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思考和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民間游戲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備充足的趣味性,還具有濃濃的煙火氣息,十分適合應用在幼兒園教育中。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民間游戲,有助于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也有助于他們深入了解民間游戲的古老傳承,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他們自身獨特的創造性,從而彰顯獨特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民間游戲;思考與實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電子產品過早地走進幼兒的世界。但是對他們來說,這種趨勢減少了他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其實不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而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民間游戲不但可以提升教育質量,而且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這對孩子來說民間游戲也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合作性和創造性。本文以此為基礎,淺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1.民間游戲的內涵及特點
(1)民間游戲的內涵
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人民群眾中的娛樂活動,這種娛樂活動不限于年齡,用簡單易懂的規則創造出極高的趣味性。近些年來,教師開始看到民間游戲在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尤其是一些歷經時間洗刷卻依然傳承下來的游戲,這類游戲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的課程內容,而且樣式靈活多變,內容簡單易懂,符合孩子當前的發展階段。
(2)民間游戲的特點
第一,趣味性。趣味性不僅是民間游戲的普遍特征,同時也是對兒童教育來說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幼兒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存在著巨大的好奇心,他們的注意力也只會被輕松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這些特點也正是民間游戲所具備的特點。除此之外民間游戲的多樣性也側面代表了它的趣味性,幼兒可以在多樣的民間游戲中發掘出不一樣的娛樂方式,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游戲教育中來。第二,合作性。合作性是民間游戲的另一個特色。大多數民間游戲都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進行的,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參與才能得以運轉。這一點對當前缺乏與外界交流能力的幼兒來說,無疑具備很大的提升作用。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可以互相感染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并且具備極強的集體責任意識,這對提升班級整體凝聚力,增強幼兒與他人合作的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第三,地域性。地域性是民間游戲的另一個特色。民間游戲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每一個地區都有些獨特的民間游戲,這些游戲往往無法追溯歷史源頭,但是卻被人們口口相傳。不同地區的民間游戲往往代表著這個地區的風俗或風土人情,這對開闊幼兒眼界,提升他們對其他地區的認識具有很大的好處。在這樣的游戲教育中,幼兒可以從玩中學,從學中玩,在娛樂中增加自己的見識。
2.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意義
(1)民間游戲開闊了幼兒園教育課程多數幼兒園的教育課程都是很有限的,教師無法更新自己的園本課程,因此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單調重復的感覺,進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民間游戲則可以改變這個狀況。民間游戲種類繁多,變化多樣,延伸性也很強;再加上民間游戲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孩子不會感到陌生。教師完全可以依照這點,在其他方面開闊幼兒園的教育課程。比如在面對游戲“過家家”時,教師可以從單一的游戲中向幼兒提出很多問題:“你們在家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交流的”“為什么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會結婚”“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等等。幼兒可以基于這些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對于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
(2)民間游戲增強了幼兒的集體認同感民間游戲具有合作性的特點,教師完全可以依靠民間游戲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認同感。認同感就是增強幼兒明辨是非的價值觀,但是教師無法通過正常的課堂活動傳遞給孩子如此抽象的概念,而民間游戲具有強大的親和力,孩子完全可以在集體活動中鍛煉自身的集體認同感。在集體活動中,孩子通過團結合作以及與他人的對抗,明白了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他們就會將這種價值觀映射到生活中。比如在民間游戲“攻城防衛戰”中,孩子獲得了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攻克難關的積極認同感,并且認識到了堅持不放棄的品質,那么他們也會將這種品質運用到接下來的日常生活中,而這種集體意識則是正常的園本教育不會涉及的。
(3)民間游戲促進了幼兒的身心發育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身心發育成長的基本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是很強的。但是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很多教師用重復的動作或課程來鍛煉孩子,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幼兒不愿參與課程,或者無法增長他們身心發育的狀況。而民間游戲則能很好地改變這個現狀。首先民間游戲的隨意性使得幼兒教育不限時間和場地,保證了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增強了他們的身體發育;其次民間活動內容的正能量性,讓孩子也能從娛樂中看到更多的民間百態、風土人情,促進了他們的心理發育。很多游戲需要孩子們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交流,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社會實驗經驗。而民間游戲的規則性又保證了幼兒樹立良好的品德,如不會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等。總之民間游戲能良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育。(4)民間游戲有助于幼兒與家長的交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不愿意與孩子進行溝通。很多教師將講課當成一種任務,在下課的時間也只是低頭刷著手機,缺少與孩子的溝通,沒有為孩子做好表率。對于家長來說,很多家長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久而久之,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和孩子一起玩耍。至于幼兒園布置的家庭作業,很多家長也只是敷衍了事。因此教師應該在教育中引進民間游戲,這樣不僅可以喚起教師和家長的童年記憶,而且增加了他們與孩子的共同話題。在進行民間游戲時,家長的經驗和孩子的新想法將會互相碰撞,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切實增加了幼兒與家長的交流,具有非常積極的教育意義。
3.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1)營造游戲氛圍,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興趣
為了在幼兒園教育中用好民間游戲,教師首先要在實踐中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進而激發孩子主動參與的興趣。對于幼兒來說,很多民間游戲年代久遠,而且他們也不熟悉規則,但是勝在內容的豐富性和神秘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把民間游戲的規則簡化成幼兒容易接受的版本,否則煩瑣的規則只會消磨他們的參與興趣。比如利用孩子的好勝心,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營造緊張刺激的氛圍,就是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將幾個簡單的民間游戲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挑戰,比如將跳皮筋兒、跳繩、丟沙包、踢毽子等做成一個挑戰游戲,以個人為單位,看誰最先完成任務達到終點。當然這樣的民間游戲也可以設置成室內的,比如唱民謠剪紙、泥塑等。重點是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帶動所有孩子主動進行游戲。
(2)促進多元互動,加強幼兒的集體活動
為了順利開展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用,教師應該重視游戲的多元互動,增加集體活動在民間游戲的占比。通過營造游戲氛圍,可以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動參與者,而通過開展集體游戲活動,則可以讓孩子在與他人的交流之間進行更深一步的游戲探索,從相同的游戲中找出不同的通關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及時關注每一組孩子的集體交流狀況,并在恰當的時機給予指點。比如在進行民間游戲“抬花轎”時,孩子通過交流討論決定了最省時間的游戲方法:讓力氣大的人在下面坐轎,而體重較輕的人則坐在上面。此時教師就可以恰當地指出坐轎子的四個人應該喊出一致的口號,根據口號共同邁步,這樣才能又穩又快。就在這樣的口號中,孩子們增強了集體意識,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3)選擇適宜游戲,增加課程的過渡環節
民間游戲終究是輔助課程的一種有效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幼兒教育課程,但是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因此如何挑選適宜的游戲以起到過渡作用,就是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首先教師應該意識到并不是所有民間游戲都適宜幼兒實行,很多民間游戲對于兒童來說為時尚早,不符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保證幼兒的身體安全,尤其是一些體育競技類的民間游戲。而對于很多益智類的民間游戲,比如“嘎拉哈”“拍花手”等,游戲內容過于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將其簡化成易于兒童身心接受的版本。對于幼兒園的大班和小班來說,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不同程度的民間游戲。比如針對小班孩子的發展需求,選擇“唱花戲”的游戲,動靜結合,就能完美地過渡到大班的游戲當中。
(4)豐富游戲范疇,側面開闊孩子的眼界
為了讓幼兒感受民間游戲的更多魅力,激發他們更積極的參與性,教師應該注意打開民間游戲的范疇,開闊孩子的眼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不妨在游戲開始之前,先確定今天的活動主題,然后將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色游戲融合在一起。比如今天的主題是“過年好”,教師選擇將“抬花轎”“舞龍舞獅”“花喜鵲民間說唱”“推小車”等眾多具有特色的民間游戲結合在一起,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參與,由小組成員自行選擇個人參與的游戲項目。當然這個過程可以重復幾輪,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游戲當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資源,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孩子了解更多的區域性特色游戲。
(5)重視自主創造,從游戲中促進幼兒發展
雖然民間游戲規則固定,但是教師不必讓孩子一味遵守規則,而是應該給予他們機會創造適合自己的規則。有些時候孩子面臨著幼兒園的材料和場地不足,導致他們無法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游戲的狀況。教師不妨鼓勵孩子找到游戲與現實的沖突點,并讓他們自己更改游戲內容,使之適合當前的環境。比如孩子認為單純的“跳皮筋”有些單調,因此他們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單雙腳混合跳。這樣一來,傳統的民間游戲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民間游戲是具有很大價值。民間游戲讓孩子得以遠離虛擬世界,增強他們與人交流的能力,提升他們的集體意識,在互動中加快身心成長。為此,教師應該選擇適宜的游戲,用游戲擴展課程,同時增加孩子參與度,之后再一步步引導孩子在傳統中實現自我創造,使傳統民間游戲成為新時代幼兒教育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卞鳳榮.用心發現善于運用——讓民間游戲走進幼兒園[J].當代學前教育,(6).
[2]黃芳.游戲創新也別忘了可以繼承——談幼兒園民間游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11).
作者:王芳 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豐澤路幼兒園