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改核心新型學業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改正在全國各地實施,構建新型學業評價體系成為當前教育者的首要任務,筆者就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點談談對新型學業評價體系的認識。美國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帶來了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學的革命性變革?!岸嘣悄芾碚摗闭J為單純以考試甄別學生是片面的,對學生智能的評價應是多元的,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新的評價體系勢在必行
我們必須認識到現行評價機制的諸多弊端,只有澄清認識上的偏見才會主動地去構建新型評價體系?,F行評價機制的主要弊端是:評價功能上注重甄別和選拔,忽視發展;評價內容上片面強調文化知識領域,忽視能力測試;評價主體只是教師擔負主要責任,學生個體只是參與者;評價方法十分簡單,除考試與測驗外再無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評價的弊端說明:沒有體現“多元”也無法實現“智能提升”,這種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和機械記憶忽視學生智能培養的評價無法實現多項智能的目標,如此發展教育將會使教育失去本來的面目,學生成為應付考試的工具。因此,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建立評價新體系勢在必行。
二、多元智能理論與新課改相互依存
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要點是:人的智能大體可分成九個領域既言語——語言、邏輯——數理、視覺——空間關系、音樂——節奏、身體——運動、人際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觀察和存在智能。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每個人的各具特點的個性心理結構。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教育的目的是發現智能強項,發展智能弱項。它與新的基礎教育改革的精神是密切相通的:新課改要求學生能夠在多方面得以發展,培養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岸嘣悄芾碚摗币殉蔀樾抡n改的理論支持之一。
三、新型學業評價體系的主要特征
從多元智能理論出發,我們必須體現“多元”特征,多元不僅僅指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更應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層次化。筆者認為新型學業評價體系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注重過程管理,體現評價方法的多元,以往的評價忽視學生素質提高的過程只重視結果。那么,什么樣的方法才是多元的呢?我們不僅要有符合實際的評價更應該讓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參與評價過程,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我們在強調結果的同時更應該注意過程給學生帶來的發展,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用發現的目光,拿起表揚的武器,鼓勵學生全面深入挖掘自己的潛能;我們應該給學生畫像,并指導學生給自己畫像,全面分析自我,來豐富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針對性,使師生都能明確努力的方向;我們強調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視學生在掌握過程中能力的培養,知識能力綜合評定也是一種較好的評價方法,同樣可以體現多元化的性質??傊?,我們必須從過程中去深刻體會評價的功能,采用適當的評價方法,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二)實現優劣互補功效,體現學習方式的多元。每個個體的九種智能并不是同步發展的,一般情況下,在個體上表現突出只有一到兩種,其余智能相對發展滯后。我們以多元智能理論去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他們智能強項上下大功夫使其信心轉移到弱項智能上實現互補。我們應該在引導學生發展弱項智能上多做文章,評價學生的成長關鍵也就在于弱項智能的開發深度,只有弱項智能得以開發才能有效保證個體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整合學科內容以體現評價內容的多元。人的九種智能是以不同程度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我們開發某一項智能的同時也在挖掘著另一種或幾種智能,為實現這個目標,只有運用現代整合教育理念整合學科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整合的訓練。整合學科內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文化課相互整合。舊的課程體系中文化課之間的聯系不太密切,新課改后的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非常緊密,我們在學習某一門課程時必須注意滲透其他學科的教育。例如“為學校設計建筑布局,并用優美語句作介紹”一題至少訓練了學生的三項智能:視覺——空間關系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言語——語言智能。如果能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的邏輯——數理智能也會得以提升,自然也就達到了綜合發展的目的。其次是技能課的相互整合。技能技術課是滲透于所有課程的內在課程,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會有更多的幫助,新課改后也增設了諸如科學、體育、健康、藝術等新科目,它們否定了舊課程中各類技能訓練的脫節,說明了技能培養并無明顯的區別只有手段的差異而已。我們必須整合各門技能課的內容開展綜合培養的技能訓練。另外還要實現文化課與技能課的系統整合,因為技能的實現必須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文化知識的理解在技能訓練中顯得更容易。由于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我們應該使兩者系統整合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構建新型評價體系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觀念老化。許多教師或家長可能拋不開傳統,無法適應新的課程評價體系。作為新課改的開拓者,我們只有通過無數次的開導、教育,使他們認識新課改的本質,意識到舊評價機制的弊端,他們才會漸漸與新課程評價體系交上朋友,持之以恒,他們間的友情會越來越深。二是缺乏毅力。新課程改革是一項長周期、高要求的事業,所以,構建新型學業評價機制也會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而得到提升,自然也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它的成功很大程度必須依賴于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恒心,只有三分熱度,那么新型學業評價機制也就意味著只是“空中樓閣”。三是不重實效。新型學業評價機制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現與發展人的多項智能,因此,它的多元注重的是實質,不是指形式的多元,我們要制定評價機制時更應強調實效,我們要建立的評價機制是徹頭徹尾的能夠提升學生智能的新機制,決不是大擺花架的空殼?!耙磺袨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展”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因此,在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的評價體系改革也不能落后,應該是并駕齊驅?!岸嘣悄芾碚摗辈⒉皇墙ㄔO新型學業評價體系的唯一理論,但它肯定是一個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