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教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設置方面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現階段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學科型教學模式,只是在局部進行了一些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三個特征: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這種模式對高職教育質量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課程與工作的實際需要脫節;課程設置缺乏彈性,不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不同工作崗位的需求;課程按學科系統設置,缺乏融合性,學生無法適用綜合性職業要求;教師習慣于按所選教材組織內容授課,不善于研究授課內容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作用,更少研究所教內容如何與學生以后工作相結合,缺乏參加生產實踐、學習生產現場新技術、新知識的主動性。
高職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可是培養學生的教學計劃中的課程沒有按照工作要求進行設計,仍然從學科出發,以學科知識為主體,即課程體系沒有脫離傳統學科教育的框架。由于課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教師的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等都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還是理論知識,這些理論知識雖然為培養能力奠定了基礎,但離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和技能,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培養的人才實踐能力不強,適用第一線的工作技能不足,與社會的實際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從以上各個方面表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更好地有利于培養高職教育技能型人才。比如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計劃為例,課程類型有公共必修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職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等幾大類,大部分課程都有理論和實踐兩個教學環節。其中一大特色是:核心專業課程均安排有課程設計,每期均有至五周以上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該專業教學總學時為2438節,其中理論課時為1216節,實踐課時為1222節,實踐學時比例占50%以上,從而得出理論與實踐學時比例接近1:1。由以上數據可知,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2集中實訓環節方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使培養的學生更符合市場的要求,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不但要分布在理論學習的各個環節中,更應該有一個集中實訓的環節。因此要求每個專業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將集中實訓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現仍以上面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總課程門數為48門,其中集中實踐課程門數為15門,基本上每個學期都有一周以上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而且每個專業都要以自建或合作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或模擬實訓場所進行實崗訓練或課程綜合設計訓練,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集中實踐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普遍受到師生的歡迎和青彌,學生的動手能力、融會貫通能力、社交溝通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專業的學生通過集中實踐提前與用人單位見面,為將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校企合作方面
“十五”期間,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校企合作已經成為職業院校辦學的一個普遍選擇。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的校企合作還停留在教淺的層次,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未來發展的總體方向是校企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確定專業人才培養、開發專業人才培養能力標準、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共同配置教學資源、共同實施教學過程。校企合作的目標是校企雙贏,學校的專業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企業發展獲得有效的人力資源支撐。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要想活起來,一定要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加強以市場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模式,進一步擴大與企業的聯姻力度,進一步完善“系企一體”的專業建設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和工學交替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依托行業、企業,校企合作建設系統性、生產性、開放性實習基地,注重內生產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的有機銜接與融通。產學研結合有利于企業、高職院校各自優勢的發揮,資源的共享。這樣有幾點好處:1)科研帶教學,在對行業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和提高學校聲譽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2)理論聯系實踐,更好地培養技術型人才和雙師型教師;3)有利于直接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4)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可以籌集部分資金。為了培養的學生更符合市場的要求,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積極加強校企合作。比如電子信息工程系,與長沙惠龍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婁底金信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惠誠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長沙騰宇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麓華微電子有限公司簽定了5個校企合作協議,從而為學生提供了現場參觀與實習基地。
4師資隊伍建設方面
教師的職責,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術,還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學出一種創新的思想、強化他們創新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了解當今科技發展新知識及具有科學精神的能力和品質。我們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堅持“雙師”型素質和“雙師型”結構的具有層次梯隊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充分利用“系企一體”的模式優勢,完善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培養教師雙師素質;聘請、培養專業學科帶頭人,使每個重點專業具有2~3名學科帶頭人,其他專業具有1~2名學科帶頭人,積極引進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大力培育一批年輕的教學骨干,探索建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的長效機制,建立兼職教師動態管理機制,打造一支“既拿教鞭,又拿烙鐵”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師隊伍。
5學生認證培訓方面
在知識經濟時代,職業教育的地位也要隨之變化,職教系列,不僅要具有教育、科研兩種功能,而且也要有高技術輻射功能。在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工作的同時,也要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形成教育科研緊密結合的機制,把教學、科研實習、生產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要體現在教育工作的全部環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及社會實踐工作,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相結合,建立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加強認證培訓,培養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要的創造性人才。通過認證培訓,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以及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從而提高他們在社會中的就業競爭力。
6結束語
高職教育學校以面向市場、服務地方、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自己的培養目標。它們以鮮明的職業特色,明確的服務定位,嶄新的辦學理念,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呈現出獨特的發展優勢。因此高職教育要有長足的發展,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從而可以彰顯高職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