建立的作用體現(xiàn)。軟件制作室負責人負責搜索、篩選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網(wǎng)站與學校服務器鏈接,并定期更新,負責學科教師技能培訓,協(xié)助他們制做各類課件。
那么,如何改變現(xiàn)狀,建設好學校的教育信息資源呢?
第一、要轉變觀念,學校領導、學科教師都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學校領導要認識到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性,以學校的軟件制作室為依托,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充分建設好學校教育信息資源。在軟件制作室管理方面,要建立軟件制作室管理條例,規(guī)范其使用規(guī)則,明確相關人員的工作任務,讓所有教師都參與到學校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中來。
第二、要加大軟件制作室相關硬件設備的投入,有硬件的支持才有教育資源這個軟件的發(fā)展。按照《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樣本學校裝備標準(試行)》中規(guī)定,學校軟件制作室要配備相應的多媒體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錄像機或DVD/VCD、卡座、數(shù)碼相機或數(shù)碼攝像機、耳機還有相應工作臺和相關工具等,這樣才能為教育資源建設提供較好的環(huán)境和平臺。
第三、發(fā)揮優(yōu)勢,分工合作。建立一個開發(fā)小組,應包括各學科教學骨干、程序開發(fā)人員、美術設計人員等多方面的人才,共同研究、共同探討。以軟件制作室為平臺,負責人主要由信息技術教師或相關網(wǎng)絡管理員、電教老師組成,他們主要做好教育資源的管理,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軟件制作室應該是開放的,任何教師都可以到這邊來制作課件,尋求技術指導,參與教學資源的建設。學科教師是教育信息資源的利用者也是建設者,學校可要求教師將自己使用的課件分類儲存于相應文件夾,一定時間后各教研組和教研室進行篩選、評定或整合、儲存優(yōu)秀課件,作為教育信息資源的主要來源。
第四、軟件制作室可作為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場所。軟件制作室可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教師只要有空可隨時隨地到軟件制作室進行學習。只要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他們就更有信心也會更積極的參與到教育資源建設中來。
教學資源建設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軟件制作室的建設完善只是基本條件,教學資源建設更需要全校共同參與、完善,使之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資源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